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6篇
  免费   847篇
  国内免费   2309篇
测绘学   221篇
大气科学   517篇
地球物理   1541篇
地质学   3837篇
海洋学   604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93篇
自然地理   26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260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295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345篇
  2015年   332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389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337篇
  2009年   379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采用年最大值法(AM)及超阈值峰量法(POT)分别构建基于0.5°×0.5°网格的全国地面日降水极值序列,建立基于广义极值分布(GEV)和广义帕累托分布(GPD)的降水极值统计模型,通过K-S检验评估模型拟合效果,研究全国日降水极值的统计规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提出适用于不同地区极端日降水的极值分布模型与阈值选取标准,结果表明:(1)POT序列比AM序列更符合降水极值序列的要求;(2)为便于比较并提高模型拟合效果,POT序列的阈值由百分位数法确定效果较好;(3)阈值方案优选结果在空间分布上与中国干湿区域的划分有很好的相关性,在湿润地区宜将第90~94百分位数作为阈值,在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宜将第94~97百分位数作为阈值,在干旱地区则使用第97~99百分位数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22.
近55年中国大陆地区降水突变的区域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大陆1951~2003年160站较为完整的降水观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方法,确定了中国大陆不同区域降水突变事件的大致时间,研究揭示了近55年中国大陆降水突变事件变化的区域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近55年来,中国大陆年平均降水量正在逐步减少。华北地区、四川盆地和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减少明显。年降水量增加的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另外,西北部分地区和青藏高原南部略有增加。(2)中南地区和青藏云地区年降水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突变,华北地区降水突变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东北地区突变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华南地区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突变。  相似文献   
123.
分析了各嵌套变量的作用和效果,发现采用部分变量嵌套就能取得一定效果,各变量的作用也不完全相同。这样,可以选取作用大,质量好,易处理的变量进行嵌套。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个边界嵌套处理方案,应用于南海带热带气旋数值预报有限区模式(TL10)与全球谐模式(T63)的嵌套过程,通过数值预报试验,表明采用该嵌套处理方案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4.
Calibration of tipping bucket rain gauges in the Graz urban research are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Institute of Urban Water Management and Landscape Water Engineering of the Graz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ustria) operates a hydrological research area in the City of Graz. In this urban research area precipitation and runoff data are collected by order of the municipality of Graz. At present precipitation data are measured by seven tipping bucket rain gauges. Comparative measurements have shown a deviation between the recorded and the actual precipitation intensity. This made the institute calibrate the rain gauges periodically. In the middle of the 1990s, the development of a field calibration kit was started. Based on the experiences with the first field calibration kit, a microprocessor controlled device was developed. With this calibration device, the tipping bucket rain gauges are calibrated at regular intervals. In this paper the calibration process and the current results for seven rain gauges are discussed. The calibration process is dynamic calibration and uses a peristaltic pump. Not all of the tipping buckets investigated underestimate the rain intensity in the whole measuring range. Several rain gauges have a positive relative deviation, not exceeding 22%, in the low intensity range up to 0.5 mm/min. Positive deviation can be explained by retention of water in the buckets between tips. The reason for the negative deviation is the loss of water during the tips. It leads to the underestimate of the actual intensity. The largest relative deviation in the range of underestimate exceeds 30%. In the range of extreme intensities, the larger buckets (5 cm3) show a lower relative deviation than the smaller (2 cm3) buckets. The gauge characteristic can change in favourable or unfavourable directions after several years. Therefore, the calibration of tipping buckets is recommended at least every 2 to 3 years.  相似文献   
125.
大柴旦盐湖卤水的现场扩大蒸发试验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硫酸铁亚型卤水在自然蒸发时的相化学,确定钾盐、硼酸、镁盐的结晶特性,把小型自然蒸发试验与现场扩大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6.
和志强 《探矿工程》2009,36(8):60-63
在狭窄场地上进行大吨位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试验设备受场地限制无法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提供足够大的反力荷载。根据此次试验场地地层中基岩埋藏丰富且深度较浅的情况,通过采用预应力锚索,进行加载反力装置设计,最终采用十字形加载反力装置,有效地解决了反力荷载不足的问题,从而为类似的试验提供了一种思路和选择。同时,通过对试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诸如锚固力、自由段变形等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有关改进和完善反力装置现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7.
