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0篇
地质学   167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上石炭统滑石板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滑石板阶一名最初见于项礼文等 ( 1980 )的文章 ,阶名源自同名岩石地层单位——滑石板组 ,典型剖面位于贵州省盘县县城以东约 30 km的滑石板村。岩性以浅灰色厚层灰岩为主 ,局部夹白云岩 ,厚 315 .4 6 m。底界以化石 Pseudostaffella antiqua的始现为标志 ,顶界止于化石 Profusulinella priscoidea带之底。滑石板阶包含 2个带 Pseudostaffella antiqua- P. antiqua posterior带和 Pseudostaffella composita- P. paracompressa带 ;2个菊石带Reticuloceras guizhouense带及 Branneroceras branneri- Grastrioceras cf. cumbriensis带 ,还包含腕足类 Choristitesmansuyi- Plicatifera chaoi组合带。牙形刺仅在下部找到 ,归属于 N eognathodus symmetricus带。滑石板阶大致相当于国际地层表中的巴什基尔阶 ( Bashkirian)中部  相似文献   
72.
刘蓓蓓  张威  崔之久  刘亮 《冰川冻土》2015,37(3):701-710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玛雅雪山(海拔4 447 m)保存着确切的第四纪冰川遗迹. 野外地貌调查与光释光测年方法相结合, 确认玛雅雪山晚第四纪主要经历3次冰川作用: 第Ⅰ组冰碛时代为新冰期; 第Ⅱ组冰碛物年龄为(23.2±1.0)ka, 其上覆泥石流年龄为(2.9±0.3)~(2.3±0.1)ka, 上层土壤年龄为(3.6±0.2)ka, 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2阶段(MIS 2)的末次冰盛期(LGM); 第Ⅲ组冰碛年龄为(42.6±1.9)~(45.7±3.0) ka, 属于末次冰期中冰阶, 对应MIS 3中期. 采用最新综合因子法计算玛雅雪山现代冰川物质平衡线为海拔4 605 m. 依据冰川地貌形态, 计算末次冰期平衡线为海拔3 800 m. 通过庄浪河阶地的拔河高度及各级阶地的年代, 以河流的下切速率代表玛雅雪山的抬升速率, 计算得到末次冰期中期以来玛雅雪山抬升了50~60 m. 利用玛雅雪山周边的达里加山和太白山冰川漂砾的10Be 数据近似代表流域侵蚀速率, 推算出玛雅雪山剥蚀速率大约为29 mm·ka-1, 推断MIS 3以来流域的剥蚀量为1~2 m. 综合末次冰期中期以来的构造抬升量和剥蚀量, 恢复末次冰期中期时的流域高度为海拔4 200 m, 平衡线高度为海拔3 750 m. 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区在MIS 3时, 流域平均高度已经在平衡线之上, 在流域平均高度到主峰之间冰川开始积累, 发育冰川. 结合其他环境指标综合推断, 玛雅雪山晚第四纪冰川的发育是气候和构造耦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73.
贵阳乌当上古生界的海侵—海退层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毛家仁 《现代地质》2005,19(1):119-126
在位于上扬子古陆边缘的贵阳乌当泥盆纪至石炭纪剖面上, 泥盆系包括蟒山群碎屑岩和高坡场组白云岩, 其中可以识别出 5个三级层序; 石炭系至二叠系船山统包括祥摆组、旧司组、上司组、摆佐组、黄龙组、马平组和梁山组,其中祥摆组和梁山组为含煤碎屑岩系地层, 其余各组为碳酸盐岩地层, 可以划分出 5个三级层序。与贵州南部至广西一带较为完整的泥盆系和石炭系相对比(泥盆系包含 13个三级层序,石炭系至二叠系船山统包含 6个三级层序 ), 贵阳乌当剖面以较薄的地层厚度和较多的三级层序的缺失为特征, 成为间断大于沉积的典型地层代表, 这是由于古陆边缘海退作用的沉积响应大于海侵作用所致。石炭纪与二叠纪过渡时期的大幅度慢速海侵作用改变了这种局面, 同邻区一样研究区域也进入了大片海域发育的时期, 所以阳新统和乐平统的层序大致与贵州南部至广西一带相近, 这是由于与相应的三级海平面上升相关的大幅度慢速海侵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4.
依据青海海西德令哈、乌兰的树木年轮资料序列与柴达木地区1962—2001年5~6月份地温资料序列之间较好的同期相关特征,重建了柴达木地区5~6月份地面Ocm温度及地面最高温度千年历史资料序列。运用乘积平均值、误差缩减值等方法对重建方程进行了检验,证明重建序列可信。通过分析发现,在重建的1098年中,有6个主要的冷期和6个主要的暖期,地面0cm温度序列存在12个主要突变期,地面最高温度序列存在15个主要突变期。周期分析表明,地面0cm温度和地面最高温度均存在183年、122年和91年左右的长周期以及6.8年和2~3年的短周期。  相似文献   
75.
