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0篇
  免费   598篇
  国内免费   945篇
测绘学   255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722篇
地质学   2455篇
海洋学   425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40篇
自然地理   75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39篇
  2005年   185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1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运用烃类勘察地球化学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彬县大佛寺井田钻遇中休罗统煤层的耽钻孔,进行了垂向剖面多指标的综合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剖面中所有岩样中的烃类物质均为热解烃生成初期演化阶段的煤成烃产物,具明显的同一性;由煤层至地表黄土,所有岩样中的烃类呈明显的、规律性垂直向上运移。这证实地下煤层烃类在近地表具有很好的地球化学信息显示,利用勘察地球化学方法找煤/煤层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2.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的油气运聚分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是一个以白垩系沉积为主的陆相断陷区。采用条件分析法,对贝尔凹陷的油气运聚条件及其成藏的基本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贝尔凹陷在剖面上有3套成藏组合,其中中部成藏组合最佳;在平面上可分为5个运聚系统,其中以位于凹陷西北部的3个系统为最佳。该凹陷不同构造部位的运聚条件相差较大,生烃洼陷深部位的油气运移以砂岩储集层和断裂为主要输导通道,构造高部位的油气运移以断裂为主,而两者之间的油气输导则以不整合面和断裂为主。在油气运聚和成藏模式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贝尔凹陷油气运聚的有利条件主要包括生油凹陷有充足的油源、生油区内有继承性发育的圈闭构造以及各运聚要素间存在良好的时空配置关系3个方面。  相似文献   
83.
桩承载力时效对桩土相互作用及沉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郑刚  任彦华 《岩土力学》2003,24(1):65-69
对软土中两根47 m长灌注桩分别在成桩28 d和1 750 d后进行了承载力试验,其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达到30%左右。分析了单桩承载力随时间提高(称为时效)的机理,提出了单桩承载力时效对桩筏基础桩土相互作用影响的分析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4.
森林沼泽区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勘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金浚  丁汝福  陈伟民 《物探与化探》2003,27(6):431-434,448
通过景观调查和中大比例尺化探方法试验,对我国东北森林沼泽区景观地球化学特征、元素存在形式、迁移富集机制、影响因素、采样介质、采样粒度、采样方法等理论和方法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该类地区元素表生分散富集的某些地球化学规律和中大比例尺化探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呼和浩特市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对该区土壤次生环境进行了质量分区划分,探讨该区土壤环境地球化学元素迁移概略,提出了土壤环境地球化学治理的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86.
含水量很高的饱和软土在外荷载作用下沉降很大,小变形分析误差太大,必须通过大变形非线性固结计算来模拟。遗传算法是一种全局优化和搜索的仿生算法。近年来随着工程领域中复杂的大规模非线性系统的出现,遗传算法日益得到青睐,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中。本文对遗传算法做了改进,主要体现在杂交算子的选取和轮盘赌模型的模拟退火拉伸,并将其用于饱和软土的大变形固结分析,解决其中的关键参数识别问题。研究表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中国及邻区地震目录数据库的开发状况,从历史强震、近代强震及强震震源深度等几个方面,结合我国及邻区板块构造以及应力状态、壳幔结构的东西部差异对我国强震的空间格局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公元1900年以前我国华北地区的强震呈现出大梯形格局,而公元1900年之后我国强震则以西部的巨大扇形为主要特征,其中震源深度最深的区域分别位于大扇形的2个顶点处,即兴都库什-帕米尔以及缅印交界地区.就我国强震所特有的空间分布格局对我国强震的线性以及区域性迁移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其中线性迁移模式又可细分为前进跳跃式和钟摆式.对文中涉及的强震迁移机制分别利用断层破裂、弹簧-滑块、壳幔的结构性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等模型进行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88.
Individual based simulations of population dynamics require the availability of growth models with adequate complexity. For this purpose a simple-to-use model (non-linear multiple regression approach) is presented describing somatic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Daphnia as a function of time, temperature and food quantity. The model showed a good agreement with published observations of somatic growth (r2 = 0.954, n = 88) and egg production (r2 = 0.898, n = 35). Temperature is the main determinant of initial somatic growth and food concentration is the main determinant of maximal body length and clutch size. An individual based simulation wa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simultaneous effects of food and temperature on the population level. Evidently, both temperature and food supply affected the population growth rate but at food concentrations above approximately 0.4 mg Cl−1 Scenedesmus acutus temperature appeared as the main determinant of population growth.

Four simulation examples are given to show the wide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1)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opulation birth rate and somatic growth rate, (2) contribution of egg development time and delayed somatic growth to temperature-effects on population growth, (3) comparison of population birth rate in simulations with constant vs. decreasing size at maturity with declining food concentrations and (4) costs of diel vertical migration. Due to its plausible behaviour over a broad range of temperature (2–20 °C) and food conditions (0.1–4 mg Cl−1) the model can be used as a module for more detailed simulations of Daphnia population dynamics under realistic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89.
The effect of asymmetry and irregularity of the inputted seismic waves on the earthquake-induced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of the buildings on natural subsoil is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the earthquake damage phenomena, theoretical analyses, dynamic triaxial tests and shaking table tests. A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from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that, the asymmetrical and irregular character of the inputted seismic waves themselves may hav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of subsoil and buildings in some cases, and this is a necessary factor to be considered in reasonable evaluation for the differential settlement and other problems relating to the soil deformation due to earthquakes.  相似文献   
90.
变参考慢度Born近似傅氏偏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Born近似傅氏偏移方法对于剧烈横向变速介质不能精确成像的状况而提出了变参考慢度Born近似傅氏偏移,理论上解决了任意速度变化地质模型的偏移成像问题。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复杂地层的成像精度和波场延拓算子的稳定性,对散射波场的计算公式作了改进。将改进的方法运用于盐丘模型的正演和偏移试验,并与常规Born近似偏移方法相比较,可明显看出变参考慢度Born近似傅氏偏移方法在效果上要优于后者,其处理速度横向变化的能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