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454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113篇
地质学   1520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91.
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0~4000的岩心样进行了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在不同深度共测定了38个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分布在98.6-3.2Ma之间,年龄值的变化规律总体上是随钻孔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地表样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是87.1Ma,至3899m深处则为3.2Ma,基于磷灰石中裂变径迹的退火特征,反映出地壳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规律。年龄值随深度的变化,也有若干波动,尤其是1550~2450m之间的这部分岩心,在年龄随深度变化的趋势上是不连续的,这部分岩体可以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构造作用带。根据年龄一深度关系和约束径迹长度的分布特征,对超高压变质岩体的后期折返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2.
The Xiaotongjiapuzi gold deposit occurs in a Palaeoproterozoic rift accretionary terrane in eastern Liaoning and is hosted by a carbonate formation of the Dashiqiao Formation, Liaohe Group. The metamorphic grade of the host rock is low amphibolite-high greenschist facies. Gold, which is mainly invisible, is distributed in pyrite and arsenopyrite. The grains of Au-bearing sulphide minerals are fine, ranging from 0.0 n to 1 mm. The wall-rock alterations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temperature silification, hydro-sericitization, sericitization and carbonatization. Th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the fluid inclusions in quartz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gold mineralization range from 140 to 240° C. The metallogenic age represented by the Ar-Ar isotopic age of sericite is 167 Ma. Comparisons and studies show that the Xiaotongjiapuzi gold deposit can be classified as the submicron-sized disseminated deposit (analogous to the Carlin-type) hosted in metamorphic rocks.  相似文献   
993.
为探讨九星铁矿床的成矿与围岩(赋矿地层)的关系,系统采集了九星铁矿床赋矿变质围岩(绿泥石片岩和绿泥石千枚岩)样品进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类赋矿变质围岩有如下特点:高硅铝、富钾镁且碱质总量偏低;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有Eu负异常与弱Ce正异常。赋矿变质围岩的原岩为铁质泥岩及纯泥质岩,沉积原岩物源主要为酸性火山岩区的长英质物源或长英质与基性岩混合物源,构造背景为被动大陆边缘。稀土元素示踪结果显示九星铁矿床磁铁矿与围岩稀土元素配分特征基本一致,综合分析认为九星铁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围岩(赋矿地层)。  相似文献   
994.
根据花岗岩类资料,分析了大别造山带自古生代以来的岩石隆升-剥露历史。认为北淮阳地块、大别地块西段及大悟地块的岩石隆升-剥露主要发生于侏罗纪之前,而大别地块东段在白垩纪之后还发生了强烈岩石隆升-剥露.本文指出,含超高压变质岩的大别地块东段自海西期以来的岩石隆升-剥露幅度达20km.这一深度的负荷压力与大陆碰撞过程中超过压和高应变条件的结合,有可能形成柯石英榴辉岩,但高压变质地体中的金刚石,更可能是早期慢源岩浆挟带到地壳中的捕虏晶。  相似文献   
995.
简平 《地球学报》2001,22(5):409-412
应用云母Rb Sr等时线法对大别山高级变质岩的后期改造历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采用重液变温技术将云母按比重的区别 ,分成若干组分 ,然后用常规的Rb Sr方法测定。应用这种技术对大别山黄土岭太古代麻粒岩相岩石中的黑云母和产于超高压变质带内的石马含石榴石片麻岩的白云母进行了Rb Sr等时线年龄测定。黄土岭太古代麻粒岩相片麻岩中的黑云母 全岩Rb Sr等时线年龄为 12 7± 9Ma ,与该区片麻岩中的角闪石的K Ar和Ar Ar年龄 ,及燕山期花岗岩的Rb Sr年龄一致 ,说明这一太古代下地壳岩石受到了燕山期深熔 岩浆事件的影响 ;大别山东南部石马含石榴石片麻岩 (榴辉岩相 )中的白云母Rb Sr等时线年龄为 191± 10Ma ,反映了印支 早燕山期区域性低级变质事件的时代。研究表明 ,大别山区的不同构造单元中产出的不同类型的高级变质岩自中生代以来有不同的后期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996.
辽东半岛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三段地层中赋存有全球最大工业储量的菱镁矿矿床.在总结和整理已发表的辽东半岛晶质菱镁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数据的基础上,本次研究进行了Mg和B同位素测试及研究工作,获得以下认识:① 菱镁矿矿体呈北东东走向,产于大石桥组三段,但不同矿床的矿体厚度差异较大(30~300 m),菱镁矿矿体与顶、底板高...  相似文献   
997.
