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00篇 |
免费 | 535篇 |
国内免费 | 83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5篇 |
大气科学 | 400篇 |
地球物理 | 1553篇 |
地质学 | 1353篇 |
海洋学 | 934篇 |
天文学 | 1729篇 |
综合类 | 219篇 |
自然地理 | 4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95篇 |
2021年 | 121篇 |
2020年 | 136篇 |
2019年 | 167篇 |
2018年 | 135篇 |
2017年 | 144篇 |
2016年 | 159篇 |
2015年 | 184篇 |
2014年 | 190篇 |
2013年 | 268篇 |
2012年 | 178篇 |
2011年 | 231篇 |
2010年 | 226篇 |
2009年 | 415篇 |
2008年 | 426篇 |
2007年 | 453篇 |
2006年 | 473篇 |
2005年 | 363篇 |
2004年 | 330篇 |
2003年 | 333篇 |
2002年 | 262篇 |
2001年 | 215篇 |
2000年 | 265篇 |
1999年 | 242篇 |
1998年 | 216篇 |
1997年 | 107篇 |
1996年 | 84篇 |
1995年 | 106篇 |
1994年 | 73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7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岩浆是将地球内部物质传送到表层系统的主要载体,并造成显著的资源聚集和环境效应。岩浆动力学是研究岩浆的迁移、储存、演化、就位以及喷发过程,侧重物理机制。这些岩浆过程主要发生在岩浆通道系统中,包括岩浆储库和岩浆管道。本文对目前国际岩浆动力学领域一些热点和前沿进行了介绍,这包括从岩浆房到岩浆储库概念的转变、岩浆储库的生长和动力学演化过程、岩浆过程的时间尺度以及岩浆中晶体的生长。然后阐述了岩浆中挥发分的种类和溶解度、获取天然岩浆挥发分含量的方法、一些典型镁铁质岩浆中的挥发分含量、岩浆去气的化学和物理机制,并简要梳理了热液金属矿床的形成过程和岩浆挥发分进入地表圈层系统引发的环境气候效应。最后列举了一些岩浆动力学有关的重要科学问题并建议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2.
半干旱沙地-草甸区水面蒸发模拟及其影响因子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半干旱沙地—草甸区的水面蒸发过程及其影响因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水面蒸发的众多影响因子进行逐步筛选,找出显著影响因子,建立水面蒸发与其显著影响因子间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并模拟计算了彭曼蒸发公式、道尔顿水汽运输理论蒸发公式中的风函数,比较分析了彭曼模型、变异道尔顿模型、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计算的水面蒸发量。结果表明:彭曼模型、变异道尔顿模型和最终建立的多元非线性逐步回归模型所得结果十分接近,与实测水面蒸发量的趋势也很一致;除变异道尔顿模型稳定性稍差外,其余两者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多元非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可以找到水面蒸发的显著影响因子,剔除掉不显著影响因子,避免因子相关造成的影响,使所建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其决定系数达到了0.773,预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3.
湿斜压大气中暴雨中尺度系统发展的一种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暴雨中尺度系统发生时的大气运动特征,在绝热、无摩擦条件下,从湿斜压原始方程出发,考虑大气运动的涡度及散度演化不仅受动力场的制约,而且还受到热力场的约束,采用不同于传统研究涡度及散度方程的分析方法,导出了新形式的涡度及散度方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湿斜压大气中对流层中低层气流旋转与辐合持续增长的动力特征,初步揭示了湿斜压大气中暴雨中尺度系统发展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34.
臭氧和平流层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给定的南极春季臭氧洞(取自1979—1985年臭氧减少的观测结果)对二维平流层—对流层模式中温度和环流的影响。11月份,南极上空约17km处,温度最多可降低6℃。这种温度变化引起的平均经向环流对臭氧洞起填塞作用,不过,这种影响很小,每年仅产生14DU的变化。观测事实表明,近年来10月份,南半球波活动减弱。为此,我们作了南半球波作用全年都减少一半,并考虑了臭氧洞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臭氧柱在11月份76°S减少了44DU,在赤道却增加了12DU。 相似文献
35.
近10年来,"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实验室"在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尤其在特提斯演化和青藏高原生长方面取得若干进展,包括(1)"青藏高原——造山的高原"理念的提出;(2)青藏高原特提斯体制和构造格架的再造;(3)新特提斯蛇绿岩中原位金刚石和深地幔矿物群的重大发现;(4)新特提斯洋盆俯冲新机制的揭示;(5)印度/亚洲碰撞的早期岩浆和喜马拉雅折返中的作用;(6)喜马拉雅三维碰撞造山机制和折返全过程的初步建立;(7)青藏高原东南缘物质逃逸的新机制——"弯曲与地壳解耦"的提出;(8)青藏高原俯冲型、碰撞型及陆内型片麻岩穹窿;(9)青藏高原东缘汶川强震的构造背景和强震机制;(10)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成矿模式;(11)印度/亚洲碰撞过程的数值模拟。综述和集成上述成果是为了与同行们交流磋商,进一步共同发展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理论,向国际地学前沿的冲刺。 相似文献
36.
Full-rangenonlinearanalysisoffatiguebehaviorsofreinforcedconcretestructuresbyfiniteelementmethod¥SongYupu;ZhaoShunbo;WangRuim... 相似文献
37.
海洋石油管道单点提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管道微单元体平衡建立了海管单点提升的非线性力学模型的控制微分方程组 ,使用变弧长的无量纲代换将动边界问题化为固定边界的两点边值问题 ,利用Maple环境下编制的两点边值问题的打靶法程序得到了该问题在各个提升阶段的数值解答和在单点提升过程中管道的极限弯矩约为 0 .71q1 3(EI) 2 3。 相似文献
38.
39.
提出一种新的数值解与解析解耦合的理论和计算方法,研究土-结构相互作用(SSI)体系的地震动力响应。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OpenSees模拟复杂结构的非线性行为,用等效线弹性频域内解析解模拟地基土的行为,使用时域离散递归方法将频域内的解析解转化到时域内,再通过子结构边界上力和位移的协调条件来求解。二者之间的耦合和实时数据交流通过CS集成方法来实现。以一个单自由度算例和一个实际工程为例,验证此方法的精度、稳定性和工程实用性,对比在考虑和不考虑SSI体系情况下结构动力响应的区别。本文所提的耦合SSI计算方法和部分研究成果可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James Etherington Witold Maciejewski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2006,367(3):1003-1010
If supermassive black holes in centres of galaxies form by merging of black hole remnants of massive Population III stars, then there should be a few black holes of mass one or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central ones, orbiting around the centre of a typical galaxy. These black holes constitute a weak perturbation in the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which can generate wave phenomena in gas within a disc close to the centre of the galaxy. Here, we show that a single orbiting black hole generates a three-arm spiral pattern in the central gaseous disc. The density excess in the spiral arms in the disc reaches values of 3–12 per cent when the orbiting black hole is about 10 times less massive than the central black hole. Therefore, the observed density pattern in gas can be used as a signature in detecting the most massive orbiting black hol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