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90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329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61.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s of excess 210Pb and fall out 239, 240Pu imply a uniform sedimentation rate of 1·4–1·6 cm year?1 from 0 to 105–110 cm. This sediment accumulation rate is compatible with sulfate reduction rate data from this location. Below 70 cm only ‘aged’ refractory carbon is present (CR = 1·8% C) with an age of approximately 2400 years. This phase is present in a number of locations across Long Island Sound. Planktonic carbon (CP) is present above the 60–67 cm horizon. A value of 1·0 for AP (14C activity) at 32–37 cm was taken, AP = 1·285 was used for contemporary plankton. This was obtained by correcting the measured AP of a plankton tow sample for admixed refractory carbon. These values were then used to calculate CR, CP and CF (fossil carbon) at 32–37 cm and 6–12 cm. The only values compatible with the known sulfate reduction rate data are CR equal to pre 60–67 cm levels (1·6–1·8% C), CF being 0·3% C at both depths, and CP decreasing with depth from 0·3 to 0·4% C at 6–12 cm to close to zero at 32–37 cm.  相似文献   
262.
沈炎彬 《极地研究》1989,1(3):27-33
南极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半三角附近的火山沉积岩,首次发现孢粉、叶化石,显示出晚白垩世的组合面貌。它们表明菲尔德斯半岛存在两个时代不同的植物层,即晚白垩世半三角植物层及始新世化石山植物层;菲尔德斯半岛火山活动始自中生代后期,而不是以前认为的侏罗纪,也非第三纪早期。这也是南设得兰群岛首次发现的晚白垩世陆相古生物证据。  相似文献   
263.
264.
Trace fossils are described here from the Adigrat Sandstone formation of hitherto uncertain Palaeozoic-Mesozoic age in south-central Eritrea. The formation is subdivided into a lower unit, the Adi MaEkheno Member, and an upper informal unit, Member 2. The formation was deposited on the locally mudcracked top of the glacigenic Edaga Arbi Beds, suggesting that these two rock units were formed in a very short time interval. The Adi MaEkheno Member and the lower part of Member 2 contain trace fossils Arthrophycus alleghaniensis (Harlan), Arthrophycus ?brongniartii (Harlan), Didymaulichnus lyelli (Rouault), Palaeophycus tubularis Hall, Taenidium isp., thin winding ridges, winding ridges and furrows, simple cylinders, and ‘stellate’ forms. A. alleghaniensis is distinctively of Ordovician–Silurian (?Early Devonian) age. The trace fossil association belongs to the Cruziana ichnofacies that indicates a shallow marine environment between the normal and storm wave bases. The trace fossil data and stratigraphic relationships indicate that the Adigrat Sandstone formation and the Edaga Arbi Beds in Eritrea are Ordovician–Silurian in age. The Edaga Arbi Beds are correlated with other Upper Ordovician (Hirnantian) glacial units in northern Africa and the Arabian Peninsula, lending these beds the status of a marker unit in the Lower Palaeozoic stratigraphy of the Horn of Africa. The Jurassic “Adigrat Sandstone” in central-west and eastern Ethiopia cannot be correlated with the Adigrat Sandstone formation in its type area and in Eritrea.  相似文献   
265.
生态博物馆是对社区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的一种博物馆新形式,也是目前中国民族文化类旅游地开发与保护值得借鉴的模式之一。通过总结生态博物馆的概念、特征及在国内外的发腱现状,分析图瓦民俗资源特色和禾木图瓦村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将生态博物馆理念运用到禾木图瓦村的旅游开发及规划当中,提出了生态博物馆的开发思路和重点,旨在探索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的途径,以期为新疆及其他省份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地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6.
新疆库木库里盆地发育有巨厚的渐新统一更新统陆相沉积序列,记录了青藏高原西部自渐新世以来的隆起过程和幅度,盆地主夷平面形成于中中新世以后,上新世以前,该盆地中新世山旺生物群及上新世Cyprideis介形类动物群的发现显示了青藏高原中新世夷平作用这后的再次隆升并对中国自然环境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中国西部生物组合由中新世晚期类似于现代江南山地的种类转变成为上新世以适应咸水环境为优势的组合,形成了西部内陆强蒸发的干旱环境,生物分异度大幅度降低,特别是库木里盆地晚更新世晚期乳动物化石的发现和含化石层的研究及区域对比,表明20-30ka以来高原存在一次幅度超逾百米的快速隆升。  相似文献   
267.