南苏鲁造山带的超高压变质岩及岩石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南苏鲁造山带核部,古老的表壳岩和花岗质侵人岩经历了三叠纪的超高压变质作用,在超高压变质岩石抬升过程中经历了强烈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改造。据岩相学和岩石化学研究,可以区分出六大类典型超高压变质岩:榴辉岩、石榴石橄榄岩、石英硬玉岩、石榴石多硅白云母片岩、硬玉石英岩和石榴石绿辉石文石岩。这些岩石的角闪岩相退变质产物分别是斜长角闪岩、蛇纹岩、长英质片麻岩、长石石英云母片岩、石英岩和大理岩。地球化学研究揭示,榴辉岩的原岩很可能是形成在大陆内部构造环境的拉斑玄武岩,而石榴石橄榄岩可能是起源于亏损的残余地幔。石英硬玉岩原岩包括正变质的花岗岩和奥长花岗岩、副变质的酸性火山碎屑岩和长石石英砂岩。大面积分布的古老花岗岩很可能是形成在大陆或大陆边缘环境。长石石英云母片岩、石英岩和大理岩的原岩为沉积岩,与副变质的长英质片麻岩和基性火山岩—起构成了古老的表壳岩组合。双峰式的酸性和基性火山岩组合的存在也证明部分表壳岩是形成在大陆环境。因此,可以推测南苏鲁造山带核部的超高压变质岩原岩为形成在大陆板内环境的沉积岩—酸性和基性火山岩—花岗岩和奥长花岗岩建造。  相似文献   
998.
Metamorphic zircon from coesite‐bearing eclogites in the Dabie Mountains encloses high‐P phases, and may have formed at the peak of ultrahigh‐pressure (UHP) metamorphism. Morphologically, the metamorphic zircon typically occurs as small, multi‐faceted, near‐spherical grains with homogeneous internal structure and weak backscattered electron (BSE) luminescence. Geochemically, it is characterized by extremely high and relatively constant contents of hafnium (Hf) and very low contents of Y, U and Th, reflecting the contraction of the zircon lattice under the UHP conditions. High contents of Hf may be characteristic of zircon formed during UHP metamorphism, which has important consequences for interpretation of geochronological results. We propose that the metamorphic zircon extremely enriched in Hf may be used to date the peak of UHP metamorphism that produced the coesite‐bearing eclogites in the Dabie Mountains, and potentially in other UHP terranes.  相似文献   
999.
侏罗纪时期大别造山带是合肥盆地的物源区。因此通过盆地中的沉积记录可以了解该造山带的地质演化,并重建造山带的古地理面貌。在合肥盆地最古老的中生代地层中(防虎山组,J_1),底部的沉积物源区主要为华北陆块早古生代和吕梁期(1700~1900Ma)的岩石。但是,从防虎山组沉积早-中期开始直至晚侏罗世,来自俯冲的扬子陆块折返的物质则构成为大别山的主体。防虎山组地层含高 Si 含量的碎屑多硅白云母和三叠纪年龄的锆石,三叠纪年龄的锆石含超高压(UHP)矿物包裹体,证明扬子大陆深俯冲(至地幔)的物质在早侏罗世时期已出露至大别山地表。高压-超高压的变质岩广泛分布於中-晚侏罗世时期东-中部的大别山,但向西逐渐消失。大别山北缘石炭系沉积岩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强烈指示它们应来源於一个被剥蚀的大陆岛弧。其碎屑锆石年龄结构主要由具有秦岭和二郎坪群特征(400~480Ma)的岩石组成、因此,大别山北缘石炭纪沉积主要来源于华北大陆南缘相当於秦岭和二郎坪群的岩石,物源区在早古生代时期曾经历过与秦岭造山带相似的岛弧构造环境的演化。大别山北缘晚石炭世沉积物中高 Si 含量碎屑多硅白云母的发现指示其沉积物源区可能出露有高压-超高压的变质岩。  相似文献   
1000.
福建长乐-东山构造带的变形特征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俊  张建新  王荃 《地质论评》1993,39(1):57-63
福建长乐—东山构造带是我国东南沿海中生代NE向线性构造带的一部分。从西向东分为三个亚带:福清—云霄钙碱性火山岩带(J_3);长乐—东山NE向韧性剪切带(K_1); 平潭—东山变质地体(P_z—J_3)。火山岩带以浅层构造、脆性挤压变形为特征。变质地体为一外来体,以深层构造、多期(即前J,J,K_1)叠加变形为特征,并于J_3末增生到欧亚大陆边缘。韧性剪切带是叠加在变质地体增生带上,为一左行平移简单剪切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