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3篇
  免费   351篇
  国内免费   492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205篇
地质学   1876篇
海洋学   19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07篇
自然地理   12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原油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原油的饱和烃、芳烃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原油同位素类型和单体烃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 ,发现整个东部凹陷原油及其组分的碳同位素值偏重 ,指示其源岩有机质中藻类和低等水生生物的贡献较少 ;饱和烃—芳烃的碳同位素值关系揭示东部凹陷大部分原油样品与沙河街组沙三段烃源岩的特征相近 ,而南部和北部地区少数样品表现出负的碳同位素异常 ,与该区中生界源岩样品的接近 ,推测原油中可能混入了中生界来源的油气。南部地区各样品的碳同位素类型曲线和单体烃的碳同位素曲线均相似 ,揭示了两者具相同的油气来源。北部地区各原油样品的单体烃的碳同位素类型曲线间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 ,但茨榆坨地区的原油样品的碳同位素值比牛居地区的系统偏轻 ,可能是成熟度相对较低引起的 ,表明茨榆坨地区原油具有早期成藏的特征。原油的碳同位素组成特征是研究油气来源和成藏特征分析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2.
沉积盆地异常低压与低压油气藏成藏机理综述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地下异常低压主要有两种成因:抬升—剥蚀反弹和在介质孔隙度、渗透率非均质性条件下的区域地下水稳态流动,而化学渗透与流体“冷却”在低压形成中只起次要作用。根据圈闭类型、储盖组合及成藏过程,将低压油气藏分为三种类型:①常规地层型(除砂岩透镜体外)低压油气藏,低渗透岩石通常起遮挡作用,底水与边水不发育;②砂岩透镜体低压油气藏,通常分布于盆地中心的深部,具有不含水、充满油气的特点,油气的充注和水的排出与构造抬升之前压实作用、超压引起的水驱裂缝和毛细管力的作用有关,抬升—剥蚀引起的异常低压导致水由砂岩向页岩的流动有助于油气藏中水的排出;③深盆区低渗透储层低压气藏,通常分布在含水层的下倾方向(气水倒置),异常低压是由于构造抬升致使超压向低压演化的结果。实例研究表明,构造抬升盆地中的低压系统是一个水动力相对封闭的体系,有利于油气的聚集与保存。  相似文献   
33.
从天然气水合物的产生、聚集和分解,分析天然气水合物的动态演化过程,沉积压实、地温梯度、构造运动以及深部流体对水合物产生的效率起决定作用,根据流体的运移和天然气水合物在水合物稳定带中的分布状况,天然气水合物的聚集可以分为构造聚集、地层聚集和混合聚集三种模式,当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海底温压条件变化时,天然气水合物会发生分解,水合物也会在水体中上浮,在这个过程中,水合物的分解速率能高出其溶解速率二至三个数量级,海底泥火山、甲烷气柱、甲烷气裂缝、双似海底反射等大量的证据,都有助于揭示天然气水合物体系的动态演化的特征,弄清楚天然气水合物的动态演化过程对于我们未来对这种潜在能源的开发利用,并分析其在全球变化、碳循环以及海底滑坡中所起的作用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高地震剖面图像信噪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出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高地震剖面信噪比的新方法,首先根据数字图像处理要求的格式,对地震剖面数据进行转换,得到地震剖面图像,分析了地震数据特点和初步地震图像的实验结果后,设计了新的预处理方法——“二维沿层滤波”,在此基础上,利用可以计算帧间运动速度及其变化都较大的改进的光流分析技术,计算出多幅地震剖面对应点的偏移量,然后应用图像积累技术对这多幅地震剖面进行积累,实现对三维地震数据体提高信噪比的处理,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三维地震信息,不但可以提高整个数据体的信噪比,而且可以减少信号能量的损失,并保持原来的信号能量关系,使地震剖面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为地震解释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5.
The application of both thermoluminescence and infrared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dating to the extensively studied “classical” Hungarian loess/paleosol sequences from Basaharc, Mende, and Paks provides a reliable chronological framework and climatostratigraphic reconstruction for the last interglacial/glacial cycle. Based on this combined luminescence dating study a new chronology is proposed for the “Young Loess” in Hungary. Luminescence dating suggests that the loess below the MF2 horizon formed during the penultimate glaciation. The MF1 horizon probably formed during an interstade within oxygen isotope stage 3. For the youngest loess, overlying MF1, a very high accumulation rate was determined. Large time gaps occur above MF2 and MF1, indicating that most of the record of the last glaciation is missing in the standard sections at Basaharc, Mende, and Paks. Either large discontinuities or a very low accumulation rate occurred in all three type sections during the soil-forming periods. High-resolution studies of climatic proxies using this combined luminescence dating approach provide a reliable chronological framework for loess and loess derivatives of the last glacial cycle in Hungary, although a precise and complete chronostratigraphic reconstruction cannot be achieved from the incomplete records found at these sites.  相似文献   
36.
About 400 Nubian ibex (Capra ibex nubiana) dig many hundreds of temporary night beds, approximately 80 cm × 110 cm and 15 cm deep, on slopes near the edges of the cliffs bordering the Zin valley. The beds are used according to the wind direction and the size of the ibex group, which depends on the ibex social behaviour during the year.The diggings are gradually abandoned and become important microhabitats for seed accumulation and germination, seedling development and annual plant establishment. These are influenced by soil salinity, slope direction and angle, digging depth, and the time since the diggings were abandoned. A greater variety of plant species and plant density were found in these diggings than upslope from the diggings.  相似文献   
37.
三角洲平原上网结河的发育与聚煤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陈代钊  张鹏飞 《沉积学报》1996,14(3):103-112
龙潭组上段(24#煤顶板到12#煤)是盘县地区含煤最好的层段,对该区西北部本段地层的研究表明其中发育有网结河体系。河道沉积由多层叠置的鞋带状砂体组成,湿地沉积主要由菱铁质泥质岩夹薄层板状细砂岩(决口扇沉积)和煤组成。河流的发育和聚煤作用都显示幕式性,可能主要受海平面变化的控制。网结状河道被认为是海侵期对低位下切河谷充填过程中经侧向冲裂水道并相互连通形成的;稳定、连续的厚煤层发育于河道大范围废弃后的海侵晚期,其次是高水位早期。  相似文献   
38.
测氡法快速确定油气田边界及深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介绍了运用测氡法快速确定大庆××油气田边界,估算其埋藏深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由于所做工作有限,尚属经验性探讨,还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地工作,进而充实、完善它。  相似文献   
39.
杨琨  杨柏林 《矿物学报》1996,16(3):321-326
采用航空短波红外分光谱遥感技术,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某些油气区,进行直接寻找油气资源的试验研究后发现,油气区含油岩系,油气藏上方盖层土壤的光谱在2300和2350nm波段具有双吸收特征。  相似文献   
40.
三江盆地七星河区成因地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内存在5种等时性地层界面,据此将含煤岩系划分为6个成因单元,10个亚单元。沉积环境经历了5个演化阶段,其中扇三角洲废弃阶段为最有利的聚煤时期。聚煤的有利部位位于废弃的扇三角洲体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