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76篇
地质学   250篇
海洋学   84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571.
银矿床类型和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晋东北地区银矿王要成因类型为与火山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银矿床(包括石英脉型银矿、火山岩型银矿、(隐)爆破角砾岩型银矿),其次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银矿、层控银锰矿床(包括氧化淋滤型锰银矿和铁锰帽型银锰矿).银的主要成矿期为燕山期.在沉积作用、火山一次火山热液作用和地表氧化淋滤作用条件下形成...  相似文献   
572.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盖层不整合序列及其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新元古界-新生界中分布多期不整合界面。它们是不同地球动力学背景的产物,也是研究塔里木盆地东北缘乃至整个盆地构造演化的重要依据。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盆地内地震资料的综合研究,进一步阐述Nh2/Nh1、∈/Z 、O3/O2、S/O3、C/AnC、T/AnT、J/AnJ、E/AnE和N2/N1重要的不整合面特征及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建立了研究区完整的盖层不整合演化序列。根据不整合面特征,结合地层、沉积和构造特征将塔里木盆地东北缘盖层构造演化划分为3个旋回、6个阶段:(1)南华纪-泥盆纪克拉通内裂解和闭合旋回,(2)石炭纪-三叠纪克拉通边缘裂解-闭合旋回,(3)侏罗纪-第四纪拉张-挤压旋回;①南华纪-奥陶纪克拉通内坳拉槽阶段,②志留纪-泥盆纪挤压隆升阶段,③石炭纪-早二叠世克拉通内坳陷盆地阶段,④早二叠世末期冲断走滑-三叠纪前陆盆地阶段,⑤侏罗纪-古近纪断陷-坳陷盆地阶段,⑥新近纪-第四纪再生前陆盆地阶段。  相似文献   
573.
桂东北铅锌矿床银的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书艺 《矿物岩石》1996,16(1):38-43
作者对桂东北地区铅锌矿床中银的产出特征和富集规律进行了阐述。银主要以首次发现的含银硫盐矿物(深红银矿、银黝铜矿和含银锌黝铜矿等)产出,其次呈杂质元素分散在金属硫化物中,银的含量按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黄铁矿的顺序依次降低,矿体从上向下具Cu、Pb(Ag),Zn→Pb,Zn→Zn的垂向变化规律,银主要富集于上部,并与方铅矿、黄铜矿紧密伴生。  相似文献   
574.
本文利用双偏振天气雷达资料,对2019年6月7-9日辽宁地区一次东北冷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了东北冷涡的演变过程以及双偏振雷达的偏振参量在降水粒子相态识别中的作用,研究了不同判别规则对模糊逻辑算法识别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偏振雷达的偏振参量可以对水凝物的种类、空间分布、物理形态进行大致判断,但水凝物相态识别结果仍需细化。模糊逻辑算法在强回波区域的识别结果更准确,采用不同的判别规则得到的水凝物分类结果虽存在一定差异,但在大部分观测区域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符合天气演变规律,能够为气象预报预警提供鉴别参考。具有广泛时间、空间适配性的模糊逻辑算法,仍需大量实测案例数据的验证与仿真。  相似文献   
575.
冬季东北冷涡对北太平洋风暴轴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及由吉林省气象局科研所提供的东北冷涡日历表,以1951/1952—2008/2009年58 a冬季为代表,分析了东北冷涡对北太平洋风暴轴产生的影响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1)冬季东北冷涡发生天数变化与北太平洋风暴轴强弱变化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当东北冷涡发生天数偏多(偏少)时,北太平洋风暴轴强度减弱(增强)。2)通过Morlet小波交叉谱分析发现,冬季东北冷涡发生天数的年际变化与北太平风暴轴强度变化存在准3 a尺度上的相关关系。3)在冬季,当东北冷涡发生天数偏多时,从东亚到西北太平洋沿岸低层温度降低,低层冷空气位于副热带急流和北太平洋风暴轴上游,且经向上处于两者之间,加之冷平流的作用,给副热带急流与北太平洋风暴轴活动区域带来了正好相反的局地斜压性的改变:副热带急流区域斜压性增加,变得强而窄,位置南压;而北太平洋风暴轴区域斜压性减小,同时由于西北太平洋区域低层温度降低,使得有利于涡动形成的波源效应减弱,风暴轴强度减弱。当东北冷涡发生天数偏少时,则反之。  相似文献   
576.
577.
With volume ratio of 8:1:1.5 amongst acidic, intermediate and basaltic rocks, the Cretaceous volcanics around the Songliao Basin are a series of high‐K or medium‐K, peraluminous or metaluminous, calc‐alkaline rocks, lacking typical basalts and peralkaline members of typical rift‐related types. Their eruption ages range between 133 and 127 Ma, 124 and 122 Ma and 117 and 113 Ma respectively. They are high in total (Rare earth element) REE contents (96.1–326 ppm), enriched in LREE and depleted in HREE (LREE/HREE = 4.6–13.8), with negative Eu and Ce anomalies (Eu/Eu* = 0.04–0.88; Ce/Ce* = 0.60–0.97). They have enriched large‐ion lithophile elements (e.g. K, Ba, Th) and depleted high field strength elements (e.g. Nb, Ti and Y), suggesting a subduction‐related tectonic setting. The volcanic activities migrated from south to north, forming a successively northward‐stepping volcanic series and showing a featu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overlying sedimentary sequence striking northeast. Thus, an overlap basin model was proposed. Accompanied by opening of the basin, the volcanogenic succession was formed at the block‐faulting stage (131–113 Ma) owing to the closure of the Mongolia–Okhotsk ocean in the Jurassic and early Cretaceous, while the overlying sedimentary sequence was unconformably deposited at the spreading stage (Albian–Maastrichtian) owing to the oblique subduction of the Pacific plate under the Eurasian plate. The volcanic succession constitutes the lower unit of basin filling and is the forerunner of further basin spreading.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78.
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国家气候中心160站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以及吉林省大豆生育期资料,从对农作物生育期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的东北冷涡活动入手,统计1981-2018年夏季(5-9月)东北冷涡活动气候学特征,初步分析吉林省大豆近年来生育期情况及其对东北冷涡活动的响应。结果表明:东北冷涡是一个持续时间较长且较为频繁的系统,平均寿命5d左右,夏季(5-9月)冷涡活动占比三分之一以上,主要活动集中在120-125°E、45-50°N区域;冷涡活动6月最多、8月最少。中涡对东北地区环流影响最显著,有利于鄂霍次克海地区高度场增强,中高纬度环流经向特征明显,偏北冷空气向南输送;东北地区高度场以负距平为主,有利于北太平洋气流向东北地区输送。东北冷涡天数偏多时,吉林省大豆播种-开花期气温偏低、降水偏多、生育期间隔天数延长。从平均气温影响看,播种-出苗期榆树主要受北涡影响,延吉主要受中涡影响;出苗-开花期延吉同时受北涡和中涡影响;出苗-开花期的间隔日数,榆树和桦甸主要受北涡影响。此外,榆树和延吉的降水量在播种-出苗期间主要受中涡影响,出苗-开花期间主要受北涡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