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2篇
  免费   1097篇
  国内免费   1261篇
测绘学   286篇
大气科学   697篇
地球物理   1430篇
地质学   3762篇
海洋学   267篇
天文学   93篇
综合类   421篇
自然地理   151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34篇
  2020年   185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252篇
  2015年   272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408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368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294篇
  2002年   249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163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9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The lithological-stratigraphic study of volcanogenic-siliceous rocks develop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Machtovaya River, a right tributary of the Amur River, yielded the first radiolarian assemblages of the late Late Tithonian, the late Late Tithonian-early Valanginian, and the middle-late Albian age. It is established that the stratigraphic succession of volcanogenic-siliceous rocks in this area is composed of upper Tithonian-Valanginian dark red to red-brown cherts with basalts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section and Albian dark gray clayey cherts, olive-gray siliceous-tuffaceous argillites, and tufaceous siltstones in its upper part. The replacement of cherts by their clayey varieties likely occurred in the Aptian. The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age of these strata and the rocks constituting the Kiselevka-Manoma accretionary complex are different, which indicates their different tectonic origin.  相似文献   
132.
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籍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世武 《地球科学》1998,23(4):424-426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实现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完美的结合,维持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致,可以使建立在其之上的地籍管理系统使用方便、操作直观、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33.
三峡库区奉节县宝塔坪小区大型复杂滑坡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张加桂 《地质论评》2000,46(4):431-436
奉节县新城宝塔坪小区的地质灾害问题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也是库区具有普遍性问题。本文首次提出,在小区发育有5个复杂结构的滑坡。滑坡具3种成因:(1)碎裂-溶蚀-杏黄色泥质条带发育-滑坡;(2)碎裂-溶蚀-T2b^2粉砂质泥岩顶层泥化-滑坡;(3)T2b^4泥岩溶蚀-滑坡。岩溶蚀作用为主导作用。断裂的发育为溶蚀作用提供了通道。  相似文献   
134.
陈蓉  毕坤  邹世荣 《中国岩溶》2009,28(2):194-196
为改变贵州喀斯特地区农产品产出率低、品质差的现状,从喀斯特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土壤缺少微量元素等特征入手,利用富含矿物元素的硅酸盐岩,开发生产多元素液态矿物肥料,补偿喀斯特地区农作物生长需要的矿物营养元素。2002年以来经100多个农户及贵州省各地土肥站、农业科研生产部门在贵州喀斯特地区十几个县市进行了700多亩种植试验,获得了农作物产量增加和农产品质量提高的效果。施用多元素液态矿物肥种植的水稻、玉米、辣椒、油菜、烤烟、水果及蔬菜等20多个农作物,其90%以上的作物增产超过5%,70%增产超过10%,农产品的蛋白质提高1~2个百分点,稻谷支链淀粉提高2.7%,果实的外观色、香、味、形得到明显改观。实践证明施用多元素液态矿物肥料是提高喀斯特地区农产品产出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5.
为探讨内蒙古呼包鄂地区大气对污染物承载能力的变化,科学评价气候变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利用1961—2016年呼包鄂地区8个国家气象站降水量、风速、云量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气象条件的变化特征及大气环境容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大气环境容量与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呼包鄂地区大气环境容量1月的最小、4月的最大,春季的>秋季的>夏季的>冬季的,年平均大气环境容量为62.4 t/d/km^2;月、季、年平均大气环境容量呈波动减小趋势,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之后减小趋势更为显著;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由城区向郊区逐渐增大,城郊差异冬季最为明显,夏季差异最小;大气环境容量与降水相关性差,与风速和日最大混合层高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特别是与风速相关性更显著,与小风日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6.
利用长株潭地区地面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常规地面气象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和MODIS火点监测资料,结合HYSPLIT4后向轨迹模式,对2014年10月1718日长株潭地区一次严重霾天气过程的空气污染特征和成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表明,长株潭地区此次严重霾天气污染事件的主要污染物为PM2.5,安徽南部和江西西北部地区秸秆焚烧产生的颗粒物,经高空偏东北气流引导输送到长株潭地区,是这次大范围烟霾天气的主要来源。长株潭地区西部高空槽区宽广,槽前西南气流较为强盛,地面受均压场控制,水平风速弱,为严重霾污染天气的维持提供了有利的环流条件。中低层逆温和大气底层湿度的增加,使污染物粒子不断累积;近地面连续静(小)风和风向的频繁转变,不利于污染物粒子的水平扩散;中下层弱的下沉气流、较低的混合层高度有利于污染物的垂直累积,为此次重度霾污染天气的发展、加强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37.
