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7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425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368篇
地质学   1180篇
海洋学   10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26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The 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 Expedition 350 drilled between two Izu rear‐arc seamount chains at Site U1437 and recovered the first complete succession of rear‐arc rocks. The drilling reached 1806.5 m below seafloor. In situ hyaloclastites, which had erupted before the rear‐arc seamounts came into existence at this site, were recovered in the deepest part of the hole (~15–16 Ma). Here it is found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oldest rocks recovered does not have rear‐arc seamount chain geochemical signatures, but instead shows affinities with volcanic front or some of the extensional zone basalts between the present volcanic front and the rear‐arc seamount chains. It is suggested that following the opening of the Shikoku back‐arc Basin, Site U1437 was a volcanic front or a rifting zone just behind the volcanic front, and was followed at ~ 9 Ma by the start of rear‐arc seamount chains volcanism. This geochemical change records variations in the subduction components with time, which might have followed eastward moving of hot fingers in the mantle wedge and deepening of the subducting slab below Site U1437 after the cessation of Shikoku back‐arc Basin opening.  相似文献   
252.
结合遥感数据与地统计学方法的海岸线超分辨率制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旸 《遥感学报》2010,14(1):157-172
使用黄河三角洲海岸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基于研究区域低分辨率6波段的海陆类型软分类结果及其变差函数,以高分辨率8波段的指示变差函数为精细尺度先验信息模型,采用数据探索性分析、协同指示克里格和序贯指示协同模拟技术,生成海陆类型发生概率模拟图像,通过等值线法提取海岸线空间分布特征。实验表明,基于地统计学方法的超分辨率制图技术在低分辨率遥感数据中融合高分辨率空间结构先验模型,可以较好表达精细尺度上的海岸线空间分布特征,同时保持原始数据的海陆类型组分信息及其空间结构特征。地统计学方法集成多尺度乃至多源空间信息的潜力通过海岸线超分辨率制图形式得到展示。  相似文献   
253.
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精细油藏描述中地质建模的意义和现状入手,介绍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研究现状及其与传统地质建模方法的差 异。以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蒸汽驱试验区为例,分析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中建模的基础、训练图像的建立、多点地质统计学 建模与传统地质建模相比所具有的优势等内容。指出多点地质统计学在井间预测方面具有明显优于其他传统建模方法的特 点。在文献调研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探讨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未来多点 地质统计学建模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多信息综合地质成因分析基础上的训练图像获取、多点地质统计学算法进行改进和完善 和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应用领域的扩大等。  相似文献   
254.
日本海沟俯冲带热结构与深源地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有限差分方法,计算了全地幔对流模式和双层地幔对流模式下日本海沟俯冲带热结构、浮力及P波速度异常分布,基于亚稳态橄榄石相变模型推测亚稳态橄榄石的存在范围,同时分析了热传导系数、热膨胀系数和热源对俯冲带热结构的影响,以及俯冲带所受浮力与俯冲带形态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层地幔对流模式下模拟的P波速度异常分布与层析成像结果更为相符,也与深源地震的分布有较好的相关性.板块内部亚稳态橄榄石的存在范围随热传导系数和热膨胀系数的减小而增大,同时忽略相变潜热和剪切生热的影响也会造成模型所预测的亚稳态橄榄石范围偏大.俯冲带所受负浮力在400 km深度附近达到最大值,亚稳态橄榄石的存在使负浮力逐渐减小,甚至在板块内部产生正浮力,不利于俯冲带穿透660 km相变界面.  相似文献   
255.
杭州湾庵东浅滩沉积物中发现有多种造迹生物,主要有蝼蛄、泥甲虫、宁波泥蟹、珠带拟蟹守螺、泥螺、弹涂鱼、蚂蚁和鸟类等,营造的生物遗迹主要为觅食迹、居住迹和爬行迹(爬迹、拖迹和鸟足迹)等。分析表明,浅滩不同亚环境的造迹生物及其遗迹的主要类型和分布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1)在潮上带植被茂密的草滩环境中,以层面上的生物觅食迹、居住迹和鸟足迹为主,造迹生物主要有蝼蛄、泥甲虫、蚂蚁和鸟类等,其中以蝼蛄的潜穴最为丰富。(2)在高潮滩的积水泥沼环境中,有大量近海喜盐植物,生物遗迹主要有宁波泥蟹的“J”形、“W”形和“Y”形潜穴、弹涂鱼的羽状爬迹、珠带拟蟹守螺在层面上营造的弧形、圆圈状的觅食迹和“C”形的条带状生殖迹。(3)在中、低潮间带的粉砂质环境中,以层面上珠带拟蟹守螺不规则的觅食迹为主。生物遗迹的分布与浅滩沉积底质沉积物粒度与含水量等特征密切相关。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杭州湾浅滩沉积的新遗迹学研究,而且对古代潮汐沉积及其环境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56.
