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8篇
  免费   928篇
  国内免费   1369篇
测绘学   174篇
大气科学   224篇
地球物理   645篇
地质学   3996篇
海洋学   270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234篇
自然地理   49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99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文章对新疆西天山特克斯县菁布拉克基性杂岩体中辉石闪长岩样品中的锆石进行了SHRIMP U-Pb定年研究,获得了(434.4±6.2)Ma的和谐年龄,该结果表明菁布拉克岩体的侵位时间为早志留世。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所揭示的形成环境信息和最新的区域地质资料,认为菁布拉克岩体的形成与早志留世到早石炭世发生的南天山洋向北与中天山板块的俯冲作用密切相关,岩浆显现出的岛弧岩浆特点可能是由于洋壳向亏损地幔的俯冲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2.
有观点认为管材的残余应力是绳索取心钻杆非正常损坏的诱因之一。据此采用环切法对不同热处理和矫直工艺的冷拔绳索取心管材制造过程中的残余应力进行了检测比对,认为冷拔管材制造环节产生的残余应力是存在的,也是可控的。只要制造工艺措施得当,可以将高钢级合金管材的残余应力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合格管材出厂时存在较高残余应力造成的钻杆折断等事故较为罕见。应从管材制造、钻杆加工、现场使用等方面入手,努力降低钻杆断裂事故。  相似文献   
143.
华北克拉通在新太古代末期发生克拉通化,形成了现今规模的古陆,大量的太古宙岩石均经历了~2500Ma左右的区域高级变质作用(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而华北克拉通北部冀北地区出露一套中低级变质(绿片岩相-角闪岩相)的火山-沉积岩系,主要包括胡麻营地区红旗营子表壳岩和大阴山地区单塔子表壳岩中变质程度较低的部分。胡麻营地区红旗营子表壳岩系主要岩石组合为变基性火山岩、绿帘角闪岩、斜长角闪岩、含石榴石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石英片岩、磁铁石英岩等,SI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斜长角闪岩形成于2486±18Ma(MSWD=1.4),而黑云斜长片麻岩形成于2507±37Ma(MSWD=2.0)。大阴山地区单塔子中低级变质表壳岩系主要由浅变质火山岩、云母石英片岩、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和大理岩等组成,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浅变质火山岩中的变玄武岩形成于2490±19Ma(MSWD=2.0),而变英安岩形成于2502±8Ma(MSWD=0.83)。因此,冀北中低级变质的表壳岩系主要形成于新太古代末期,形成年龄为2507~2486Ma;结合冀东青龙地区新太古代末期(2511~2503Ma)的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青龙表壳岩),我们认为新太古代末期,中低级变质表壳岩系广泛分布于华北克拉通的核部和边缘地区,此套岩系覆盖在太古宙高级变质杂岩之上,代表华北克拉通化之后的稳定盖层,是克拉通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44.
Geomorphological controls and catchment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 control the formation of floodplains and affect their capacity to sequester carbon. Organic carbon stored in floodplains is typically a product of pedogenic development between periods of mineral sediment deposition. However, in organically-dominated upland catchments with a high sediment load, eroded particulate organics may also be fluvially deposited with potential for storage and/or oxidation. Understanding the redistribution of terrestrial carbon laterally, beyond the bounds of river channels is important, especially in eroding peatland systems where fluvial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exports are often assumed to be oxidised. Floodplains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 both carbon cycling hotspots and areas of sequestration.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 of carbon cycling and the sediment cascade through floodplain systems is limited.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formation of highly organic floodplains downstream of heavily eroded peatlands in the Peak District, UK. Reconstruc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floodplains suggests that they have formed in response to periods of erosion of organic soils upstream. We present a novel approach to calculating a carbon stock within a floodplain, using XRF and radiograph data recorded during Itrax core scanning of sediment cores. This carbon stock is extrapolated to the catchment scale, to assess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floodplains in the storage and cycling of organic carbon in this area. The carbon stock estimate for the floodplains across the contributing catchments is between 3482-13460 tonnes, equating on an annualised basis to 0.8-4.5% of the modern-day POC flux. Radiocarbon analyses of bulk organic matter in floodplain sediments revealed that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organic carbon was associated with re-deposited peat and has been used as a tool for organic matter source determination. The average age of these samples (3010 years BP) is substantially older than Infrared Stimulated Luminesence dating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the floodplains formed between 430 and 1060 years ago. Our data suggest that floodplain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eroding peatland systems, acting as both significant stores of aged and eroded organic carbon and as hotspots of carbon turnover. © 2019 The Authors.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Landforms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5.
