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454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球物理   113篇
地质学   1520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4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51.
东海超高压变质带花岗质片麻岩的岩石学及其成因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东海地区的花岗质岩石主要由二长花岗质片麻岩、角碱长花岗质片麻岩和霓石二长花岗质片麻岩组成。根据该类岩石区域产状、化学成分、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结合前人理论和实验资料,确定研究区花岗质片麻岩是由云母片麻岩类岩石,在超高压变质作用峰期(M2)及近等温减压初期阶段(M3),于相对富水流体体系中经深熔作用而成。该项研究对于深入探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变质作用-岩浆作用相互间的成因关系及其动力学过程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52.
龙岗古陆南缘光华岩群地质特征及时代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吉林省通化市北部光华乡一带,发育有一套由变质基性席状岩墙、变质气孔状玄武岩、黑云变粒岩、大理岩、含榴二云片岩、变质流纹岩为组合的中-浅变质岩系.该套岩系岩石组合、变质程度均有别于龙岗古陆内的太古宙上壳岩.具有陆内裂谷环境下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建造特征.依据区域地层对比、岩石组合特征、同位素年龄资料,与周围侵入岩的相互关系,结合本地区地壳演化历史综合分析认为,其形成时代当属早元古宙,建立光华岩群.  相似文献   
953.
秦守荣 《贵州地质》2000,17(3):180-182
贵州前寒武系变质岩主要有区域变质岩。区域变质作用有两上重要的递进发展阶段,有泥盆纪时期的埋深静压变质作用和燕山期的动压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954.
古断裂是指在变质岩区与谱质岩层变形和南作用同时发生的,在盖层沉积之前形成的断裂,其与断屋有关的断层岩石在后期骏马理新固结成岩。它是前寒武纪变夺内一种重要的构造现象。通过研究,概括总结了古断裂的特点及识别古断裂构造的各种标志,同时探讨了古断理解构造性质。古断裂构造的研究,无乡下对提高前寒武纪地质发展史的认识及对成矿分析和成矿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5.
THE CENTRAL PAMIR—AN ALPINE COLLISION ZONE  相似文献   
956.
本文报导了国内首见的呈角闪石假象的铁铝榴石。假象矿物产于山西省垣曲地区的绢云石英片岩中。根据其化学成分与测定、X射线粉晶分析与光学性质确定其为铁铝榴石。矿物呈红褐色,玻璃光泽,条痕无色,比重4-25,硬度6-5~7-0 ,突起很高,N> 1-780,均质性,局部显现光学异常。化学成分:SiO2 36.99,FeO33-60 ,Al2 O3 21.62,MnO3 .00 ,MgO2 .89,CaO1 .13( %) 。主要粉晶线条2-566(100),2-80(55),2-11(46) ;与标准铁铝榴石线条吻合。指标化后求得α为11-58 nm 。晶面符号及投入吴氏网后的计算结果表明,其晶形为角闪石,因而确定其为呈角闪石假象的铁铝榴石。  相似文献   
957.
石榴子石为东疆哈尔里克变质带中的常见矿物。从外形上可分为两种 类型,一种是晶形发育较好的石榴子石,为断裂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另一种是破碎状、裂纹 发育的石榴子石,为早期热变质作用形成,呈残留状出现。二者在空间上共存。对于晶形较 好的石榴子石的化学成分研究表明,石榴子石发育生长环带,在晶体粒径与核部MnO的含量 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其峰期MnO的含量反映了递增变质带变质温度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58.
陈小华 《城市地质》2000,12(4):12-17
分析了浙闽粤中生代火山岩型金银矿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认为对应三种不同类型矿床的硫源存在变质基底和火山岩浆,火山岩浆,火山岩浆和海水三种来源。  相似文献   
959.
The Sanbagawa metamorphic terrain of the study area is divided into two units, the Shirakura and Sejiri units. The metamorphic thermal structure is interpreted on the basis of the degree of graphitization (GD)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 in pelitic schists. The areal variations of the metamorphic grade are presented by the distribution of GD calculated using the Lc and d002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 As a result, the two units are classified into four metamorphic zones, respectively: A1, A2, B1 and B2 for the Shirakura Unit; and I1, I2, II1 and II2 for the Sejiri Unit. The metamorphic grades of A1, A2, I1 and I2 are included in the chlorite zone, and that of B1, B2, II1 and II2 in the garnet zone of the Sanbagawa metamorphism. The degree of graphitization at the boundary between A2 and B1 zones is the same as that between I2 and II1 zones. Detailed study on the variation of GD suggests that the present‐day structure of the study area is best interpreted as a model of shuffled‐cards structure. An estimated minimum thickness of a stack of continuous cards is about 25 m. The compositions of garnet in pelitic schists and of amphibole in basic schist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identical metamorphic range of the Shirakura and Sejiri units. It is suggested that rocks of the Shirakura Unit were metamorphosed under higher P/T conditions than those of the Sejiri Unit.  相似文献   
960.
法库城子山一带硅灰石矿床分布在吉黑地槽南缘调兵山背斜,赋存于早古生代富拉堡子岩组与岩体接触带附近,属接触变质型矿床。区域上构成了东、西两个硅灰石矿带。矿石类型有: 致密块状硅灰石- 方解石- 石英型, 硅灰石- 石英型, 巨晶硅灰石- 方解石型等三种类型。其主要围岩蚀变为硅灰石化、硅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及角岩化,局部见矽卡岩化。富硅灰岩- 三叠世侵入岩- 构造裂隙系统是主要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