为了深入认识珠江现代入海物质在粤西陆架随海流迁移扩散的路径和沉积中心,利用Gao-Collins方法分析了粤西-琼东北近海1 515个站位的粒径趋势,并用210Pb法测定了8支柱样的现代沉积速率。结果表明,在粤西沿岸流和南海暖流这两个相向海流的共同作用下,珠江口外珠江来源的泥质沉积物的主体被限制在-50 m等深线以浅的内陆架。现代珠江入海物质能维持粤西陆架泥质沉积区0.1 cm/a左右的现代沉积速率。在川山群岛至海陵岛一带和琼州海峡东侧泥质区,分别受岛屿阻挡和逆时针中尺度涡旋的影响,形成了现代沉积中心。在沉积物不同粒级的来源和搬运方式存在差异的地方,粒径趋势分析结果可能主要反映的是粗颗粒沉积物的运移趋势,而非细颗粒沉积物的运移方向。  相似文献   
257.
孙俊  潘玉君  汤茂林  杜莹 《地理研究》2014,33(8):1557-1568
基于编史学视角对国外地理学史著作的中国部分以及中国地理学史著作的考察,重点论述了实证主义和思想史两类编史方法论特征。考察表明:国外实证主义地理学史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核心,是一种普遍主义和进步主义的叙事模式,这种模式里并不存在实质性的中国古代地理学,而中国近代地理学则是欧美地理学的移植。在后历史的立场上,对地理学应作宽泛的理解,实证主义地理学史是建构的历史,中国学者遵循实证主义方法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建构了中国地理学理性的一面。中国地理学史人文的方面是通过思想史方法论建构起来的,这种方法通过中国古代原有文化体系、观念、概念、材料来认识地理学的发展史,首要的意义是与实证主义建构相反的还原。基于思想史方法论的中国近代地理学史研究表明,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形成首要的并不是西方地理学的移植,而是自主地基于中国古代传统的学术重构,反映的是中西学术的双向互动,并不是西方地理学的单向传播。  相似文献   
258.
苏鲁造山带浅变质岩的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带内部及其北缘,出露仅经过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浅变质岩系。通过对该浅变质岩的区域分布、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表明这些浅变质岩系与大别-苏鲁造山带大陆板块俯冲存在密切的成因关系,为扬子板块俯冲过程中被刮削下来的构造残片,构成大陆板块俯冲过程中形成的构造加积杂岩。在此基础上,厘定了苏鲁造山带的构造成因模型,并对苏鲁造山带的东延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59.
We present a preliminary estimation of tsunami hazard associated with the Makran subduction zone (MSZ) at the northwestern Indian Ocean. Makran is one of the two main tsunamigenic zones in the Indian Ocean, which has produced some tsunamis in the past. Northwestern Indian Ocean remains one of the least studied regions in the world in terms of tsunami hazard assessment. Hence, a scenario-based method is employed to provide an estimation of tsunami hazard in this region for the first time. The numerical modeling of tsunami is verified using historical observations of the 1945 Makran tsunami. Then, a number of tsunamis each resulting from a 1945-type earthquake (M w 8.1) and spaced evenly along the MSZ are simul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by moving a 1945-type earthquake along the MSZ, the southern coasts of Iran and Pakistan will experience the largest waves with heights of between 5 and 7 m, depending on the location of the source. The tsunami will reach a height of about 5 m and 2 m in northern coast of Oman and eastern coast of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60.
在新疆北部东准噶尔的扎河坝蛇绿混杂岩中发现的富铌玄武(安山)岩,其SiO2含量介于46.71%~57.65%,TiO2含量为1.00%~1.76%,与太古代绿岩带内富铌玄武(安山)岩相似,Na2O含量为3.86%~6.64%,P2O5为0.34%~0.82%,明显高于太古代绿岩带富铌玄武(安山)岩。扎河坝富铌玄武岩铌含量介于7.22×10-6~21.91×10-6之间,大于7×10-6,与典型的富铌玄武岩相同。该岩石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明显,其分布模式为无明显铕至弱负铕异常的右倾曲线。尽管铌的绝对含量较高,但由于钍和轻稀土元素更加富集,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扎河坝富铌玄武(安山)岩仍表现为铌的明显亏损,同时高场强元素Zr、Hf及Ti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亏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扎河坝蛇绿混杂岩内富铌玄武(安山)岩形成于古亚洲洋的洋内弧,它是被埃达克质岩浆交代的地幔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同时大洋沉积物及俯冲板块释放的流体对成岩作用也有一定的贡献。富铌玄武(安山)岩作为弧前增生楔定位在扎河坝蛇绿混杂岩体内,与早前报道的超高压变质岩共存表明,该蛇绿混杂岩体至少记录了两次性质不同的古亚洲洋洋壳俯冲,这更进一步证实新疆北部晚古生代新增陆壳是古亚洲洋多次俯冲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