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0篇
  免费   1010篇
  国内免费   1869篇
测绘学   222篇
大气科学   158篇
地球物理   2192篇
地质学   3435篇
海洋学   752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338篇
自然地理   5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358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372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391篇
  2006年   381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91篇
  1998年   169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8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曲线翼型裂纹扩展路径理论分析及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强  杨庆  栾茂田  贾景超 《岩土力学》2010,31(2):345-349
采用数值和试验的方法对翼型裂纹的扩展路径进行分析,发现单轴下张开型裂纹的翼型裂纹的扩展路径逼近于过原主裂纹中心点、平行于最大主应力的一条直线。基于翼型裂纹路径这个特点,采用了双曲线参数方程近似表达真实翼型裂纹的扩展路径,通过翼型裂纹的起裂角、起裂点及翼型裂纹的渐近线方程求解了双曲线方程中的未知参数。采用双曲线翼型裂纹路径和试验中所得翼型裂纹路径进行了对比分析,二者吻合得很好,验证了采用双曲线近似表示真实存在的翼型裂纹模型的正确性。应用双曲线翼型裂纹模型对翼型裂纹的扩展和失稳进行分析,采用ABAQUS求解了双曲线翼型裂纹模型的应力强度因子,并与试验进行对比,发现双曲线翼型裂纹模型能很好地解释翼型裂纹的实际扩展规律,这表明了采用双曲线近似表示真实翼型裂纹路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2.
潞安矿区井下地应力测量及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康红普  林健  张晓  吴拥政 《岩土力学》2010,31(3):827-831
在山西潞安矿区的13个煤矿采用小孔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装置,完成了60个测点的原岩应力测量工作。实测数据表明:潞安矿区55%的测点最大水平主应力大于垂直主应力,由于受埋藏深度与地质构造影响,矿区内各矿地应力值差别较大,但地应力大小总体上属于中等地应力值;潞安矿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从南到北变化较大,构造应力场呈现出多变的形态。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绘制了潞安矿区地应力分布图;分析了地应力随埋藏深度的变化规律、平均水平主应力与垂直主应力的比值与埋藏深度的关系。煤矿井下地应力测量为井田开拓、巷道布置与支护设计等工程实践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参数,提高了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3.
白鹤滩水电站初始地应力场研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金沙江下游拟建的白鹤滩水电站上接乌东德梯级,下邻溪洛渡梯级,是继三峡和溪洛渡之后又一座千万千瓦级的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采用地下式厂房,其厂房的高度和跨度分别为78.5 m和32 m。为了保证地下洞室群围岩的稳定性,需要准确掌握初始地应力场的方向和大小。依据地质构造作用和现场实测方法分析发现,白鹤滩水电站左、右岸的初始地应力场,由于受到河流侵蚀和岸坡卸荷等因素影响,两岸厂区的地应力场方向在局部产生一定的偏转,从该地区的NWW方向变为NE方向,通过数值反演方法对计算区域的边界条件进行回归,与实测值比较确定回归边界条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4.
程涛  晏克勤 《岩土力学》2010,31(2):661-666
针对不同环境条件及工程因素对地表变形影响的不同特点,研究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土的变形特性,得出其影响地表变形的基本规律。通过典型三轴试验对比分析了变形规律,由试验数据空间反演了各应力路径下的本构模型空间,编制相应的模块嵌入有限元程序,模拟了几种不同路径下地表沉降算例,得到了导致地表变形的几个基本规律:①不同的地表变形问题对应的应力路径千差万别,需要用不同的应力路径条件下的本构模型进行分析;②应力路径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甚至在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③数值建模方法建立起来的模型通过权值系列的不同反映应力路径的影响,能较好应用于此类问题的分析;④CTC与TC路径极限体变相差近20 %;⑤CTC路径的剪缩区范围比CTE路径大,两种路径下剪缩体应变值最大相差近17.3 %;CTE路径较CTC路径的剪胀更为明显,剪胀体应变最大相对差值近98 %。  相似文献   
995.