恩平凹陷恩平组下段成岩过程分析与储层动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平凹陷恩平组下段现今埋深超过3 800 m,处于中成岩B期,客观评价恩平组下段的勘探潜力及有利目标是深入勘探的重要前提。通过大量铸体薄片、普通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划分了恩平凹陷恩平组的成岩序列,找出了影响储层物性的主控成岩作用,认为压实作用是孔喉衰减的主导因素,有机酸性流体溶蚀作用是孔隙度局部回升的主要原因。根据恩平凹陷埋藏史、地热史、成岩过程分析建立了恩平组的孔隙度演化模式,在关键时期恩平组下段处于中成岩A期的晚期,该时期的古孔隙度平均值约10%,孔喉已经比较细小,不利于酸性流体的改造和油气的大量充注。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运用沉积相、成岩相结合的方法对恩平组下段储层进行了动态评价,处于凹陷南斜坡的PY14 5 1井附近地区压实较弱,物性较好,是油气运聚的有利区带,其它地区成岩强度较高,只能作为天然气勘探的目标。  相似文献   
76.
依据岩芯、测井、录井和地震资料,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对海拉尔盆地查干诺尔凹陷下白垩统的扎赉诺尔群进行层序地层划分。扎赉诺尔群可划分为1个超层序,形成于凹陷断陷发育期,自下而上可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Sq1、Sq2、Sq3、Sq4、Sq5)。进而在层序框架内对沉积体系类型和时空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凹陷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底扇、滨浅湖和半深—深湖沉积体系,并且层序地层格架对各沉积体系分布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7.
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分析了新疆北疆地表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将北疆地表水资源序列由250a延长到412a,并首次提出了将两个来自不同树轮年表的重建序列进行合并所应满足的条件。分析了412a来北疆地表水资源的突变与渐变特征,对其形成了一些新认识,较之以前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78.
79.
湘中下石炭统测水组沉积层序及幕式聚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石炭统测水组是我国南方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煤系及煤层在湘中地区发育最佳,该区测水组形成于碎屑滨岸障壁-泻湖沉积体系中。文中对测水组沉积层序及其所反映的海平面变化历史进行了分析,提出测水组上段底部砂岩是海侵背景下形成的障壁砂坝或障璧岛,其底部侵蚀面是海侵冲刷面(ravinement surface)。同时提出测水组下段三、五煤层的形成与受海平面变化控制的幕式聚煤作用(episodie coal accumulation)有关,后者系指海平面下降阶段横跨不同相区的区域性聚煤作用。  相似文献   
80.
The Late Pleistocene/Holocene Tiber delta succession represents the most recent and one of the best preserved, high‐frequency/low‐rank depositional sequences developed along the Latium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Italian peninsula. Several previous studies have established a robust data set from which it has been possible to describe the stratigraphic architecture of the entire Tiber depositional sequence from the landward to seaward sectors and over a distance of 60 km. The Tiber depositional sequence shows many characteristics found in other Late Pleistocene to Holocene deltaic and coastal successions of the Mediterranean area. The stratigraphic architecture of the Tiber depositional sequence is controlled mainly by glacioeustasy, although factors such as tectonic uplift, volcanism and subsidence, exert an influence at a local scale. The resulting depositional model allowed discussion of some important points such as: (1) the genesis of the Tiber mixed bedrock‐alluvial valley, extending from the coastal plain to the innermost portion of the shelf, recording (i) multiple episodes of incision during relative sea‐level fall, and (ii) a downstream increase of depth and width of the valley during the base‐level fall and the subsequent base‐level rise; (2) the different physical expression of the Tiber depositional sequence boundary from landward to seaward, and its diachronous and composite character; (3) the maximum depth reached by the Tiber early lowstand delta at the end of the sea‐level fall is estimated at ca 90 m below the present sea‐level and not at 120 m as suggested by previous works; (4) the backward position of the Tiber late lowstand delta relative to the deposit of early lowstand; (5) the change of the channel pattern and of the stacking pattern of fluvial deposits within the Lowstand Systems Tract, Transgressive Systems Tract and Highstand Systems Tract. All of these features indicate that the Late Pleistocene/Holocene Tiber delta succession, even if deposited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from a geological point of view, represents the result of the close interaction among many autogenic and allogenic factors. However, global eustatic variations and sediment supply under the control of climatic changes can be considered the main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the stratigraphic architecture of this sedimentary succession, which has been heavily modified by human activity only in the last 3000 yea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