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13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636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造山岩套中镁铁质和长英质岩浆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2002年9月14—21日在意大利中部召开的“欧洲花岗岩网络”年会的会议讨论和野外考察内容,评述了镁铁质和长英质岩浆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镁铁质熔体在巨量花岗岩浆形成中的作用。在花岗岩岩基内,不仅出露有狭义的花岗岩,还可见到更富镁铁质的岩石,例如辉长岩和闪长岩。一般,这些镁铁质岩石,既可能是慢源母岩浆结晶的产物,或是岩浆混合和分异一同化作用中的端员组分,也可能代表了下地壳源区的物质,或者是导致大陆壳部分熔融的热源物质记录。对镁铁质和长英质岩浆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有助于限定造山作用过程中地壳物质再循环和新的地慢物质加入的相对贡献。  相似文献   
162.
Dykes of monchiquites of Cainozoic age (37.5±2.3 Ma) are intrusive in Cretaceous sandstones in the Tchircotché area, Upper Benue valley (northern Camero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monchiquites is explained by crystal fractionation of olivine, clinopyroxene, magnetite, ilmenite and apatite. A studied rock has low Sr-isotope ratio (0.70369±10), which is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alkali basalts of the Cameroon Line. Therefore the continental crust appears to have no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genesis of the monchiquites.  相似文献   
163.
Since the formation of the primal nucleus at 3.8Ga[1], the North China had underwent the multi-cycle geologic processes such as arc accretion[2—4] andrift[5—7], and finally accomplished the craton[8] aroundat 1.8 Ga[2,3,9]. Paleozoic Fuxian kimberlites (LiaoningProvince) contain not only abundant peridotitic butalso mafic xenoliths. The investigation on peridotiticxenoliths indicted that the North China Craton hadcold and thick lithospheric root in the middle Ordovi-cian. The deep part o…  相似文献   
164.
张广良  吴福元 《地震地质》2005,27(4):600-608
吉林省中部红旗岭地区镁铁-超镁铁杂岩广泛发育,年代学资料表明,红旗岭-漂河川岩体形成于晚三叠纪(距今约216Ma),与该区A型花岗岩的年龄相当,但略微年轻一些。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镁铁-超镁铁岩普遍可见包橄结构,橄榄石晶体平衡岩浆属于高MgO玄武质岩浆,微量元素和同位素模拟结果均显示岩浆源区主要为亏损地幔或新生岩石圈地幔。根据这些结果,同时结合相关研究,提出这些镁铁-超镁铁杂岩体的形成与该区大量造山后A型花岗岩带的形成相吻合,其形成主要是由于造山后期岩石圈板块的拆沉减薄效应,软流圈地幔上隆及大量幔源岩浆上侵,底垫于地壳底部,并经历了强烈的结晶分异作用  相似文献   
165.
扬子地台西缘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结合部的挖角坝地区,发育了一系列基性岩墙群,对其代表性岩脉的岩相学、矿物学、岩石化学等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基性岩脉可能来源于富集地幔、并在上升过程中有一定量地壳物质的混入.  相似文献   
166.
琼中麻粒岩的成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琼中麻粒岩可以分为"高Ti"麻粒岩(TiO2含量大于1.0%)和"低Ti"麻粒岩(TiO2含量低于1.0%)两种化学类型."高Ti"麻粒岩以稀土总量高,轻稀土高度富集,轻、重稀土强烈分馏为特征,稀土配分曲线呈右倾单斜型,与本区变基性火山岩的稀土分布特征相似;低"Ti"麻粒岩以稀土总量较低,轻稀土分馏强烈,但重稀土分馏不明显为特征,稀土配分曲线呈重稀土平坦的左高右低型,与许多浅成基性岩的稀土分布特征相似;认为琼中麻粒岩形成于晋宁期的可能性最大.两类麻粒岩的识别,有利于深化对琼中杂岩形成和演化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7.
A second occurrence of chrome-rich clinopyroxene has been discovered as inclusions in orthopyroxene in orthopyroxenite from Maowu, the Dabie Mountains, Central China. The average formula for chrome-rich clinopyroxene can be expressed as (Na0.39Ca0.54)0.93(Mg0.57Fe2+0.06Fe3+0.01Cr0.24Al0.15)1.03Si2.02O6, with a maximum amount of kosmochlor component of 28.52 mol%. The unit cell parameters obtained from a single-crystal are a  = 9.614 Å, b  = 8.800 Å, c =  5.240 Å, β = 106.59°, space group C2 / c . The indices of refraction are α = 1.697, β = 1.704, γ = 1.726. Chrome-rich clinopyroxene, which coexists with chromite, chromian rutile and chromian pyrope, crystallized at a temperature of 1025 °C and very high pressure, and therefore represents a mantle relic. Together with the appearance of low-pressure inclusion mineral assemblage and the estimation of physical–chemical conditions for matrix minerals, the Maowu eclogite–ultramafic complex is considered to be formed during ultrahigh-pressure metamorphism from the mantle-derived protolith.  相似文献   
168.
广东大沟谷钠长石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西大沟谷一带钢长石岩主要以层状、透镜状及脉状产于震旦系乐昌峡群变质片岩中,具块状及条带状构造,是大沟谷金矿的主要赋矿岩石。钠长石岩富Na、St、Al、Mg、Mn、K,在微量元素方面富An、As、Sn、B、Cu、Ni、Co、Ph、Zn,稀土元素的含量较低,配分模式为平缓右倾曲线。矿物组合及铁白云石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与秦岭地区热水沉积钠长石岩的基本相同。据大沟谷钢长石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钠长石岩是热水沉积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9.
张广才岭新华屯岩体的形成时代与成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全岩-矿物的锶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出露在张广才岭花岗岩带上的新华屯岩体属中侏罗世晚期的产物,其同位素年龄为160~165Ma,表明该晶洞花岗岩体不属于印支期。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该岩体属于长英质“I”分异型,并在岩体就位和岩浆结晶过程中存在少量地壳物质的混染,但控制岩体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仍是矿物的结晶分异作用。年轻的钕同位素模式年龄表明该区存在新元古—显生宙的地壳增生。  相似文献   
170.
托云玄武岩主要分布于托云盆地东侧,按形成时代可分为白垩纪玄武岩和早第三纪玄武岩。白垩纪玄武岩包括早白垩世玄武岩和晚白垩世玄武岩,以碱玄岩和碱性橄榄玄武岩为主,碱性程度高;早第三纪玄武岩包括早第三纪玄武岩及脉岩,以碱性橄榄玄武岩、碱性橄榄辉绿岩为主,碱性程度低。所有岩石稀土元素(REE)、微量元素分布模式相似,REE均为向右陡倾型,富集不相容元素。白垩纪玄武岩的∑REE、Rb、Ba、Th、K、Sr、Nb和Ta等元素富集程度均高于早第三纪玄武岩,相容元素富集程度大体较低。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显示,玄武岩起源于与洋岛玄武岩源区相似的富集地幔源。玄武岩中赋存有交代地幔捕虏体,这表明玄武岩浆可能是交代地幔经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微量元素的特征同时显示,早白垩世玄武岩部分熔融程度较低,早第三纪玄武岩部分熔融程度较高,且在不断的部分熔融过程中,形成的岩浆又有结晶分异作用发生。托云玄武岩形成于大陆板内拉伸环境,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较弱的壳幔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