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98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401篇
海洋学   63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51.
目的:通过相位对比Micro-CT研究小鼠在体内耳微小结构,并探讨该技术对在体内耳微小结构的显示能力。方法:成年小鼠,麻醉后处死;应用基于传播的相位对比Micro-CT扫描小鼠双侧内耳;重建CT数据,像素点大小9μm;进行图像重组,得到像素点尺寸不同的CT图像。结果:在像素点大小为9μm的CT图像上,可清晰观察耳蜗蜗轴、骨螺旋板、椭圆囊斑、球囊斑等微小结构;像素点大小为36μm的图像仍可显示以上目标结构;像素点大小为54μm的图像上,各微小结构边缘不太清晰,只可显示其轮廓;像素点大小为72μm的图像上,椭圆囊斑和球囊斑已不可见。结论:基于传播的相位对比Micro-CT对小鼠在体内耳微小结构成像具有明显优势,且在像素点尺寸不大于36μm的条件下,相位对比Micro-CT可较为清晰地显示在体小鼠内耳微小结构。   相似文献   
452.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thinning process of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petrographic and microstructural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on 20 greenschistfacies mylonite samples, which were obtained from Site U1504 of IODP Expedition 367/368 in the Outer Margin High of the region. The mineral assemblage of the greenschist-facies mylonite is chlorite + epidotite + albite (Ab = 94.7–99.9) + quartz, which contains 10-30% gravel components. Microstructur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greenschist-facies mylonite experienced two episodes of deformation:early ductile deformation followed by a later stage of brittle deformatio. Both episodes of deformation suggest an extensional environment. The extensive development of bulging recrystallization (BLG) of quartz, microscopic fractures and fine granulation of albite suggest that the temperature of ductile deformation is about 300-400°C, compatiable with a ductile shearing at shallow crust levels (~5-10 km). Petrographic features suggest that the greenschist-facies mylonite might originate from volcanic sedimentary rocks or sedimentary rocks affected by the intrusion of mafic magma. Combined with seismic interpretation, we propose that the greenschist-facies mylonite might be formed by crustal exhumation after thick Mesozoic sediments were denuded by a major extension.  相似文献   
453.
马绪宣  施彬  熊发挥  李海兵 《岩石学报》2020,36(10):3063-3080
冈底斯岩浆带位于拉萨地体南缘,其形成过程主要受中生代新特提斯洋板片俯冲和新生代印度-亚洲陆-陆碰撞控制,是揭示青藏高原形成过程和深化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曲水岩基位于冈底斯岩浆带中段,介于拉萨和曲水之间,主要由花岗闪长岩、花岗岩、闪长岩和辉长岩组成。岩基花岗质岩体中包含大量暗色岩浆包体,包体产出状态有同侵位岩墙、包体墙、包体群等,表明岩浆混杂与混合现象。前人关于曲水岩基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很多进展,比如,发现这些暗色岩浆包体与寄主岩具有相同的结晶时代,主要集中在55~45Ma。但是,关于曲水岩基形成在俯冲背景还是碰撞背景还存在着争论。这些广泛分布的暗色岩浆包体和寄主岩的关系,及其所代表的岩浆混合过程还需要精细的矿物学工作。因此,本文在综合分析野外岩性分布、暗色岩浆包体出露形态的基础上,重点选择花岗闪长质寄主岩和其中的暗色岩浆包体中的角闪石进行矿物显微结构和构造的分析,并结合电子探针数据,以探求曲水岩基的岩浆混合过程。我们初步认为曲水岩基的形成经历两期混合过程:早期的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端元在深部的混合;晚期基性、酸性岩浆混合后的中性岩浆爆破、上升,并继续与酸性岩浆混合。此外,曲水岩基形成于俯冲到碰撞的转换过程,受控于俯冲板片作用所产生的弧型岩浆和板片回旋及稍后的断离所产生的地幔岩浆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454.
为研究FM-120雾滴谱仪不同采样频率(5 Hz、1 Hz)对辐射雾微结构观测的影响,2020年冬季在连云港东海县开展了为期58 d的雾外场精细化观测。在2020年12月28日一次辐射雾过程中使用5 Hz和1 Hz两台不同频率的雾滴谱仪开展辐射雾精细化观测研究。研究发现,相较于1 Hz的观测结果,5 Hz更容易观测到雾的微物理量的极值。从整个雾过程来看,5 Hz雾滴谱仪平均成1 Hz后的结果在雾的形成和消散阶段与1 Hz雾滴谱仪的原始结果的相似度较低,但在雾的成熟和发展阶段相似度较高。从谱型来看,5 Hz和1 Hz观测到的谱型基本类似,主要差别出现在峰值。5 Hz和1 Hz均能反映此次雾过程中不同阶段微物理之间的关系,主要差别出现在雾的形成阶段,这可能是5 Hz在此阶段观测到的活化并凝结增长的新雾滴相对较少所导致。  相似文献   
455.
