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95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43篇
地球物理   57篇
地质学   249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81.
董凤娟 《地质与勘探》2016,52(5):950-955
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6致密砂岩储层为例,研究了影响致密砂岩储层微裂缝发育程度的复杂微观地质因素。应用灰关联分析法,揭示了微裂缝发育程度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灰关联分析法可应用于致密砂岩储层微裂缝成因研究,确定影响致密砂岩储层微裂缝发育程度的主要微观地质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与实测结果较吻合,为建立微裂缝发育程度表征参数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2.
南沙微地块花岗质岩石LA ICP MS锆石U 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沙微地块一直被作为华南大陆的一部分,但缺乏基底岩石学证据的支持。本文首次报道了南沙微地块花岗质岩石岩浆锆石年龄。测年方法为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测年技术。在站位S0818获得2个斜长花岗岩样品年龄: 分别为159.1±1.6 Ma和157.8±1.0 Ma,在站位S0832获得两个二长花岗岩样品年龄: 分别为153.6±0.3 Ma和127.2±0.2 Ma, 表明它们为燕山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岩浆事件的产物。其中153~159 Ma年龄值可与南岭燕山期花岗岩年龄比较,而127 Ma年龄值可与浙闽沿海燕山期花岗岩年龄对比。一个样品中存在一个年龄为656.7 Ma的残余锆石核,结合中西沙发现的前寒武纪基底岩石资料,表明南海内散落的微地块可能广泛存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本区中生代花岗岩为古老陆壳重熔形成的。这一新的资料,对研究燕山期岩浆作用在中国南部的影响范围、南海微陆块前寒武纪地质及微陆块的裂离动力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3.
王庆喜  胡志学 《地理科学》2018,38(11):1828-1836
利用2005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以长三角地区为范围,对企业地址进行地理编码,建立企业点对点的空间邻近关系,将距离从5 km逐次扩大到100 km,进行企业知识溢出的空间效应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的研发企业比较集中,大约在20 km范围内有明显的集聚状况,之后则有比较明显的分散,并与整体制造业活动空间分布趋向一致。知识溢出的空间强度随距离递增呈负指数幂函数形式加速衰减,于40 km处左右减势趋于平缓。与连续空间上的微观数据分析相比,区域层面上的归并数据分析放大了知识溢出的效应。  相似文献   
184.
为了了解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脊椎骨骨骼显微结构的差异,本研究运用了Micro CT技术对大黄鱼全鱼骨骼系统进行了扫描与三维重建,选取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背部和尾部脊椎骨进行了显微结构参数差异分析。结果显示,大黄鱼脊椎骨与头骨、尾骨相连,脊椎骨26个,肋骨附着在第1~11腹椎,无肌间刺,胸鳍位于头骨后,背鳍、腹鳍、臀鳍和尾鳍与脊椎骨并不相连。大黄鱼野生群体背部和尾部脊椎骨的组织矿物质密度和骨矿物质密度均显著高于养殖群体(P0.01),骨体积分数较养殖群体大(P0.05),骨小梁间隔较养殖群体小(P0.05),骨小梁数量、骨小梁厚度和结构模型指数上没有差别。推测是由于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食物组成、生活环境以及活动情况等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5.
In this study, a semi‐micro procedure for the 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was undertaken to allow the measurement of effluent samples with a high chloride content.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D values for standard and effluent samples, corresponded closely to those obtained using the standard method of Burns and Marshall. When the method was applied to samples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with a very high chloride content, the recommended procedure proved to be accurate and precise, with RSDs of 6% and 4.3% for the standard and effluent solutions, respectively. The required amount of hazardous reagents was similar to that found in the standard closed reflux method. It was also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total amount of oxidized halides. The use of this low‐cost, laboratory‐made system made it unnecessary to acquire an expensive, imported analytical system, while maintaining a high level of accuracy in the determinations.  相似文献   
186.
含软弱夹层土样变形破坏过程细观数值模拟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晓平  吴顺川  张志增  胡波 《岩土力学》2008,29(5):1200-1204
基于颗粒流理论,引入接触连接模型和滑动模型,建立了含软弱夹层试样的颗粒流模型。通过颗粒流程序(PFC)数值模型试验,对含软弱夹层试样的强度和破坏发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对比了不同围压以及不同夹层参数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通过位移矢量场分析了破坏发展趋势。模拟结果表明,一般围压条件下试样沿软弱夹层滑动破坏,但在某特定围压下,软弱夹层的存在并不起主要控制作用;试样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峰值随软弱夹层颗粒的摩擦系数和法向接触刚度的减小而下降,当颗粒法向接触刚度趋近0时,试样加载初始阶段呈现塑性流变特征;夹层颗粒的切向接触刚度只有低于某一特定值时才会使试样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峰值降低。通过分析,得到了土体颗粒细观参数和宏观力学行为的内在联系,并对土体软弱夹层力学性质和渐进破坏过程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7.
188.
介绍了微区X射线衍射仪发展的现状,给出了微区X射线衍射仪鉴定物相的研究实例,并讨论了微区X射线衍射法的优、缺点。通过配置有封闭3kWX射线光管、单毛细管透镜、Pixcel探测器和普通CCD视频的Panalytical X’Pert PRO MPDX射线衍射仪,对光片上的铍矿物进行了微区X射线衍射鉴定,结果确定该铍矿物为羟硅铍石。微区X射线衍射法具有微区、微量、原位和无损等优点,能够进行直径在100~300μm范围内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集合体的物相鉴定。与电子探针等微区手段相互结合、互相补充,鉴定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89.
通过岩芯观察描述、铸体薄片鉴定、毛细管压力分析以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结合测井解释成果,分析了镇泾油田长6与长8油层组油井产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沉积相带、储层微观特征、裂缝发育程度、封盖条件以及储层伤害等是决定镇泾油田油井产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镇泾油田长8和长6油层组开发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沉积相带及其储层特征的差异,从改进油井施工工艺等方面入手,调整开发方案,改善储层的渗流能力,从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相似文献   
190.
On the basis of fundamental constitutive laws such as elasticity, perfect plasticity, and pure viscosity, many elasto‐viscoplastic constitutive rela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since the 1970s through phenomenological approaches. In addition, a few more recent micro‐mechanical models based on multi‐scale approaches are now able to describe the main macroscopic features of the mechanical behaviour of granular media.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mpare a phenomenological constitutive relation and a micro‐mechanical model with respect to a basic issue regularly raised about granular assemblies: the incrementally non‐linear character of their behaviour. It is shown that both phenomenological and micro‐mechanical models exhibit an incremental non‐linearity. In addition, the multi‐scale approach reveals that the macroscopic incremental non‐linearity could stem from the change in the regime of local contacts between particles (from plastic regime to elastic regime) in terms of the incremental macroscopic loading direction.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