文中描述的遗迹化石是河北区调队1/25万萨噶幅(2001年)和中国地质大学1/25万江孜幅、亚东幅(2002年)野外地质调查过程分别的。遗迹化石的产地和时代是:萨噶和吉隆附近的晚白垩世,冈底斯弧前盆地日喀则群昂仁组复理石(化石点1);和产自康马地区马拉雅拉轨岗日带晚三叠世捏如组,早中侏罗世田巴群,早白垩世加不拉组和晚白垩世宗卓组复理石(化石点2),少量标本产自北喜拉南带岗巴?定日晚白垩世岗巴村口组(化石点3)。文内共计描述上述地区中生代遗迹化石12个遗迹属,14个遗迹种包含4个未定遗迹种其中多数(5个遗迹属,7个遗迹种)为首次在中被发现和描述(包含有两个新遗迹种)。本文详细研究了各遗迹属的行为习性特征,其中数(有9个遗迹属)过去经常产于世界各地中新生代深海复理石内,根据不同的埋和保存环境它们又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浊流形后(Post-turbidite)形成的遗迹,它们都是深海食沉积物动物的觅食(Fodinichnia)和游动的牧食迹(Pascichnia)如Gyrophyllites,Phymatoderma,Helminthoida和Phycosiphon,它们的主要特是都具有主动回填构造(active backfill);另一类为流形成前(Pre-turbidite)形成的雕画迹,它们的主要特征是生活时期形成复的多孔的水道系统,并在其中培养细菌形成园艺式(Gardening)觅食或称为耕作迹(Agrichnia)Megagrapton,Rhabdoglyphus,Helicorhaphe,其中还包括适应低氧环境的化学共(Chemosymbiosis)类型如Chondrites和Cladichnus。在描述的遗迹中还包括住兼觅食(Dwellingandfeedingstructures):Schaubcylindrichnus和Syringomorpha以及一种经常趋向水流的停栖迹(Cubichnia)Sagittichnus。深海相中生代复理石地层(尤其晚三叠世,侏罗白垩纪),在我国除西藏地区特别发育外,内地其他各省区很少发育,因此上述中代遗迹化石资料显得特别珍贵,研它们相信会对今后西藏的地层学,沉积学和岩相古地理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268.
贵州独山泥盆系-石炭系界线附近的遗迹化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独山地区的革老河组和汤粑沟组中含有丰富的遗迹化石,可分为:Skolithos-Diplocraterion,Rhizocorallium-Thalassinoides,Chondrites-Palaeophycus,Teichichnus-Planolites,Planolites-Cochlichnus等5个反映不同沉积环境的遗迹组合,并在剖面上展现出较好的海平面变化。通过对遗迹组合所反映环境的研究,独山地区泥盆系-石炭系界线附近的沉积环境受脉动式海平面升降的影响和控制,界线可能在汤粑沟组底部钙泥质条带灰岩明显海退事件之上的第一次海进层附近。  相似文献   
269.
贵州独山泥盆系-石炭系界线附近的遗迹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约  王训练 《地层学杂志》1996,20(4):285-290
独山地区的革老河组和汤粑沟组中含有丰富的遗迹化石,可分为:Skolithos-Diplocraterion,Rhizocorallium-Thalassinoides,Chondrites-Palaeophycus,Teichichnus-Planolites,Planolites-Cochlichnus等5个反映不同沉积环境的遗迹组合,并在剖面上展现出较好的海平面变化。通过对遗迹组合所反映环境的研究,独山地区泥盆系-石炭系界线附近的沉积环境受脉动式海平面升降的影响和控制,界线可能在汤粑沟组底部钙泥质条带灰岩明显海退事件之上的第一次海进层附近。  相似文献   
270.
中国前寒武纪痕迹化石的分布及其古生物学、地层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我国前寒武纪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痕迹化石,其中前寒武纪冰期前的痕迹化石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的长城纪和青白口纪地层中。这些痕迹化石产出时代古老,表明在我国北方14~17亿年前的海水中就可能生活有古老的后生动物,这些痕迹化石的发现对于探索后生动物的起源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前寒武纪冰期后所发现的痕迹化石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震旦纪晚期的地层中,这些痕迹化石在震旦纪地层中的广泛分布,对震旦系及震旦系与寒武系界线的划分对比将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