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24篇
  免费   8163篇
  国内免费   11815篇
测绘学   4172篇
大气科学   5309篇
地球物理   9760篇
地质学   30676篇
海洋学   5451篇
天文学   2168篇
综合类   3364篇
自然地理   7802篇
  2024年   293篇
  2023年   717篇
  2022年   1416篇
  2021年   1605篇
  2020年   1706篇
  2019年   1918篇
  2018年   1556篇
  2017年   1787篇
  2016年   1981篇
  2015年   2127篇
  2014年   2601篇
  2013年   2525篇
  2012年   2885篇
  2011年   3057篇
  2010年   2630篇
  2009年   3130篇
  2008年   3086篇
  2007年   3450篇
  2006年   3344篇
  2005年   2939篇
  2004年   2740篇
  2003年   2654篇
  2002年   2353篇
  2001年   2060篇
  2000年   1913篇
  1999年   1774篇
  1998年   1522篇
  1997年   1418篇
  1996年   1277篇
  1995年   1085篇
  1994年   1125篇
  1993年   956篇
  1992年   746篇
  1991年   535篇
  1990年   473篇
  1989年   381篇
  1988年   286篇
  1987年   190篇
  1986年   120篇
  1985年   82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30篇
  1978年   35篇
  1977年   24篇
  1975年   4篇
  1954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91.
长江中游湖泊沉积微结构特征与沉积环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在长江中游的洪湖、东湖、网湖和大九湖等四个地点取得湖沼沉积物的钻孔样品,用偏光显微镜下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结构特征并以此解释三种湖相粘土的成因和沉积环境的变化。在长江沿岸湖泊中,0.4~ 0.5kaBP以来形成的浅色粘土的微结构类型主要有 :显微层理构造、颗粒的定向性、较大的微孔隙和颗粒粒径,面与面或边与边接触方式。物源主要来自河流带来的泥沙.当时河湖相通,河流入湖水沙量大。 1~ 2.5kaBP期间形成的青色粘土的典型微结构是 :凝胶结构、絮凝结构、细颗粒粒径和小孔隙、低球度和淡水中心冈硅藻。主要是有机质胶体与粘土胶体相互作用形成的。此期间,河流带入湖泊的泥沙少,江汉平原拥有一个开阔、稳定、浮游生物较多的淡水湖泊环境。 0.4~ 1kaBP期间形成的黑色粘土的主要微结构类型是 :凝胶结构、大的圆孔隙和植物纤维的生物框架结构、呈双峰分布的孔隙。它主要是由于维管束植物残体大量积累形成的。当时江汉平原湖泊湖水变浅,大量挺水植物生长,有些湖泊沼已经沼泽化了。鱼骨框架结构证明,在 2.9~ 4kaBP的全新世温暖期山间盆地大九湖出现大量鱼类,但并没有导致喜温鱼类向上游明显迁徙。  相似文献   
892.
温室效应变化及其地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100年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0.3-0.5℃,这种增温幅度与温度效应的预报结果相一致。也与气候变化的自然幅度相一致,由于温室气体效应,现代的气候变化与过去气候变化已有本质不同,经过进一步研究,多数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主要是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造成的,温室效应变化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增温幅度存在普遍适应的规律。冬季大于夏季,高纬度大于低纬度,陆地大于海洋。植物种群的更新及迁移可能跟不上气候变化的步伐,土壤的形成更将远远落后于气候变化,过渡带的生态系统将长时期内存在,它们将是不稳定的,脆弱的,物种的灭绝速度可能会因此加快,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利用也许会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893.
分析了LCR-G型重力仪周期误差的产生机制,讨论了周期误差标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LCR-G920和LCR-G922在灵山重力基线场上的3次标定,对LCR-G型重力仪的周期误差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94.
以佛山市“岭南天地”(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的“三旧”改造为案例,讨论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改造中城市更新概念的衍生、想象及认知局限性.尤其侧重于概念运用在历史文化名城老城核心区更新中的作用、价值及其在更新实践中的推动或限制因素.研究显示,“三旧”改造概念作为城市更新理念与佛山城市旧区改造的现实问题相互结合而衍生的“应景”产物,在运用中凝练了更新主体(地方政府)对旧区改造发展的愿望、想象和认知倾向.这使得“三旧”改造概念在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更新中的应用存在部分的局限性.另一方面,“三旧”改造发展模式及其想象展望也可能只是地方政府及开发商谋求城市、产业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一种手段.此外,研究显示,“三旧”改造概念只被地方政府和投资人用作组织与寻求他们各自关注点的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或技术,从本质上来说,这个概念对他们的吸引力在于与之相关联的资源,以及一种供使用、阐释、替换的语言.至于这个概念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更新的实用性,则似乎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   
895.
Thespatialcharacteristicoftheshort┐termandimminentanomaliesofwaterradonbe┐foreearthquakeinthemainlandofChinaXUE-BINDU(杜学彬),X...  相似文献   
896.
黄海北部长山群岛海洋农牧化分区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耀光 《地理学报》1991,46(1):47-56
本文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等定量方法,并通过对长山群岛海域的资源、环境、生产条件等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分析,将其划分为三个海洋农牧化区域,为海水养殖业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97.
无机盐超细粉体制备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评述了制备无机盐超细粉体的传统方法以及一些传统方法的改进 ,对当前几种新技术做了介绍与展望  相似文献   
898.
Rock-masses are divided into many closed blocks by deterministic and stochastic discontinuities and engineering interfaces in complex rock-mass engineering. Determining the sizes, shapes, and adjacent relations of blocks is important for stability analysis of fractured rock masses. Here we propose an algorithm for identifying spatial blocks based on a hierarchical 3D Rock-mass Structure Model (RSM). First, a model is built composed of deterministic discontinuities, engineering interfaces, and the earth’s su...  相似文献   
899.
江苏高邮地震台地磁变化与地震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江苏高邮地磁台1980年至2002年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幅逐日比值的高值异常与江苏及邻区ML5.0以上地震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地磁垂直分量谐波幅度的逐日比,提出了适用于高邮地磁台的地震分析预报参数,并对其内检预报效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00.
Broadly speaking, there is, at least within geomorphic circles, a general acceptance that rocks with low albedos will warm both faster and to higher temperatures than rocks with high albedos, reflectivity influencing radiative warming. Upon this foundation are built notions of weathering in respect of the resulting thermal differences, both at the grain scale and at the scale of rock masses. Here, a series of paving bricks painted in 20 per cent reflectivity intervals from black through to white were used to monitor albedo‐influenced temperatures at a site in northern Canada in an attempt to test this premise. Temperatures were collected, for five months, for the rock surface and the base of the rock, the blocks being set within a mass of local sediment. Resulting thermal data did indeed show that the dark bricks were warmer than the white but only when their temperatures were equal to or cooler than the air temperature. As brick temperature exceeded that of the air, so the dark and light bricks moved to parity; indeed, the white bricks frequently became warmer than the dark. It is argued that this ‘negating’ of the albedo influence on heating is a result of the necessity of the bricks, both white and black, to convect heat away to the surrounding cooler air; the darker brick, being hotter, initially convects faster than the white as a product of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dia. Thus, where the bricks become significantly hotter than the air, they lose energy to that air and so their respective temperatures become closer, the albedo influence being superceded by the requirement to equilibrate with the surrounding air. It is argued that this finding will have importanc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weathering in general and to our perceptions of weathering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lithologies.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