桂林市西城区岩溶塌陷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桂林市西城区岩溶塌陷是该区重要地质灾害 ,已对当地工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危害 ,本文从大量野外调查资料出发 ,分析了该区岩溶塌陷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主要特征 ,为今后本区岩溶塌陷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8.
应用探地雷达进行城市地下管道的探查已经在市政工程中广泛采用,但是利用探地雷达进行地下管道泄漏的探查在我国尚未被广泛采用。本文研究了探地雷达在城市地下供水管道渗漏探查中的应用。首先利用Geo-studio软件模拟了不同工况下的管线渗流情况,分析了不同管线大小,不同渗漏位置与不同时间下的渗漏区的分布、渗漏部位含水量发育特征等几何和物理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GprMax探地雷达正演模拟软件对管道的渗漏进行了病害正演,建立了不同埋深、不同管线大小、不同渗漏位置和程度的系列探地雷达响应特征数据。为实际利用探地雷达探测城市供水管道渗漏提供了基础的参数数据和识别参考。  相似文献   
139.
Phase equilibria modelling, laser‐ablation split‐stream (LASS)‐ICP‐MS petrochronology and garnet trace‐element geochemistry are integrated to constrain the P–T–t history of the footwall of the Priest River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northern Idaho. Metapelitic, migmatitic gneisses of the Hauser Lake Gneiss contain the peak assemblage garnet + sillimanite + biotite ± muscovite + plagioclase + K‐feldspar ± rutile ± ilmenite + quartz. Interpreted P–T paths predict maximum pressures and peak metamorphic temperatures of ~9.6–10.3 kbar and ~785–790 °C. Monazite and xenotime 208Pb/232Th dates from porphyroblast inclusions indicate that metamorphism occurred at c. 74–54 Ma. Dates from HREE‐depleted monazite formed during prograde growth constrain peak metamorphism at c. 64 Ma near the centre of the complex, while dates from HREE‐enriched monazite constrain the timing of garnet breakdown during near‐isothermal decompression at c. 60–57 Ma. Near‐isothermal decompression to ~5.0–4.4 kbar was followed by cooling and further decompression. The youngest, HREE‐enriched monazite records leucosome crystallization at mid‐crustal levels c. 54–44 Ma. The northernmost sample records regional metamorphism during the emplacement of the Selkirk igneous complex (c. 94–81 Ma), Cretaceous–Tertiary metamorphism and limited Eocene exhumation.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Priest River complex and other complexes of the northern North American Cordillera suggest shared regional metamorphic and exhumation histories; however, in contrast to complexes to the north, the Priest River contains less partial melt and no evidence for diapiric exhumation. Improved constraints on metamorphism, deformation, anatexis and exhumation provide greater insight into the initiation and evolution of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es in the northern Cordillera, and in similar tectonic settings elsewhere.  相似文献   
140.
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对滇西“三江”地区临沧花岗岩基中勐库碱长花岗岩体的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开展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显示,勐库岩体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236.2±3.7 Ma,表明岩体应形成于中三叠世,而非前人认为的新生代。全岩主、微量元素,Sr同位素和锆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岩体属于S型花岗岩系列,来自于与临沧花岗岩基相类似的地壳沉积物源区的部分熔融,并经历了高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以勐库岩体为代表的碱长花岗岩与临沧花岗岩基形成时代一致,表明碱长花岗岩应为临沧花岗岩基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已报道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类和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类外,临沧花岗岩基还应包括较广泛分布的碱长花岗岩类。本文同时揭示,由于临沧花岗岩基中以勐库岩体为代表的碱长花岗岩并非早前认为的新生代岩体,“三江”南段特别是临沧地块前人划分的新生代岩体分布范围和规模可能需要重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