GDAS数据和NOAH陆面模式在中国应用的精度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DAS数据集中的大气强迫数据是目前使用最广的用于陆面模式模拟地表水热参数的输入数据集,除模型本身外,可以说这些输入数据决定了模型的模拟精度。虽然这类数据具有空间分辨率低、空间代表性和精度有限的缺点,但在没有更好办法的现实条件下,现阶段多数研究者还是以此为依据进行陆面过程的模拟分析。本文的目的就是对目前普遍使用的GDAS强迫数据和NOAH陆面模式在中国应用的模拟精度进行检验,是模型和数据不做任何改动条件下的检验结果,给出客观的评价,以作为数据和模型使用者的参考依据,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利用中国3种典型生态系统的地面实测数据进行检验的结果显示:@GDAS强迫数据中的短波净辐射数据和总净辐射数据质量非常好,可以作为重要的辐射数据源使用;(2)GDAS的降雨数据与地面雨量筒实测数据比较误差较大,但综合考虑降雨数据验证时的尺度效应问题和目前降雨空间数据资源十分有限,GDAS的降雨数据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3)NOAH模拟的地表潜热、显热通量和0-10cm表层土壤含水量数据在时间变化趋势上与地面观测结果较一致,说明模拟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地表真实的变化过程,但在具体量值上仍存在较大差异;(4)NOAH模拟对土壤热通量的模拟精度较差。  相似文献   
128.
青海季节性冻土地区工程建设受冻融循环作用和黄土湿陷性的双重影响,工程上常采用石灰与黄土拌和作为垫层材料以满足工程要求,但冻融循环作用依旧对地基土体的性能有所影响。为探究青海季节性地区气候变化对地基土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3种温控曲线(1#、2#和3#温控曲线)模拟了青海季节性冻土地区气候变化规律,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SEM等微观试验,分析不同温控曲线对2∶8、3∶7灰土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7和2∶8灰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均呈现应变软化型,0~6次冻融过程中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逐渐降低,继续增加冻融循环次数后其强度有所上升;冻融循环6次时灰土内部孔隙分布相较于冻融20次时多,且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颗粒间接触方式由点-点、点-面接触向面-面接触转变;1#温控曲线的微观定量参数较2#、3#温控曲线变化明显,经历1#曲线时试样内部孔隙更为圆滑,结构排列疏松,1#温控曲线对试样结构和强度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29.
引红(红岩河)济石(石头河)引水隧洞围岩断层带破碎松软,岩石强度低,自稳能力差,易产生大变形。以上不良地质条件使其隧洞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TBM卡机等一系列特殊问题。针对引红济石引水隧洞施工中存在的软岩隧洞大变形问题,首先开展了X射线衍射、崩解试验,分析了试样的组成成分、黏土矿物含量对崩解性影响;再通过一系列单轴压缩试验、三轴压缩试验和蠕变试验研究了该类岩石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变形破坏特征及蠕变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类岩石含有大量的黏土矿物(33.49%),对水比较敏感,遇水膨胀易崩解,导致岩体软化;试样具有较大塑性压缩变形,其应力-应变曲线为应变强化型,且没有明显的峰值。基于试验研究成果和现场监测数据,对该软岩隧洞大变形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围岩与管片之间安装聚氨酯缓冲层的新型支护方案,通过数值计算对支护方案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聚氨酯缓冲层可以很好地吸收围岩形变压力,避免应力集中带来的管片错台,从而大大减小管片上破坏区的产生。研究成果对该类岩体中隧洞的设计施工以及长期稳定性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0.
宋波  牛立超  黄帅  齐福强 《岩土力学》2014,35(Z1):285-291
地震作用下冰水域桥墩受到动水压力与动冰荷载的的双重影响。基于Morison动水理论和Croteau动冰力模型,提出一种适用于冰水域桥墩动力时程反应分析的简便计算模型,通过振动台试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并分析了海冰质量和水深对冰海域桥墩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强震作用下有冰时墩底最大曲率比无冰时最大增加8.93倍,桥墩被自由冰包围时,墩底截面出现最大曲率时对应的海冰质量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变大;随着冰质量的持续增大,墩身最大位移易超越极限位移,造成桥梁垮塌,在桥梁设计中应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