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7篇 |
免费 | 73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篇 |
大气科学 | 17篇 |
地球物理 | 154篇 |
地质学 | 21篇 |
海洋学 | 6篇 |
综合类 | 20篇 |
自然地理 | 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1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6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使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川西地区1992~2002年的13367个小震进行重新定位, 初步分析了地震活动性与地表活动构造的关系及其揭示的构造信息. 重新定位后,地震活动沿活动断裂成线(带)状分布现象非常突出,呈现出与地表活动构造的密切关系:结构简单的单一走滑断层具有上宽下陡的花状结构特征,拉分盆地与逆断裂具有线性而发散的分布式结构特征,逆断裂之下还存在缺震层. 此外,沿活动断裂带地震活动还具有空间分段性,揭示出局部地段存在着隐伏活动断裂和可圈定为地震危险区的地震空区. 震源深度分布显示,川西高原在15~20km的深度范围内普遍存在厚度约5km的缺震层,以高温高压实验结果为基础,通过计算川西地区地壳强度表明,大约14~19km的深度范围花岗岩处于塑性流变状态,说明缺震层的出现具有地壳物质塑性变形基础. 相似文献
62.
2015年8月12日发生在天津滨海新区的化学品爆炸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基于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数字化连续地震波形资料, 对爆炸发生过程的精细分析是深入调查爆炸事故发生原因、 快速估计事故所造成灾害与损失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首先利用震相到时和质点运动轨迹信息对记录波形中能量较强的震相性质进行分析, 再通过模板匹配算法检测爆炸过程中是否存在两次大爆炸以外的小爆炸事件, 并对检测方法的效能进行检验, 最后依据波形互相关得到的震相到时差估计两次较大爆炸的相对位置。 计算结果显示区域台网记录波形中能量最大的体波震相可能为沿沉积层顶部传播的Pg震相, 垂直向能量最强的面波震相为Rg震相, 而能量较弱的初至震相可能为结晶基底首波; 爆炸过程中除了两次能量较大的爆炸以外还能检测到两次较小的爆炸事件, 其当量相当于约ML0.5的地震; 基于两次大爆炸Pg震相相对到时信息得到第二次大爆炸发生在第一次大爆炸的北西侧, 两次爆炸位置距离约50~55 m。 本文研究结果为爆炸事故的调查分析提供了地震学依据。 相似文献
63.
2022年6月1日17时00分08秒(北京时间)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MS6.1地震,此次地震是继2008年汶川MS8.0、2013年芦山MS7.0地震后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又一显著地震,与后者在空间上仅相距9 km.为揭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特征及其与2013年芦山MS7.0地震的关系,进而理解龙门山断裂带强震孕育动力学过程与地震危险性,本文采用CAP全波形反演方法计算了芦山MS6.1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利用多阶段定位法对2013年芦山MS7.0地震以来余震区地震进行了精确定位,并基于库仑应力讨论两次地震的应力触发关系.结果显示,芦山MS6.1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为:节面Ⅰ的走向、倾角和滑动角分别为221°、40°和105°;节面Ⅱ的参数为22°、52°和78°,矩心深度14 km,震源机制断层面解呈现一组与龙门山断裂带性质接近的节面.反演给出的P轴方位角为120°,倾角为6°,反映了此次地震主要受NWW-SEE向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与龙门山断裂带南段背景构造应力场一致.地震精定位结果显示芦山MS6.1地震序列发生在2013年芦山MS7.0地震发震断层北西侧的一条倾向南东的反冲断层上,据此可判断震源机制解的节面Ⅱ为发震断层面.在此基础上,通过指定发震与接收断层,计算获得2013年芦山MS7.0地震对此次MS6.1地震所在断层的最大库仑应力加载值可达1.5 MPa,说明前者对后者有显著的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64.
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地区的造转换及其动力学机制研究一直是地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利用双差定位法获取研究区域2008—2017年间6013次地震事件的精确定位数据;整理筛选前人震源机制解36个,并采用P/S波振幅比方法计算获得221个以及CAP方法获得25个震源机制解信息.选择野马河—大雪山断裂作为研究区构造转换研究的突破口,综合小震定位数据与震源机制解信息,并开展野外地质调查进行验证,清晰刻画出该断裂的深部构造形态以及现今的运动特征:由阿尔金断裂带向祁连山方向过渡,断层产状由近直立逐渐转变为倾向南,倾角变缓,震源机制解由走滑性质为主转变为逆冲性质为主,是一个连续渐变的过程,为研究区的构造转换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65.
