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657篇 |
免费 | 8095篇 |
国内免费 | 455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905篇 |
大气科学 | 3764篇 |
地球物理 | 4989篇 |
地质学 | 16262篇 |
海洋学 | 3387篇 |
天文学 | 2728篇 |
综合类 | 1871篇 |
自然地理 | 440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4篇 |
2024年 | 730篇 |
2023年 | 669篇 |
2022年 | 1149篇 |
2021年 | 1251篇 |
2020年 | 1201篇 |
2019年 | 1386篇 |
2018年 | 1005篇 |
2017年 | 1157篇 |
2016年 | 1175篇 |
2015年 | 1306篇 |
2014年 | 1603篇 |
2013年 | 1574篇 |
2012年 | 1751篇 |
2011年 | 1754篇 |
2010年 | 1537篇 |
2009年 | 1919篇 |
2008年 | 1854篇 |
2007年 | 1944篇 |
2006年 | 1853篇 |
2005年 | 1742篇 |
2004年 | 1528篇 |
2003年 | 1453篇 |
2002年 | 1294篇 |
2001年 | 1137篇 |
2000年 | 1132篇 |
1999年 | 984篇 |
1998年 | 837篇 |
1997年 | 602篇 |
1996年 | 503篇 |
1995年 | 441篇 |
1994年 | 396篇 |
1993年 | 352篇 |
1992年 | 241篇 |
1991年 | 225篇 |
1990年 | 156篇 |
1989年 | 117篇 |
1988年 | 94篇 |
1987年 | 62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26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8篇 |
1978年 | 12篇 |
1977年 | 4篇 |
1954年 | 7篇 |
189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采用自振(共振)柱和动三轴试验方法,得到重庆主城区粉质黏土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随剪应变变化试验结果,比较分析试验值、文献[1]给出的推荐值和文献[2]给出的规范值的差异,并通过土层反应计算初步给出了这种差异对地表反应谱的影响,结果表明:(1) G/Gmax-γ关系中,规范值在中等应变时给出的G/Gmax比试验值和推荐值低;大应变时,相比较于试验值和推荐值,规范值衰减更快;(2) 相比较于λ-γ关系,G-γ关系经过Gmax归一化后,更具有一致性,粉质黏土阻尼离散性较大;(3) 试验值和推荐值计算的地表反应谱相差较小,但试验值和规范值计算的地表反应谱相差较大,特别是在随着输入地震动强度增大,这种差异性更显著。分析表明,重庆主城区进行土动力计算过程中,当无土动力特性试验资料时,选用规范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相比较于规范值,推荐值在一定程度上更具适用性。 相似文献
93.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岩体卸荷松弛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工程永久船闸高边坡岩体卸荷松弛特征明显,采用地质调查、钻孔声波测试、内外部变形监测、现场变形试验、钻孔芯样力学试验、压水试验、孔壁录像、钻孔弹模测试等手段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岩体可划分为强、弱、微三个卸荷带,强、弱卸荷带岩体力学性质有明显弱化,微卸荷岩体力学性质无明显变化。在卸荷带内未产生新的结构面,但卸荷引起了结构面的进一步扩展和张开。岩体变形是结构面张开和岩块变形的综合反映,主要受开挖卸荷影响,锚索对于限制结构面张开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4.
遵义市岩溶地下水环境的空间信息统计组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空间信息统计分析理论与方法来分析遵义市岩溶地下水环境,对遵义市城区岩溶地下水中的硫酸盐(SO42-)、氨氮(NH4+)、亚硝酸盐(NO2-)、硝酸盐(NO3-)等离子作克里格(Kriging)估值等值线图,并根据等值线图对4种离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范围、空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5.
Geochemical samples from part of Lake Geneva were analyzed for 29oxides and trace elements. The variables and samples were subjected to R- and Q-mode analyses. The following techniques were
applied in sequence: data transformation (norm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data reduc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factor
analysis), and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dendrograph). The data were treated using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these techniques,
and the resulting classifications evaluated by means of several criteria. The best classification of the samples is given
by a cluster analysis performed on four principal components computed from standardized variables. The discriminatory power
of the variables also was measured and determined to depend on their degree of intercorrelation. As a final result, the 29original variables were reduced to four components and the sediment samples classified into four facies, leading to easily
interpretable geochemical maps. 相似文献
96.