为研究不同气候年间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的生长变化特性,根据2019年(厄尔尼诺)和2020年(正常)相同月份(2~5月)中国灯光罩网渔船于西北印度洋采集的1 896尾鸢乌贼样本,通过角质颚研磨,对不同气候年间角质颚的微结构及其生长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微结构包括头盖和脊突两部分,日龄生长纹以明暗交替的方式呈周期性生长,2019年角质颚生长纹间隔及宽度都较小,色素沉积更浅,纹路异常现象较多。协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气候年间角质颚外形特征参数与日龄的关系均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2019年雌性个体所有外形特征参数与日龄的关系均最适用指数函数表示,但2020年雌性个体所有外形特征参数与日龄的关系均最适用对数函数表示; 2019年雄性个体除下脊突长LCL (lower crest length)与日龄的关系最适用指数函数表示外,其余特征参数与日龄的关系均最适用幂函数表示,2020年雄性个体所有外形特征参数与日龄的关系均最适用线性函数表示。除2020年雄性个体6项特征参数的绝对生长率AGR (absolute growth rate)和瞬时相对生长率IRGR(insta...  相似文献   
456.
郑芳  邓津 《地震工程学报》2020,42(5):1173-1178
1920年8.5级地震诱发了大量的黄土滑坡,对研究黄土地区的滑坡灾害、土层地脉动特征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高精度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分析发现海原地震现场表层黄土为架空孔隙弱胶结微观结构,且该黄土是以粉粒为主的低黏性粉土,有震陷和地震滑坡的高风险。基于地脉动测试得到滑坡场地15个地脉动数据,采用傅里叶变换法对苏堡村滑坡土层的脉动特征进行分析,获得地脉动频谱特征曲线。研究表明场地卓越周期建议值为0.126 s,将其划分为坚硬场地,可为该滑坡场地类别划分作为参考,同时发现滑坡体与未滑体的地脉动特征有较大差异,可为海原地震滑坡的脉动特性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57.
泥岩遇水崩解软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6,自引:7,他引:49  
以扫描电子显微镜、X 射线衍射仪、9310 型微孔结构分析仪等先进的设备为测试手段, 从泥岩的微观结构及物质组成等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结合泥岩遇水后宏观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全面阐述了泥岩遇水的崩解软化机理。  相似文献   
458.
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床构造-矿物-地球化学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通过对陕西省凤县八封庙超大型金矿储矽构造的矿物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泥盆纪时,在银母寺-八封庙-八方山三级的构造热水沉积成矿盆地中形成了金矿源层。海西晚期在古地热异常背景下,金矿源层发生顺层韧性压剪切变形,印支期脆-韧性坟剪切变形构造过程中金发生富集成矿,燕山期脆性变形-深源热流体叠加放富化。该金矿床属含金脆-韧性剪切带型矿床,多源多期次含矿热流体同位叠加成矿作用说明八卦庙超大型金矿床是寻找非常规超大  相似文献   
459.
龙门山南段五龙断裂带为一条200m~1000m宽的推覆韧性剪切带。断裂构造岩以糜棱岩和构造片岩为主;根据构造岩及其显微构造、超微构造特征,认为该断裂带为上盘相对向上剪切运动,自北西向南东推覆的产物;其形成深度为16km~20km,温度为450℃~550℃,压力为450MPa~530MPa,古差异应力值为100MPa~106MPa,应变速率为1.3×10-10m/s;为高温、高应变条件下形成。  相似文献   
460.
在黄河三角洲选择硬壳层发育的典型研究区,用人工振动模拟波浪荷载,通过孔隙水压力的监测和强度的原位测试研究了1 m范围内粉土硬壳层的重复液化和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硬壳层动态响应沿深度存在较大差异,经过重复液化后强度总体是升高的,上层土体强度提高相对显著。采集荷载施加前后的原状样品进行SEM图像定量分析,得到了微结构的变化规律,如不均匀系数变小,粒度分维值升高,孔隙比显著减小,定向性增强等,但各项指标的变化程度不同,沿深度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主要变化集中在上部土层。讨论了硬壳层的动态响应特征与微结构调整的对应耦合关系,初步了解了循环荷载作用下粉土硬壳层的特征及成因的微结构控制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