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1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664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163篇
地球物理   223篇
地质学   2077篇
海洋学   10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27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3 毫秒
931.
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东营凹陷胜北断层下降盘坨85块沙河街组沙三中亚段近岸水下扇沉积体为例,对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下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学进行了研究。经过分析认为,近岸水下扇沉积体系中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单元划分为准层序组、准层序、层组、层四级,并对准层序和层组的类型和对比方法进行了总结。将近岸水下扇积体系中的层组类型划分为Fu(Fineup)、Cu(Coareseup)和Hu(Homogenicup)三大类,准层序类型划分为Cu-Fu、Cu-Cu、Cu-Hu三大类,同时总结出了沿物源方向的相序递变和垂直物源方向的侵蚀切割对比2种准层序对比模式和侵蚀叠置、相变对比、薄砂层对比、相似渐变等4种层组对比模式。  相似文献   
932.
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开垦及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典友  潘根兴 《湿地科学》2009,7(2):187-190
概述了历史时期至今,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50 a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的开垦状况;总结了研究区湿地土壤及其开垦为农田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长江中下游地区湿地分布广, 存在着湿地开垦强度大、土壤碳密度较低和土壤有机碳损失严重等土壤碳库变化问题.与原湿地土壤相比,湿地被开垦为农田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上在降低,而且随着湿地开发利用年限的增加,其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的幅度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933.
Strong VHF radar echoes have been observed not only during summer months at polar latitudes (polar mesosphere summer echoes, PMSE) but also at middle latitudes (mesosphere summer echoes, MSE). These echoes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small ice particles, thus containing information about mesospheric temperature and water vapour content. But the (P)MSE also depend on the ionisation due to solar wave radiation and precipitating high energetic particles. Observations with VHF radars at Andenes (69.3°N; 16.0°E) since 1994 and at Kühlungsborn (54.6°N; 11.8°E) since 1998 are used for investigations of the solar and geomagnetic control of the (P)MSE as well as of possible long-term changes. The (P)MSE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olar Lyman α radiation and the geomagnetic activity and have slightly positive trends. Due to the limited measuring period, the significance levels of the detected (P)MSE trends are small. Positive trends in noctilucent clouds (NLC) and polar mesospheric clouds (PMC) are in general agreement with (P)MSE trends.  相似文献   
934.
8500 a BP以来长江中游平原地区古文化遗址分布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建立了8500 a BP以来长江中游平原地区,从新石器时期至明清时期7534个古文化遗址的GIS数据库,利用ArcGIS软件,从环境考古学的角度,对不同时期古文化遗址分布的地貌类型、海拔高程、坡度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时代的文化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别:1) 新石器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平原边缘的山前台地—岗地和高冲积平原等海拔高程适中的地区,海拔高程较低的平原中心区与海拔较高的山地则分布很少;2) 西周以后,文化遗址分布高程呈现下降趋势,从山前台地—岗地、高冲积平原向平缓的低冲积平原转移;秦汉至明清时期,文化遗址则主要分布在海拔高程更低、坡度平缓的低冲积平原和湖积—冲积平原;3) 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址空间分布模式,反映了不同生产力水平下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响应特点。  相似文献   
935.
水体石油类污染中红外波段吸收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5月21~26日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境内的双台子河和绕阳河,沿河流采集了水体样本28个,并且利用取自辽河油田的稠油和稀油标样,以及污水处理厂自然污水,进行水槽配比试验,获取不同油浓度水体样本9个;在此基础上,利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中的石油类污染浓度和其在3.04~.1μm(波数2 400~3 300 cm-1)波长范围内的透过率;采用朗伯-比尔(Lamber-Beer)定律,计算吸光度,分析有石油类污染水体在中红外波段3.0~4.1 μm(波数为2 400~3 300 cm-1)的吸收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水体石油类污染在中红外的吸收特征主要体现在3.3~3.7μm(2 700~3 000 cm-1)范围内,在3.0~3.3μm(2 400~2 700 cm-1)和3.7~4.1μm(3 000~3 300 cm-1)表现不明显;(2)在3.3~3.7μm(2 700~3 000 cm-1)范围内有两个吸收峰,较强的吸收峰约位于3.412 μm(2 925 cm-1)处,次强的吸收峰约位于3 502 nm(2 850 cm-1)处;(3)在3.3~3.7 μm(2 700~3 000 cm-1)范围内,随着波长变化,石油类物质吸收光谱曲线呈现规则的变化趋势,随着浓度的增加,吸收峰强度增强.本研究结果对于拓展中红外波段在探测水体油膜以及水环境和土壤石油类污染方面的应用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36.
