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3篇
  免费   520篇
  国内免费   1725篇
测绘学   27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313篇
地质学   3706篇
海洋学   209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02篇
自然地理   13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70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03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塔里木盆地碎屑锆石年龄分布对前寒武纪基底的指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方法研究塔里木盆地前寒武纪基底与超大陆的关系, 对盆地内部不同地区井下11个碎屑岩样品进行锆石年代学分析。塔里木盆地南部与北部分别检测到早元古代、中元古代产生的物源, 结合周边造山带测年资料分析佐证了早中元古代塔里木南北块体演化有差异, 北部大量的中元古代早期年代数据可能预示塔北微块体存在与Columbia超大陆裂解时间相近的构造-热事件。南北塔里木在新元古代早期才发生碰撞拼合形成统一的基底与演化进程, 所有样品都检测到南华纪年龄数据证实塔里木板块及其周缘在此期发生大规模裂解事件, 南华纪大规模火成岩活动形成了盆地显生宙碎屑岩最主要的蚀源, 塔里木板块存在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时间相当的构造-热事件。碎屑锆石测年资料为研究塔里木板块与超大陆的关系提供了来自盆地内部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2.
新疆西准噶尔拉巴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西准噶尔玛依勒地区的拉巴岩体侵入于下石炭统包古图组中,由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岩组成,以花岗岩为主。其中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属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为偏铝质至过铝质岩石,并具有轻稀土-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Nb-Ta-Ti等高场强元素亏损的地球化学特征。该岩体两个代表样品的锆石La-ICP-MS法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87±5Ma和295.1±2.3Ma,表明岩体的结晶年龄为早二叠世,与西准噶尔地区后碰撞花岗岩的时代(年龄峰值310~295Ma)相近。综合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地质特征,认为拉巴花岗岩体为准噶尔地区后碰撞阶段伸展期的岩浆活动产物。  相似文献   
993.
位于甘肃北山南带的西涧泉子花岗岩体锆石的LA-ICP-MS年龄为266.1±2.2Ma、其Hf同位素的模式年龄为746~871Ma,εHf(t)=+1.3~+4.7,平均+2.7。西涧泉子花岗岩体以二长花岗岩为主,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74.33%~76.67%)和Na2O+K2O含量(9.26%~9.57%),NK/A=0.9~1.08,富钾(Na2O/K2O1),属碱性系列;球粒陨石标准化分配模式图整体呈V字型,具相对平缓的富集轻稀土元素稀土配分模式,重稀土元素分馏不明显且相对亏损,Eu具有明显的负异常,δEu=0.10~0.16。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亏损Nb、Ba、Sr、Ti,富集Rb、Th、K。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西涧泉子富碱高钾花岗岩体受音凹峡二叠纪裂谷带的影响强烈,为壳幔混合成因,是后碰撞环境裂谷作用阶段的产物,进而确定该地区在中二叠世进入裂谷作用阶段。  相似文献   
994.
段亮 《地质通报》2010,29(1):70-78
对喜马拉雅前陆盆地和孟加拉海扇中各地层的碎屑白云母40Ar/39Ar资料的系统分析揭示了喜马拉雅造山带自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开始造山以来的整个剥落历史: 剥落速率开始较为稳定,然后开始上升,在22Ma左右达到峰值,为4~5mm/a,随后急剧下降,最终以2mm/a的速率保持平稳。喜马拉雅造山带与青藏高原周缘剥落历史的对比约束了印度-欧亚板块碰撞造成青藏高原东缘和北缘的不同反应方式。即开始时的挤压主要被青藏高原北缘的大规模左旋走滑吸收, 到30Ma左右,喜马拉雅造山带冷却、剥落速率显著增强,北缘左旋走滑造成的柴达木地块的向东运动被华北板块阻挡而停滞,因此在北缘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冷却和抬升剥落事件。至18Ma左右,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冷却、剥落速率继续增高并维持在较高水平,而该时间段内无论是北缘还是东缘,均未发生显著的抬升剥落事件,因此青藏高原的整体隆升和地壳增厚可能发生在此期间。中新世末—上新世初开始至今,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发生了一些显著的抬升剥落事件,导致了大量的山崩和河流侵蚀,即此时来自喜马拉雅的挤压主要被青藏高原向东方向的地壳逃逸所吸收。  相似文献   
995.
