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29篇 |
免费 | 1418篇 |
国内免费 | 2047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20篇 |
大气科学 | 1608篇 |
地球物理 | 1893篇 |
地质学 | 3710篇 |
海洋学 | 2184篇 |
天文学 | 143篇 |
综合类 | 613篇 |
自然地理 | 19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7篇 |
2023年 | 203篇 |
2022年 | 328篇 |
2021年 | 413篇 |
2020年 | 418篇 |
2019年 | 479篇 |
2018年 | 370篇 |
2017年 | 417篇 |
2016年 | 430篇 |
2015年 | 464篇 |
2014年 | 561篇 |
2013年 | 646篇 |
2012年 | 602篇 |
2011年 | 578篇 |
2010年 | 512篇 |
2009年 | 569篇 |
2008年 | 535篇 |
2007年 | 597篇 |
2006年 | 526篇 |
2005年 | 440篇 |
2004年 | 406篇 |
2003年 | 366篇 |
2002年 | 332篇 |
2001年 | 286篇 |
2000年 | 301篇 |
1999年 | 254篇 |
1998年 | 219篇 |
1997年 | 243篇 |
1996年 | 188篇 |
1995年 | 153篇 |
1994年 | 142篇 |
1993年 | 118篇 |
1992年 | 127篇 |
1991年 | 81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53篇 |
1988年 | 35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32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197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Modelling peak accelerations from earthquak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prediction of peak horizontal accelerations with emphasis on seismic risk and insurance concerns. Non‐linear mixed effects models are used to analyse well‐known earthquake data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mis‐specifying assumptions on the error term are quantified. A robust fit of the usual model, using recently developed robust weighted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ors, is presented. Outlying data are automatically identified and subsequently investigated. A more appropriate model accounting for the extreme value nature of the responses, is also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The implication on acceleration predictions is demonstrated.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2.
利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CMA/STI)整编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美国飓风联合警报中心(JTWC)最佳路径资料、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全球多平台热带气旋风场资料(MTCSWA)和CMORPH降水资料、日本卫星云顶黑体辐射温度(TBB)资料等,分析1987~2016年30年间西北太平洋228个变性热带气旋(ETTC)的活动规律、风与降水分布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ETTC年均7.6个,除1~2月,各月均有分布,峰值在9月。约90.4%的ETTC变性位置在30°N以北,仅约9.6%在30°N以南较低纬度,且多发生于春夏和秋冬交替季节。(2)TC(热带气旋)变性通常发生在其转向后,半数以上移速加快,大多数中心气压升高或维持,仅10.5%降低。(3)变性过程中ETTC近中心最大风速减小,最大风速半径增大,内核趋于松散。其34节风圈半径北侧明显大于南侧,风场结构非对称性增强。(4)ETTC强风和强降水呈显著非对称性分布,其强风区主要出现在ETTC中心东侧,即路径右后方;强降水区主要出现在北侧,且变性后在东北象限向外扩张。(5)较强的环境水平风垂直切变(VWS)是影响ETTC风及降水分布的重要因子。强降水主要出现在顺风切方向及其左侧,强风(去除TC移速时)出现在切变左侧。 相似文献
993.
994.
Internet 下多数据源、超媒体空间信息的分布式调度与管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综述当代Internet GIS各种实现模式基础上,提出了多数据源、超媒体空间信息的分布式管理与可视化调度的策略,使各种纷繁芜杂的空间信息相互协调为有机联系的整体,从而实现了空间信息的分布式处理和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995.
996.
史前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特别是与植被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格局的塑造均有重要影响,厘清植被分布及其植被变化背后的气候或人为因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人类活动对植被环境的影响程度与范围。本研究对青藏高原松属(Pinus spp.)植被适生区分布动态历史进行了物种分布模型模拟,并结合环境考古学、古生态学等多学科方法,探究青藏高原松属植被分布变化历史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基于最大熵(MaxEnt)算法并结合R语言包ENMeval来优化参数设置的模型性能表现良好且稳健,较为准确模拟松属在青藏高原地区不同时期的适生区分布动态。高原上松属适生区在末次冰盛期(LGM)分布最小,仅在东缘的河谷局地;在全新世早、中期分布达到最大值,到全新世晚期部分区域分布缩小,高原东北部高度适生区向2500 m a. s. l.上下的低海拔谷地收缩,整体上与高原气候变化趋势大体一致。结合化石花粉、木炭等证据表明,全新世中晚期以前,人类对高原松属植被影响总体尚不显著;进入全新世晚期,农业技术的进步促使高原东北部人口快速增加,高原上现已发现的古遗址也高度集中在此。结合多项考古证据表明,人类对松属为代表的林木资源规模化开发行为开始显著干扰了当地植被,人类对松属等针叶林木材资源的利用可能是该地区树种向阔叶林树种演替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997.
Soil water repellency may be characterized in terms of the delayed infiltration time of a water droplet resting on the soil surface, which is, water drop penetration time (WDPT), or repellency persistence. Such repellency persistence varies nonlinearly with soil water content (θg), although no models have been proposed to reproduce the variation of WDPT with θg in soils. Dynamic factor analysis (DFA) is used to identify two common patterns of unexplained variability in a scattered dataset of WDPT versus θg measurements. A four‐parameter lognormal distribution was fitted to both common patterns obtained by DFA, and these were combined additively in a weighted multiple linear bimodal model. We show how such an empirical model is capable of reproducing a large variety of WDPT versus θg curve shapes (N = 80) both within a wide range of measured WDPTs (0–17 000 s) and for samples with organic matter content ranging from 21·7 to 80·6 g (100 g)?1.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8.
999.
四川盆地干旱灾害统计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四川盆地1980—2009年17市103个县(市)实测逐日降水资料,按照四川省气象局制定的四川盆地的干旱地方标准DB51/T581—2007,对四川盆地近30年干旱灾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夏旱出现的频率最高,夏旱的高发区集中在盆地西北部的成都、德阳和绵阳,伏旱的发生频率最低,强度最强。春、夏、伏旱的空间分布高发区依次从盆地西北部向东南转移。干旱发生的频率整体呈增长趋势,且严重干旱发生频次增长明显,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增幅达到110.3%,21世纪00年代在90年代的基础上又递增20.0%,21世纪00年代发生的严重干旱频次为80年代的2.5倍。 相似文献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