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24篇
  免费   8396篇
  国内免费   12391篇
测绘学   7174篇
大气科学   9479篇
地球物理   12001篇
地质学   21683篇
海洋学   7195篇
天文学   2356篇
综合类   3702篇
自然地理   7321篇
  2024年   203篇
  2023年   600篇
  2022年   1561篇
  2021年   1869篇
  2020年   2201篇
  2019年   2666篇
  2018年   2041篇
  2017年   2436篇
  2016年   2490篇
  2015年   2724篇
  2014年   3237篇
  2013年   3676篇
  2012年   3301篇
  2011年   3482篇
  2010年   2741篇
  2009年   3378篇
  2008年   3367篇
  2007年   3612篇
  2006年   3485篇
  2005年   2867篇
  2004年   2671篇
  2003年   2279篇
  2002年   1883篇
  2001年   1624篇
  2000年   1509篇
  1999年   1390篇
  1998年   1340篇
  1997年   1114篇
  1996年   948篇
  1995年   861篇
  1994年   737篇
  1993年   632篇
  1992年   427篇
  1991年   348篇
  1990年   239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184篇
  1987年   110篇
  1986年   78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43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8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22篇
  1977年   23篇
  1976年   27篇
  1973年   18篇
  1954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91.
It is often infeasible to carry out coupled analyses of multiply‐supported secondary systems for earthquake excitations. ‘Approximate’ decoupled analyses are then resorted to, unless the response errors due to those are significantly high. This study proposes a decoupling criterion to identify such cases where these errors are likely to be larger than an acceptable level. The proposed criterion is based on the errors in the primary system response due to decoupling and has been obtained by assuming (i) the input excitation to be an ideal white noise process, (ii) cross‐modal correlation to be negligible, and (iii) the combined system to be classically damped. It uses the modal properties of the undamped combined system, and therefore, a perturbation approach has been formulated to determine the combined system properties in case of light to moderately heavy secondary systems. A numerical study has been carried out to illustrate the accuracy achieved with the proposed perturbation formulation. The proposed decoupling criterion has been validated with the help of two example primary‐secondary systems and four example excitation processes.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92.
Semi‐active stiffness damper (SASD) is one of many semi‐active control systems with the capability to mitigate the dynamic response using only a small amount of external power. The system consists of a hydraulic damper connected to the bracing frame in a selected story unit. In this paper, study of a SASD in two building models of five‐stories under four benchmark earthquake records is report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ntrol system against structure type and varying earthquake inputs. Various control laws are chosen to work with SASD, such as: resetting control, switching control,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 (LQR) and modified LQR,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no control and passive control cases.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use of a SASD is effective in reducing seismic responses. Control effectiveness is dependent on the type of structure and earthquake excitation. Passive control is less effective than other control cases as expected. Resetting control, switching control and LQR generally perform similarly in response reduction. While modified LQR is more efficient and robust compared with other control algorithms.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93.
Most current methods of design for concrete structures under earthquake loads rely on highly idealized ‘equivalent’ static representations of the seismic loads and linear‐elastic methods of structural analysis. With the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non‐linear methods of dynamic analysis for the overload behaviour and collapse of complete concrete structures, a more direct and more accurate design procedure becomes possible which considers conditions at system collapse.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evaluation procedure that uses non‐linear dynamic collapse–load analysis together with global safety coefficients. A back‐calibration procedure for evaluating the global safety coefficients is also described.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open up discussion of alternative methods of design with improved accuracy which are necessary to move towards a direct collapse–load method of design.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94.
杨友长 《安徽地质》2002,12(3):225-229
通过一项工程和不同参考椭球转换软件的实现过程,探讨了不同参考椭球GIS数据的转换问题.首先介绍了转换的数学模型和软件的实现过程.其次介绍了几种转换方法,并通过一个工程实例介绍了具体的操作步骤.最后对这个工程实例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895.
公路边坡工程监测技术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世华 《安徽地质》2002,12(4):245-247,251
结合公路工程、建筑工程等土木工程建设中经常涉及到的边坡工程,评价与分析边坡工程监测的作用、内容和方法,提出了边坡工程应该在工程项目开展的开始阶段就应进行和边坡工程监测的项目,选择原则,测点布置原则、监测周期等,对边坡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6.
张辉  秦玉斌 《安徽地质》2002,12(4):293-297
本文以桥目标成本管理等现代化管理方法,系统地指出了降低灌注桩工程成本的途径.对于桥梁灌注桩以外的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97.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方法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及方法研究是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估研究的基础,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依据,是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问题之一. 在概括介绍可持续发展评估的工具--指标/指数的概念和功能、国际上代表性可持续发展研究机构指标选取的原则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归纳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类型及其框架模式. 详细介绍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保护同盟(IUCN)、世界银行等国际上代表性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系统性指标体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这些系统性指标体系的优缺点. 深入分析了国际上典型的社会发展类、经济发展类、生态环境类可持续发展指标(指数)的研究、开发与实际评估应用的情况. 最后,总结了当前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898.
基于栅格空间信息定量化的湖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湖南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针对区域主要生态问题,利用栅格数据结构为主的数字环境模型,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空间分异格局进行了研究,通过将评价结果与数字高程模型迭加分析,研究了生态环境质量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探索适合以山高坡陡为主要地貌特征的山区生态评价方法,结果显示,湖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呈正态分布,大部分地区环境质量属一般. 总体环境状况东南部好于西北部,河谷盆地优于山地. 研究表明,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具有数据采集快速、客观,评价和制图自动化,评价结果空间定位精度高,直观性与实用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899.
青藏公路路基变形分析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9  
为研究青藏公路多年冻土人为上限在退化过程中对路基变形产生的影响过程和程度, 在唐古拉山以南选择了3处具有代表性的路面进行了为期2 a的路面变形观测. 资料表明, 在多年冻土人为上限退化过程中随着公路路基结构、冻土类型的不同, 路基变形从冻胀和融沉过程、冻胀量和融沉量、发生的时间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高含冰量多年冻土区采用半挖半填结构产生的路基变形最为剧烈, 在含冰量相对少且采用较高路堤结构的地段路基变形过程相对平缓. 同时结合探地雷达的勘察结果对路基下的融化区、多年冻土区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多年冻土人为上限的下移、地下冰的融化会在多年冻土人为上限以上的地质体中导致较强烈的层间错动和扰动.  相似文献   
900.
西拉沐沦河流域地处中国地貌大势三大台阶之中台阶与低台阶的过渡区。该区的中度抬升和下切,造成了西拉沐沦河流域考古文化遗址在空间上的垂向迁移;频繁的迁移也导致了考古遗址在堆积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单一型,体现了不同考古文化之间“间断”的,不稳定的传承方式。位于中国地貌大势之低台阶上的汶泗流域,属自下古生代以来就十分稳定的剥蚀区,这些自然条件造成了汶泗流域遗址在堆积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叠置型,考古文化在时空上,很少随着时间做空间上的改变,基本上在同一水平空间稳定不动,体现了不同考古文化之间“连续”、稳定的传承方式。两个流域的对比研究说明,不同地域、不同的自然条件,可以造成考古文化演替与传承模式的区域分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