硼及硼同位素地球化学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总结了硼及硼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1)硼是易溶元素,主要赋存在地球表层,尤其是海水、海相沉积物及海水交代岩石中。其同位素组成δ11B值按顺序变化,封闭盐湖卤水(>40‰)>海水(395‰)>海相硼矿物(182‰~3173‰)>海相沉积物(139‰~252‰)>海水交代岩石(451‰~1085‰)。大陆水及陆相沉积物硼含量及硼同位素组成变化极大,并多以负值为主。海陆过渡构造带则具有过渡的硼丰度值和硼同位素组成。(2)11B较10B具有更活跃的地球化学性质,因此在水岩作用中具有明显的同位素交换。硅化交代作用中,岩石被硅化交代,释放硼,并优先释放重硼,同位素组成变轻;在脱硅反应中,岩石释放硅吸收硼,并优先吸收重硼,同位素组成变重。在封闭体系中,水溶液淋滤岩石中部分的硼,即可大量富集,并富集11B;在开放体系中,岩石硼被大量淋滤流失,δ11B值明显降低。由于水岩作用的结果,从新鲜海底玄武岩到正常海水,硼同位素值从-295‰到395‰逐渐升高。(3)变质脱水反应中硼被大量排出,并优先排出重硼同位素,进入流体相,因此随着变质程度由低到高,岩石中硼含量及同位素组成δ11B值由高变低。(4)在成矿研究中? 相似文献
97.
ABSTRACTSourcing subsurface evaporation (Ess) into groundwater (Eg) and unsaturated zone (Eu) components has received little scientific attention so far, despite its importance in water management and agriculture. We propose a novel sourcing framework, with its implementation in dedicated post-processing software called SOURCE (used along with the HYDRUS1D model), to study evaporation sourcing dynamics, define quantitatively “shallow” and “deep” water table conditions and test the applicability of water table fluctuation (WTF) and “bucket” methods for estimation of Eg and Eu separately.For the “shallow” and “deep” water table we propose Eg?>?0.95Ess and Eg = 0 criteria, respectively. Assessment of the WTF method allowed sourcing of very small fluxes otherwise neglected by standard hydrological methods. Sourcing with SOURCE software wa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standard “bucket” method mainly because of greater flexibility in spatio-temporal discretization. This study emphasized the dry condition relevance of groundwater evaporation which should be analysed by applying coupled flow of heat, vapour and liquid water.
Editor D. Koutsoyiannis; Associate editor S. Kanae 相似文献
98.
99.
中国避暑型气候的地域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中国各地纬度、地形及海陆位置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避暑型气候。本文采用1993-2012年756个国家基本站和122个辐射站逐日气象数据,基于通用热气候指数(UTCI)模型计算各气象站点的人体感知温度,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对避暑型气候的地域类型进行了研究,并对其空间分布、时间变化和舒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避暑型气候主要包括西南高原型、中东部山岳型、东北山地平原型、西北山地高原型和环渤海低山丘陵型5种地域类型;各类避暑型气候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西南高原型避暑气候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较强;中东部山岳型避暑气候地势高、风速大,夏季舒适偏冷;环渤海低山丘陵型避暑气候地势低、湿度大,夏季舒适偏热且舒适度受海风影响明显;西北山地高原型避暑气候温度适宜、天气晴朗,但略显干燥;东北山地平原型避暑气候凉爽、风速不大、辐射不强、湿度适中,综合条件相对优越。从各类避暑型气候夏季人体感知温度的变化来看,环渤海低山丘陵型舒适期较短,其余类型舒适期相对较长,东北山地平原型和西北山地高原型人体感知温度曲线呈良好的单峰对称变化,其余类型大致呈单峰不对称形态。本文不仅丰富了避暑型气候研究的理论成果,而且也可为避暑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指导人们的避暑旅游活动。 相似文献
100.
文章通过分析农村受众对电视气象节目的心理需求,结合近几年内蒙古气象影视所开展的为农气象服务和自身工作体会,对如何利用影视平台做好为农气象服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