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79篇 |
免费 | 3312篇 |
国内免费 | 163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26篇 |
大气科学 | 883篇 |
地球物理 | 3479篇 |
地质学 | 5735篇 |
海洋学 | 1630篇 |
天文学 | 1609篇 |
综合类 | 580篇 |
自然地理 | 178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244篇 |
2023年 | 261篇 |
2022年 | 437篇 |
2021年 | 425篇 |
2020年 | 426篇 |
2019年 | 485篇 |
2018年 | 440篇 |
2017年 | 464篇 |
2016年 | 516篇 |
2015年 | 508篇 |
2014年 | 587篇 |
2013年 | 552篇 |
2012年 | 660篇 |
2011年 | 637篇 |
2010年 | 536篇 |
2009年 | 778篇 |
2008年 | 733篇 |
2007年 | 759篇 |
2006年 | 746篇 |
2005年 | 637篇 |
2004年 | 650篇 |
2003年 | 662篇 |
2002年 | 544篇 |
2001年 | 511篇 |
2000年 | 481篇 |
1999年 | 406篇 |
1998年 | 463篇 |
1997年 | 276篇 |
1996年 | 249篇 |
1995年 | 251篇 |
1994年 | 209篇 |
1993年 | 176篇 |
1992年 | 160篇 |
1991年 | 97篇 |
1990年 | 67篇 |
1989年 | 73篇 |
1988年 | 49篇 |
1987年 | 53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6篇 |
1977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54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辽宁省凤城市四道门沟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凤城市四道门沟铁矿床位于辽东铁、硼成矿带内。以下元古界辽河群变质岩系最为发育,褶皱构造是直接控制本区变质层控铁硼矿的重要控矿条件,其控制着矿体的产出空间位置,并控制着区内铁矿体的展布特征。该区的铁矿属于火山沉积变质-超变质热液迭生层控矿床,矿石自然类型为磁铁矿-透闪石型,局部有磁铁矿-蛇纹石型和磁铁矿-硼镁铁矿型。 相似文献
52.
矢量河网数据渐进式传输是制图综合的逆过程,从几何特征出发化简曲线的方法忽略了曲线的形态特征。鉴于此,以曲线轴线为基准,基于曲线弯曲层次化提取河流曲线数据,并将提取的曲线数据分层组织,构建结合目标层和几何细节层的河网多尺度表达模型。基于该模型开发了矢量河网数据的渐进式传输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3.
Google地图应用之广东省地区JOPENS地震速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oogle公司提供的电子地图服务,以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作为系统设计架构,监听JOPENS实时系统发送的地震触发消息,访问JOPENS数据库,根据广东省地区的监测要求,制定检索、筛选策略,获取地震详细信息,显示在浏览器网页上.采用Google地图的JOPENS地震速报系统可以使地震信息发布的显示内容... 相似文献
54.
交城水峪贯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三大岩类齐全,岩浆岩类发育,岩层露头特征明显,并伴有煤、铁等矿产分布。区内主要发育NNW、NNE、SN向构造体系,从构造、地貌、地层及岩浆岩等因素分析,本区域经历了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对其影响最大的为燕山运动。在早燕山期构造运动中近EW向的主应力作用下形成了本区域古洞道向斜、鲁沿向斜、山前大断裂等构造及狐偃山六大岩浆岩体,后期受应力转变造成本区域X型剪节理发育及构造扭曲等现象。形成了本区域现代地质构造及地貌轮廓。 相似文献
55.
56.
木里煤田聚乎更矿区是全球陆上中纬度、高海拔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地,也是当前青藏高原地质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依据近年来的煤炭地质勘查资料,对聚乎更矿区的构造轮廓、含煤地层、沉积相和聚煤作用进行深入分析.认为聚乎更矿区位于祁连坳褶带西段,受大通山北缘和托莱山南缘对冲断裂组的制约,构造线总体方向为北西一南东向,构造轮廓表现为南北2个向斜,其中北向斜的煤炭赋存条件优于南向斜。聚乎更矿区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木里组和江仓纽。主要可采煤层赋存于木里组上段,聚煤作用主要发生于木里组沉积期的辫状河淤浅之后发育的泥炭沼泽和湖泊、水下三角洲淤浅而发育的泥炭沼泽。 相似文献
57.
In this study, a novel and enhanced soil–structure model is developed adopting the direct analysis method using FLAC 2D software to simulate the complex dynamic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and treat the behaviour of both soil and structure with equal rigour simultaneously. To have a better judgment on the inelastic structural response, three types of mid-rise moment resisting building frames, including 5, 10, and 15 storey buildings are select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ree soil types with the shear wave velocities less than 600 m/s, representing soil classes Ce, De and Ee, according to Australian Standards. The above mentioned frames have been analysed under two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i) fixed-base (no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and (ii) flexible-base (considering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es in terms of structural displacements and drifts for the above mentioned boundary conditions have been compared and discussed. It is concluded that considering dynamic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effects in seismic design of moment resisting building frames resting on soil classes De and Ee is essential. 相似文献
58.
以苏里格气田东部盒8段典型的致密砂岩气藏为例,运用核磁共振、恒速压汞、铸体薄片、物性、X-衍射等实验资料,探讨了影响可动流体赋存差异的微观地质 因素。结果表明,盒8段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低,T2谱分布均为左高峰右低峰的双峰态;黏土矿物的充填与孔隙类型是孔隙结构复杂的重要因素,孔隙结构是影响可动流体赋存特征的关键;面孔率、喉道 半径、孔喉半径比是影响可动流体饱和度的主要因素,有效孔隙体积、分选系数对可动流体饱和度影响明显,储层物性、黏土矿物、有效喉道体积、孔隙半径对可动流体饱和度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59.
60.
基性麻粒岩产于大陆地壳深部,它的研究可以为大陆岩石圈的性质、组成、演化和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重要信息。南天山库米什榆树沟地区发育总厚达1000多米的基性麻粒岩构造岩片,走向南东,朝北东推覆。剖面上和石炭纪蛇绿混杂岩共存,并发生了石榴子石的旋转变形和强烈的石英-长石矿物相韧性变形。然而它们的变形条件至今尚未被研究。本文运用透射电镜(TEM)超微组构技术对榆树沟基性麻粒岩中石英和石榴子石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石英中存在着丰富的超显微变形构造,自由位错、亚颗粒和位错网非常发育,这表明研究区基性麻粒岩在折返抬升过程中曾遭受过较强的石英-长石相韧性变形作用;石榴子石中的超微变形构造则极为少见,只在其中发现几根自由位错,并在其颗粒边缘发现少量亚颗粒构造,说明该矿物主体属于脆性变形。这两种矿物变形性质的差异,反映了石榴子石的晶体结构在该条件下比石英更稳定,而且说明石榴子石的变质温度没有超过900℃,也就是说,本区麻粒岩的变质作用并非发生在极高温度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