ABSTRACT The Dhidhessa River Basin (DRB), in the Abbay River Basin in Ethiopia, is undergoing large-scale dam construction for sugarcane irrigation. We focused on the dynamics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settlement, relocation and water resource development in the DRB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data. Two major migration waves were observed in the basin: the first in 1984–1986 during a severe drought and the second during 2005–2017. Most rural migrants were “pulled” by government initiative in the period 1984–2017, while a few migrated of their own accord due to famine. We found that the first migration wave from eastern Ethiopia (Harar) to DRB was due to scarcity of water, land and rainfall and the migration positively affected migrant livelihoods. In the second phase, dam construction displaced settled farmers and migrants, adversely affecting their livelihoods. Analysis is needed that considers the wellbeing of the displaced agrarian society and the migrant population in the dam-affected area. 相似文献
66.
We relocated M8.0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2706 aftershocks with M⩾2.0 using double-difference algorithm and obtained relocations of 2553 events.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lateral variation
in crustal and upper mantle velocity structure, we used different velocity models for the east and west side of Longmenshan
fault zone. In the relocation process, we added seismic data from portable seismic stations close to the shocks to constrain
focal depths. The precisions in E-W, N-S, and U-D directions after relocation are 0.6, 0.7, and 2.5 km respectively. The relo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ftershock epi-centers of Wenchuan earthquake were distributed in NE-SW direction, with a total length
of about 330 km. The aftershocks were concentrated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central fault of Longmenshan fault zone, excluding
those on the north of Qingchuan, which obviously deviated from the surface fault and passed through Pingwu-Qingchuan fault
in the north. The dominant focal depths of the aftershocks are between 5 and 20 km, the average depth is 13.3 km, and the
depth of the relocated main shock is 16.0 km. The depth profile reveals that focal depth distribution in some of the areas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angle westward dipping. The rupture mode of the main shock features reverse faulting in the south,
with a large strike-slip component in the north.
Supported by the Basic Research Project of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Grant No. DQJB08Z03) 相似文献
67.
为了更好地实现移民搬迁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共享,本文将GIS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有效地结合起来,建立了基于GIS的移民搬迁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移民人员管理、建设项目管理、资金管理、三维显示分析、电子档案管理、领导查询,以及统计分析等功能,较大地提高了移民工作效率和移民精准度。 相似文献
68.
利用hypo2000和hypoDD程序对滇东南弧形构造带1990—2011年间的小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和精定位;精定位后水平误差≤1.4km,垂直误差≤1.9km。在此基础上,根据P珔波和S珔波最大振幅比法,得到区内2007—2012年间148个小震的震源机制解。研究表明,正-走滑滑动性质的节面数几乎为逆-走滑的2倍,显示该区现今构造活动以正-走滑性质为主。根据精定位后的小震震源深度剖面特征,曲江断裂、石屏-建水断裂倾向SW,红河断裂倾向NE,与该地区地壳速度结构剖面所反映的断裂几何学特征一致。在大陆动力学背景上,苏门答腊-缅甸海沟的回拉效应影响边界可能已经沿NEE方向深入到曲江断裂和石屏-建水断裂,而川滇块体SSE向的推挤作用在滇东南弧形构造带可能已居于次要地位,与SSE-NNW向的挤压作用相比,SWW-NEE向的拉张效应在滇东南现今构造活动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这样的构造动力学背景与小震震源参数的总体特征所反映的构造力学环境也是一致的,滇东南弧形构造带可能是一个正在形成的张-剪性构造区。 相似文献
69.
2013年10月1日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发生M3.2级地震,之后发生了一系列震群活动。截至2016年5月,山东台网已经记录到了1万多次余震,其中3级以上地震9次,4级以上地震3次。频繁的地震构造活动引起了乳山市及周边地区强烈震感。为研究乳山震群的发震机理,本文利用山东台网数字化地震波资料和新建的乳山台阵资料,通过双差精定位方法重新确定了震中位置。研究结果表明:余震序列呈现出NW向的条带分布;采用CAP方法(Cut and Paste)反演震群中9次3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几次较大地震的震源深度平均约为5km,与台网编目定位的结果基本相同。从得到的精定位结果并结合震源机制解的结果来看,震群的走向是NW向,倾角是NE向,与最近的乳山断裂有一定距离。由此推断该区域可能是乳山断裂的分支,或者有一条或多条隐伏断裂。 相似文献
70.
利用2016-2018年库尔勒气象站迁站前后基本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年、月值均是新站低于旧站,年值分别低2.1℃和4.1℃,年平均最高气温持平;春季气温差值变化相对较小,夏、秋、冬季气温差值变化相对偏大。(2)各月相对湿度新站大于旧站,各季相对湿度差值夏季最大,年平均相对湿度新站比旧站高11%。(3)平均气压新站高于旧站,年平均气压差值为3.2pha。各季差值冬季最大,(4)平均风速新站比旧站偏大0.1m/s,春季、夏季风速大于其他季节;最大风速新站比旧站偏大1.3-6.2m/s;主导风向由ENE转为E。(5)年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湿度和年平均气压,迁站前后资料有显著差异,年平均最高气温、平均风速无显著差异。(6)测站周围环境、海拔高度、下垫面、地形等因素是造成新旧站气象要素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