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81篇
海洋学   1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四川盆地西缘早三叠世早期碳酸盐重力流沉积与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竹园坝?梨园里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地层中,碳酸盐砾屑沉积类型有:碎屑流和浊流;根据岩性组合可分三种组合层序:Ⅰ.碎屑流与半深水泥晶灰岩沉积组合层序;Ⅱ.碎屑流与浊流沉积组合层序;Ⅲ.复合层序?据重力流形成环境,计算了古斜坡坡度,测定了古流向,结合重力流形成及古构造?古地理演化,提出了区内碳酸盐重力流的演化及沉积模式?  相似文献   
112.
利用氧同位素作为古高度计重建造山带的古高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河水δ18Ow(SMOW)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高原南北δ18Ow(SMOW)由于水汽来源和水汽循环方式不同存在显著差异。以中央分水岭山脉为界,南部δ18Ow(SMOW)平均值为-15.6‰左右,北部为-8.6%左右;   南部氧同位素值随高度的平均变化率为-0.24‰/100m,北部为-0.15‰/100m。分别建立了藏北地区和藏南地区河水氧同位素和高度的关系,同时应用可可西里及昆仑山口现代食草动物牙齿釉质、尼玛盆地现代土壤碳酸盐的氧同位素值对所建立的经验模型进行了检验,表明这两个模型分别应用于藏北和藏南地区古高度的恢复是可行的,为今后青藏高原古高度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定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3.
《China Geology》2019,2(1):40-48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ctively occurs in coastal zones, and these areas have numerous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 factors. Since 2009, the development of geological surveys in sea areas has promoted extensive geophysical surveys in Qingdao offshore.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 factors were systematically revealed using sub-bottom profile data, side-scan sonar data, and single-channel seismic data, among others.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findings, the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 factors are classified, and control factors in Qingdao offshore are discuss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imary potential geological hazards include active faults, buried paleo channels, shallow gas, irregular bedrock, eroded gullies, estuary deltas, tidal sand ridges, and seawater intrusion. In addition, neotectonic movement, sea level changes and sedimentary dynamic processes we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distribution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Qingdao offshore.©2019 China Geology Editorial Office.  相似文献   
114.
舟山岛中更新世以来孢粉组合特征及古气候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舟山岛ZK1孔33个孢粉和37个微体古生物样品的分析,讨论了我国第四大岛-舟山岛自第四纪中更新世以来的古植被,古气候变迁。舟山岛经历了3个寒冷期,2个温暖期和1个冰后期,其中第二冷期又可分出2个亚冷期和2个亚暖期,冰后期可分出北方期-前北方期、亚北方期-大西洋期和亚大西洋期,为舟山岛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地层对比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5.
116.
李勇  邓虎成  何建华  马若龙 《地质学报》2023,97(8):2633-2644
川西坳陷三叠纪以来多期构造应力场演化控制了该区古隆起的迁移和裂缝-岩溶型储层的形成,从而对该区油气富集具有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而目前对该区古构造应力场的量化评价研究程度较弱。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芯、薄片及裂缝充填物以及声发射测试资料,重点对川西坳陷彭州地区雷口坡组沉积后期的古应力方向、大小及演化期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存在4期应力,印支期应力为NW向;燕山早中期应力为SN向;燕山晚期应力为NW向;喜山期应力为EW向。对应的最大水平应力值分别为25.81MPa、66.03MPa、41.27MPa以及50.85MPa。结合区内构造演化,印支期区域平缓抬升使得古隆起及彭县断裂雏形形成,雷口坡组暴露地表形成岩溶性储层,成为后续的油气富集地;在燕山期两期应力控制下,研究区北部地层最先抬升,古隆起继续发育;喜山期强烈构挤压下使全区北西向地层抬升,古隆起最终定型,燕山晚期-喜山期形成的裂缝和断层对早期油气运移进行调整起到关键作用。该研究可为彭州地区的构造演化、裂缝预测以及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7.
中国地质构造和铀成矿复杂,活化构造作用时间长,从早元古宙延续至今,以中新生代最为强烈。针对特定大区域内多种类型铀矿床并存,而主成矿期往往基本一致的特点,笔者从大地构造、深部地质结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就中国多阶段活化构造演化及其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