野外调研和室内综合分析表明,出露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都兰可可沙地区的加里东期石英闪长岩体包括4种岩石类型:①灰—深灰色中粒石英闪长岩;②灰色中粒片麻状石英闪长岩;③灰色中粗粒角闪石英闪长岩;④浅肉红色中细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用LA-ICP-MS法进行了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测定,样品11013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515.2Ma±4.4Ma(MSWD=2.5),限定该石英闪长岩体的形成时代为中寒武世,表明东昆仑造山带加里东早期存在一期岩浆活动事件。  相似文献   
996.
辽西早白垩世火山岩喷发期次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西彰武—黑山地区位于阜新—义县盆地以东,除第四系表土大面积覆盖外,露头区内最常见的就是火山岩系。而火山岩层位、喷发期次和时代的确定对辽西化石层、找煤、构造及沉积演化的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次工作是在系统收集了辽西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年龄的基础上,对阜新—义县盆地和彰武—黑山地区采集的11件火山岩样品进行了SHRIMP U-Pb同位素分析;系统收集了辽西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年龄,结合新测得的数据提出辽西地区的白垩世的火山活动分五次,活动时间分别为132±1Ma、126±1Ma、122±2Ma、115±2Ma和100±5Ma。基于统计学结果认为引起辽西地区乃至东北地区地壳减薄的起止年龄为132±1Ma至115±2Ma。  相似文献   
997.
The laminated lacustrine sediments deposited in the last glacial Lake Lisan represent annual deposits of primary aragonite and silty detritus that reflect the annual supply of bicarbonate‐bearing freshwater to the lake. A varve‐counting curve was constructed for the time interval of ca. 17.4–22 cal. ka BP based on aragonite U/Th, and atmospheric radiocarbon ages of organic debris recovered from the studied section. Radiocarbon in the primary (evaporitic) aragonite comprises both atmospheric and old carbon (reflecting the reservoir age). The aragonite reservoir ages were determined by comparing the aragonite radiocarbon dates to the varve counting curve, and are found to lie in the range 1900–600 a and display a continuous decline. This opens the possibility for high (annual) resolution monitoring of the reservoir age, similar in quality to tree ring counting, during the upper part of Marine Isotope Stage (MIS) 2. Our work also demonstrates that a ‘uniform’ reservoir age correction is inappropriate when determining the chronology of short‐term climate events in lacustrine environments.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8.
吴元保 DELOULE  E 《地质论评》2001,47(3):239-244
本文对北大别西部的湖北英山万家老屋、罗田七道河尹家店和安徽金寨丁埠乡李集3个片麻岩样品中锆石进行了BSE显微结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锆石进行了离子探针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北大别存在两种类型的片麻岩,它们的原岩分别形成于晋宁期和燕山期,其中英山万家老屋片麻岩的形成年龄为794Ma,后期地质事件对其锆石U-Pb年龄造成的影响较小;七道河尹家店片麻岩的形成年龄为730Ma,并可能受到燕山期岩浆事件的影响,得到了140Ma左右的变质年龄;丁埠乡李集片麻岩的形成年龄为140Ma。结合已有的年代学结果,北大别地体广泛存在晋宁期的岩浆事件,表明其可能为扬子板块的北缘。  相似文献   
999.
研究了鸡西,龙爪沟两群生物组合序列,重新划分了两群(组)的时代,并对两群对比关系提出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00.
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苍山变质带内发育两类正变质基性岩:一类为形成于富集型MORB构造环境的变拉斑玄武岩,另一类为形成于板内构造环境的变碱性玄武质岩墙,Sm-Nd同位素体系研究表明,变拉斑玄武岩形成于晚古元古代至中元古代(2.0-1.4G a );变碱性玄武质岩墙形成于中新元古代(1.3-0.8Ga),已发表的Sm-Nd等时线年龄(2408Ma)其Sm/Nd比植变化很小,故没有实际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