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2篇
  免费   661篇
  国内免费   1402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276篇
地球物理   483篇
地质学   3139篇
海洋学   35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86篇
自然地理   72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63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70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211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对北大别黄土岭麻粒岩中石榴子石进行了详细的电子探针工作,并根据一颗石榴子石的成分环带,建立了扩散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最优化的方法,得到了极其缓慢的冷却速率0.1℃/a。从扩散动力学数值模拟的角度对大别山造山带的冷却速率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该结果表明,黄土岭麻粒岩在受麻粒岩相改造后经历的是一个极其缓慢、持续时间很长的冷却过程。  相似文献   
82.
以大别造山带南部菖蒲地区为解剖区,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分析,建立了包括浅变质岩层、超高压变质岩片在内的构造地层序列—岩片组合。对其组成特征、界面性质、形成时代、变形序列等,进行了较系统阐明,并对叠加褶皱型式及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3.
东天山北麓2000多年以来的森林线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依据吉木萨尔县泉子街乡桦树窝子和小西沟两个剖面进行高时间分辨率的孢粉分析,结合剖面岩性特征分析、历史文献记录和碳屑鉴定,揭示了天山北麓最近2000多年以来的环境变化。2000aB.P.以前,该地植被为荒漠草原;2000-1300aB.P.(50a B.C.-650A.D.),植被为草原植被,其中1750—1400aB.P.(200—550A.D.),植被为有少量森林的草原植被,当时气候状况较今凉湿,适宜云杉生长,使得云杉林带下移,幅度可达250m左右。当时的年均气温较今低1℃而降水量较高,是新疆历史上一个相对冷湿的环境;约1300—450a B.P.(650—1500A.D.),植被为荒漠草原;4.50aB.P.年以来,植被为荒漠草原—草原。  相似文献   
84.
There are many thrust-related structures occurring in the Paleozoic strata of the Niushou Mountain in the central part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The fault-related folds are the typical structures in this area. Based on the analysis about these structur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he processes by which these structures of the Miboshan Formation were formed are reconstructed, and the strata underwent about three stages of deformation: (1) horizontal shortening, (2) folding, and (3) thrusting. And the fact that the Niushou Mountain is the leading edge of an old thrust sheet was proved, the Niushou Mountain, the Daluo Mountain and the Xiaoluo Mountain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front part of this old thrust zone, so the Niushou Mountain and the Ordovician strata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 of Ningxia now are likely allochthons. In the period from middle Ordovician to Devonian, the areas of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Ningxia belonged to the back-arc foreland basin of North Qilianshan orogen, which was adjacent to the continent in the north. In the later part of the early Paleozoic period, the Niushou Mountain was formed after the closure of the back-arc foreland basin.  相似文献   
85.
鄂豫皖交界地区地震地质背景与中强地震复发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鄂豫皖交界地区位于东大别山西部,历史中强地震(M≥43/4)主要发生在土地岭-落儿岭及商城-麻城断裂带上,且“互动”和“连动”的特征较为显著。根据这一特征,在研究东大别山区域地质、地壳结构、断裂活动及地震构造应力场特征的基础上,可将鄂豫皖交界地区的中强地震作为秦岭-大别山活动地块中的次级地块的整体活动来看待。该区历史地震活动整体表现为丛集特征,而主要发震断层(土地岭-落儿岭断裂)的历史地震活动则具有相对较好的准周期性。地震复发周期研究提示,该地块近期发生M≥5.0左右地震的危险性较大,而霍山-六安地区为未来发生中强地震的主要危险区。  相似文献   
86.
次生孔隙是戴南组一段(E2d1)砂岩储层的主要孔隙类型,其分布与油气聚集关系密切。本文在沉积、成岩作用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次生孔隙成因机理,指出有机酸的溶解作用是形成戴南组一段次生孔隙的主要原因,并根据有机质成熟生烃和粘土矿物的转变导致的泥岩压实异常特征,进行次生孔隙的横向分布预测,取得了凹陷不同构造带次生孔隙分布与油气聚集规律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87.
碳酸盐与陆源碎屑的混合沉积研究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文献屈指可数。扬子西经缘龙门山地区盆纪发育了了这类良好的混合沉积。作者根据实际材料,首次从这一思路出发,识别该区泥盆纪Emsian期到Givetian早期的混积相四种,混积亚相约14种,阐明了其优势混积作用;根据混积作用特征、沉积背景关系,划分出两大混积类型,即泥质背景下的混积1型和砂灰质背景下的混积Ⅱ型;对混积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不同级次  相似文献   
88.
黄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土壤及其地理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土样室内理化分析及对前人工作成果的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黄连山自然保护区的土壤及其地理分布规律是;海拔800m以下为砖红壤;海拔800-1100m为砖红壤性红壤;海拔1100—1600m为山地红壤;海拔1600—1900m为山地黄壤;海拔1900m以上为山地黄棕壤。  相似文献   
89.
以天山北坡头屯河流域为例,在对山区不同海拔的降水特征、侵蚀产沙情势以及河流水沙运移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详尽就山区降水对河流水沙情势的年际变化、年内变化以及月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降水对不同海拔的河流水沙情势的影响强度及相互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0.
调查的基础L,统计了太岳山种子植物有97科、316属、575种(含变种),分析了该区系的主要特征,即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温带成分占优势;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区系起源古老;植物区系具明显的过渡性;植被类型复杂,具明显的垂直分布.对该区野生经济植物进行了分类统计,为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穹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