In the present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depth of lithosphere brittle fracture,seismotectonics and geothermal anomalous active in Tibetan plateau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seismic dada from ISC and Chinese seismic net and geothermal data.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egion of anomalously geothermal activity almost coincides with that of the normal faulting type earthquake.The geothermal anomaly activity region coincides spatially with that of the events deeper than 60 km as well as.The norma...  相似文献   
937.
Whether benthic macroalga can be an important type of bio-precursor of source rocks is a contentious issue in source-rock studies, and has not been well understood. This paper represents a case study of Jurassic mudstone source rocks from the northern Qaidam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 in which the benthic macro red algae were recognized for the first time based on combined organic petrological and biomarker works. We found not only cystocarps in the algae, representative of rhodophyta, but also diahopanes, which are diagnostic biomarkers of such algae. Thus, as many reservoired oils in the northern Qaidam Basin contain abundant diahopanes, it may indicate that the red algae have contributed to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This was confirmed by integrated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analyses. Hence, this study provides new evidence for macroalga-generated hydrocarbons.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s. 40602014, 40872086, 40638042)  相似文献   
938.
为了更好地认识上扬子褶皱带和中扬子褶皱带走向差异的机制,我们对中、上扬子褶皱带过渡的关键地区重庆市万州和云阳两个地区的中、晚侏罗世砂岩进行了古地磁研究.逐步热退磁分离出两个组分,低温组分(LTC)在所有样品中均分离出来,为现代地磁场的重磁化;中侏罗世样品和万州地区的晚侏罗世样品分离出来的高温组分(HTC)也为现代地磁场的重磁化.云阳地区晚侏罗世样品分离出来的高温组分通过逐步展平褶皱检验显示:在褶皱展平至33.8%时,精度参数达到最大,相应的古地磁方向为D=19.1°,I=48.9°(α95= 6.3°),古地磁极为73.5°N,198.2°E(dp=5.5°, dm=8.3°),与白垩纪参考古地磁极对比,此高温组分揭示云阳地区在褶皱变形的后期经历了7.7°±6.1°的顺时针旋转.结合前人的数据,我们认为中扬子褶皱带普遍存在弯山构造(orocline),这可能与华北板块向华南板块的挤入作用有关;但是中、上扬子褶皱带过渡地区的弧形弯曲总体上不是由弯山构造形成的,很可能是在太平洋板块向北西方向俯冲的宏观板块构造背景下的应变分异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939.
基于南北地震带北段94个固定地震台站2013年1-9月的连续波形资料,利用背景噪声方法和层析成像技术反演该地区在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前后不同时间段、两个月相同时间窗长的瑞利面波速度结构与波速演化。相速度成像结果表明:岷县漳县地震前5-6月相对于3-4月,临潭-宕昌断裂带及周边地区出现了波速降低的现象,而震后8-9月相对于5-6月波速逐渐恢复升高,这说明在岷县漳县地震前两个月出现了波速低值异常,并且在低速异常区域的边界处发生了此次地震。  相似文献   
940.
吴雪娇  周剑  李妍  潘晓多  周彦召 《冰川冻土》2014,36(6):1538-1547
在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农业收获主要依靠灌溉保证, 灌溉绿洲的蒸散发(ET)是当地水资源的主要消耗. 通过遥感估算区域灌溉绿洲的ET对于地区合理利用水资源极其重要, 利用MODIS/Terra 影像, 基于物理过程的地表能量平衡模型(SEBS), 结合WRF模式输出的气候驱动数据和地面观测数据来估算黑河中游地区的地表通量和日蒸散发(ETdaily). 估算的ET用不同下垫面的涡动相关仪观测数据进行验证, 结果显示: SEBS模型估算的不同下垫面的ETdaily具有很好的拟合效果(R2=0.96, P<0.001), 在灌溉绿洲估算的ETdaily比实测值偏高, 说明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绿洲土壤水分胁迫是影响ET的主要因素. 模型估算绿洲作物生长期间的ETdaily和实测的ETdaily平均相对误差为12.5%, 精度在观测的能量不闭合误差以内且精度比戈壁和沙漠地区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