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51篇
海洋学   36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文详细论述了实现计算机辅助标图的全过程。重点介绍了军队标号的实现方法,军队标号符号库管理以及计算机辅助标图实施等3个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2.
西秦岭上三叠统浊积岩系中波痕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宝  方国庆 《沉积学报》1994,12(4):124-131
西秦岭上三叠统为一套半深海环境中形成的陆源碎屑浊积岩系,于该该积岩系中发现了大量的波痕。本文详细研究了这些波痕的形态特征及其与鲍马尾序和浊积岩相组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波痕是浊流演化过程中转化而来的牵引流作用于底部床沙形成的。  相似文献   
93.
东辽河铁路大桥地基的第四系存在多原因形成的人为物质,构成桥桩基础施工的障碍,使桩孔钻探施工难以进行。经采用多种方法对不同问题进行处理,达到了施工目的。  相似文献   
94.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中生代延长组浊流沉积的发现与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李祯  温显端 《现代地质》1995,9(1):99-107,T002
作者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发现了一套典型的浊积岩系.在露头剖面上连续发育的厚约20m的浊流沉积可划分为64个鲍玛层序,既广泛发育有代表浊流沉积特征的递交砂和多种底痕构造,又有Ta—Te都发育的典型层序,在层序组合上呈周期性变化。浊流沉积形成于晚三叠世,其上被下侏罗统富县组和中侏罗统延安组所覆,与邻区对比,其间缺少一套三角洲前缘及三角洲平原沉积.表明印支运动使鄂尔多斯盆地抬升造成差异剥蚀和在深水-半深水湖盆条件下与三角洲发育有关的浊流沉积类型出现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95.
利用了计算机系统的优势,改进了航空摄影负片的密度检测方法,实现了航空摄影负片密度检测系统,实验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6.
基于空间实体约束的空间聚类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飞  樊明辉  陈崇成  江先伟 《测绘科学》2008,33(1):45-47,57
空间实体的存在对空间聚类分析产生重要的影响,传统的空间聚类分析中没有考虑空间实体的约束作用,从而影响了聚类结果。本文在总结了以往的空间聚类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空间邻接关系的空间聚类算法,该算法将空间邻接关系和空间实体作为约束条件嵌入到整个聚类过程中,使得数据对象的归类受到"就近原则"和"约束条件"的双重限制。  相似文献   
97.
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带含油层系已成为吉林油田近期勘探方向。西部前缘带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包括前缘席状砂、远砂坝、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等。通过岩性、沉积构造、岩石结构、测井特征、粒度分析和砂地比等综合分析,探讨了各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的识别标志。应用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的识别标志,完成青一段二砂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图。分析出有3个物源:西部物源、西南物源和西北物源;席状砂、河口坝和远砂坝等三个微相带为油气聚集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98.
李文龙  吕君  王珊 《干旱区地理》2019,42(2):404-413
入境旅游作为我国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对于我国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不可或缺;以内蒙古89个县域为研究对象,从资源吸引力、产业实力、接待组织能力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框架与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函数模型法、ArcGIS Voronoi图分析、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对入境旅游竞争力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研究区入境旅游资源吸引力与产业实力呈现出西部高于东部,东部高于中部的空间格局,组织接待能力空间呈现破碎化特征。(2)竞争力呈现西部高于东部,东部高于中部的空间格局,且竞争力较强的县域多分布在内蒙古边缘区。(3)强竞争力与较强竞争力县域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和赤峰、通辽、锡林浩特形成两大竞争力集聚区。(4)准则层中障碍度指数由大到小排名为:旅游资源吸引力、产业实力、接待能力;指标层障碍度来看,位于前5名的单项指标分别是:旅游资源质量,旅游外汇收入,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住宿餐饮业从业人员数量,国际旅行社数。(5)旅游资源吸引力与旅游组织接待能力相差悬殊是造成内蒙古入境旅游目的地旅游竞争力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旅游产业实力差异加剧了竞争力的差异化。  相似文献   
99.
随着对海洋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作为衡量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定量化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针对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突变特性,基于熵值-突变级数法,从压力和承压两方面构建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障碍因子诊断模型,考量环渤海地区4个省市2006-2014年的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和时序特征,剖析影响承载力发展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研究表明:环渤海地区2006-2014年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整体较差,承载力水平呈下降趋势;2014年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强度分为两类,山东和天津为较弱承载力水平,河北和辽宁为弱承载力水平;生态弹性小、环境污染重、生态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环渤海海洋生态环境承载力发展水平的普遍问题。  相似文献   
100.
Obstacle marks are sedimentary bedforms, typically composed of an upstream local scour hole and a downstream sediment accumulation in the vicinity of an obstruction that is exposed to a current. However, specific morphologies are variable in fluvial, coastal and submarine environments. Although obstacle marks and the phenomenon of local scouring are subject to different scientific disciplines, the objectives of investigations are rather incoherent and no systematic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and evaluating boundary condition control exists yet, especially concerning limited knowledge of the cause and effect relationship of obstacle mark formation at instream boulders or vegetation elements in variabl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us, a parameter framework is developed which identifies a spectrum of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boundary conditions that control the major process dynamics of obstacle mark formation. The framework is composed of dimensionless control parameters that are separated by a hierarchical order regarding their significance for obstacle mark formation. Primary control parameters determine the geometrical scale of flow field at the obstacle, and therefore control the potential maximum size of the obstacle. Secondary control parameters affect the dynamics of the flow field in geometrical scale and limit the potential maximum size of the emerging sedimentary structure if thresholds are crossed. The framework is supposed to be a foundation for subsequent quant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resholds by systematic laboratory studies. To elucidate this, flume-based research is presented, evaluating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flow levels at boulder-like obstacles of different shap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obstacle mark dimensions were maximized at shallow flow depths compared to obstacle dimensions, while deep flows at submerged boulder-like obstructions caused considerably smaller obstacle marks. In interdependency with a rounded and more streamlined obstacle shape, deep flows even cause a deviation of morphology if the flow depth above an obstacle exceeds 1.6 times the obstacle's dimensions. © 2020 The Authors.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