真空预压下软土渗透系数对固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考虑正常固结状态下前期固结压力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利用ABAQUS软件,将渗透系数随固结应力的变化关系应用于真空预压下单井的三维有限元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渗透系数随固结应力的变化,其表面沉降要比渗透系数保持不变的沉降量小,固结过程较慢,相应的固结时间要长;前期固结压力越大,表面沉降将越小,达到相同固结度时所需固结时间也越长。  相似文献   
996.
苏栋 《岩土力学》2010,31(6):1681-1686
自然界的土体通常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而传统的破坏准则大多只适用于各向同性的土体。结合应力张量和反映材料各向异性状态的组构张量,定义了修正偏应力及其不变量,提出了适用于各向异性土体材料的破坏准则。给出了共轴条件下正交各向异性和横向各向异性材料在一般应力空间的破坏曲线以及不同应力区中主应力系数b与摩擦角的关系曲线,并分析了它们的特性以及与各向同性材料相应曲线的区别。通过与真三轴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该准则能很好地描述各向异性土体材料的强度特点。  相似文献   
997.
复杂应力路径下大理岩三轴渗透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建秀  胡力绳  叶冲  唐益群  杨坪 《岩土力学》2010,31(8):2389-2393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应力条件非常复杂,研究复杂应力路径下围岩渗透性能的变化规律对在高水压地区修建隧道具有重要意义。以锦屏水电枢纽二级电站交通辅助洞大理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常规三轴渗透试验与控制轴向应变(简称应变 )、围压先升后降的三轴渗透试验,探讨了轴压与围压之差的绝对值 (简称应力差)与渗透率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 (1)常规渗透试验大理岩渗透率的变化过程有3个重要的特征点:渗透率最低点、渗透率峰值点以及渗透率稳定点;(2)大理岩的渗透率随着应力差的增大而减小,两者呈负指数关系;(3)对某一固定的应力差,升围压阶段测得的渗透率大于降围压阶段测得的渗透率;(4)对任何试验岩样总存在一阈值,当应力差小于该值时,应力差的改变对渗透率有显著影响;(5)应力差减小过程中岩样渗透率的“恢复能力”随着岩样轴向应变的增大而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98.
GDS空心圆柱仪动力试验能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博  丁浩  陈云敏  赵宇 《岩土力学》2010,31(1):314-320
为更好地模拟多向应力和主应力轴旋转等复杂应力路径,与英国GDS公司合作研发了能施加轴向和扭矩动载的空心圆柱仪。文中介绍了该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分析对比了其与传统单向动三轴仪试验结果,并探讨该空心圆柱仪所完成的5组典型动力荷载及一组不规则随机波动力试验能力。动力加荷时,通过调整设定刚度参数,实测波形与设定波形误差较小。该仪器能很好地模拟地震、波浪和交通荷载引起的应力,为研究复杂应力状态下土体动力本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工具。  相似文献   
999.
1000.
Boundary shear stress and flow variability due to its interaction with main flow and secondary currents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conditions that extend previous research on trapezoidal channels. Secondary currents that scale with the flow depth were found over the entire width in all experiments. These findings contradict the widespread perception that secondary currents die out at a distance of 2.5 times the flow depth from the bank, a perception which is largely based on experiments with smooth boundaries. The repor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stable pattern of secondary currents over the entire channel width can only be sustained over a fixed horizontal bed if the bed's roughness is sufficient to provide the required transverse oscillations in the turbulent shear stresses. Contrary to laboratory flumes, alluvial river bed always provide sufficient roughness. The required external forcing of this hydrodynamic instability mechanism is provided by the turbulence-generated near-bank secondary currents. The pattern of near-bank secondary currents depends on the inclination and the roughness of the bank. In all configurations, secondary currents result in a reduction of the bed shear stres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bank and a heterogeneous bank shear stress that reaches a maximum close to the toe of the bank. Moreover, these currents cause transverse variability of 10–15% for the streamwise velocities and 0.2u*2–0.3u*?2 for the bed shear stress. These variations are insufficient to provide the flow variability required in river restoration projects, but nevertheless must be accounted for in the design of stable chann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