郭建华 《矿产与地质》2001,15(3):177-180
研究表明南和沟铜矿床受剥离断层和变质热液两重成矿作用控制,具有多因成矿特征。  相似文献   
146.
基于复小波变换的SAR图像斑点滤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点噪声的存在使得SAR图像的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文中首先介绍了SAR图像斑点噪声模型以及几种常用的SAR斑点噪声抑制方法;然后对小波变换斑点噪声滤波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二元树复小波变换的SAR图像滤波方法.实验比较表明,二元树复小波变换抑制SAR斑点噪声效果明显,较小波变换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7.
田野  黄建  回迎军  肖益林 《岩石学报》2015,31(7):1818-1840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中的变质脉能够反映俯冲带变质流体的组成和演化。为了探究大陆俯冲带超临界流体活动及伴随的元素迁移,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苏鲁造山带南部江苏东海池庄地区的超高压榴辉岩及变质脉。变质脉主要是由石英、石榴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黝帘石、金红石和锆石等矿物组成,与寄主榴辉岩的矿物组成类似。相比于榴辉岩,脉体中的石榴石更加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黝帘石强烈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变质脉和榴辉岩中各主要矿物的氧同位素组成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石英的δ18O分别为2.42‰和2.79‰;石榴石为-0.30‰和0.010‰;绿辉石为0.25‰和0.071‰),说明变质脉的形成与榴辉岩释放的内部流体有关。综合已有的研究,发现大别-苏鲁造山带不同地区的变质脉和榴辉岩具有极不均一的氧同位素组成,说明在陆壳深俯冲和折返过程中,流体活动有限。利用矿物温压计得到变质脉的峰期变质温压条件为692±65℃和3.6±0.3GPa,脉体中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锆石的形成时代为218±2.4Ma,指示变质脉形成于深俯冲陆壳折返初期的超高压变质阶段。变质脉中矿物组合和矿物的主微量元素特征说明成脉流体富集Si、Al、Ca、K、LILE、REE和HFSE等元素,表明成脉流体可能是溶解能力极强的超临界流体。  相似文献   
148.
黑龙江依兰地区黑硬绿泥石片岩岩石学与P-T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依兰地区黑龙江杂岩中黑硬绿泥石片岩矿物组合为黑硬绿泥+绿泥石+多硅白云母+钠长石+透闪石+钾长石±黑云母.岩石矿物学研究表明黑硬绿泥石片岩形成于250~400℃,6~9kbar的变质条件下.黄褐色黑硬绿泥石呈束状、放射状集合体.黑硬绿泥石片岩形成于佳木斯地块向西与松嫩地块俯冲拼贴过程中蓝片岩变质作用的后期,压力稍有降低而温度略有升高的变质变形环境,是蓝片岩向绿片岩转变的蓝闪绿片岩相变质条件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9.
全球观测资料质量监视评估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全球观测资料质量监视评估系统是为监视评估国家气象中心所接收的全球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而设计开发的。该系统以资料同化的6小时预报场为背景场,计算观测资料与背景场的偏差;运用质量控制技术排除观测资料中的可能是错误的资料;实时和非实时地统计分析各类观测报告的状况和观测资料的质量。采用的质量控制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都尽量和国际上发达气象中心相一致。所有产品都以图表形式在气象系统内部web网页上发布。该系统应用于日常观测资料质量监视评估及中国区域探空资料问题的详细分析、探空站综合评分、探空观测资料归档、探空观测资料偏差订正效果检验、L波段探空资料质量分析等,取得了显著效果。对加强观测业务管理、保证观测资料质量、改进观测技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0.
云南马厂箐岩体中深源包体特征及其锆石LA-ICP-MSU-Pb年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马厂箐岩体属于滇西富碱侵入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厂箐岩体中发现了镁铁质暗色深源包体,这对于研究滇西富碱侵入岩带的起源、演化、成岩成矿作用以及区域地球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深源包体地质特征研究,通过开展LA-ICPMSU-Pb锆石定年,得到花岗斑岩中镁铁质深源包体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35.13±0.23Ma(MSWD=0.64),与其寄主岩花岗斑岩年龄(35.0±0.2Ma)和(似)斑状花岗岩年龄(33.78±0.21Ma)较为一致,结合深源包体及其寄主岩锆石的Th/U比值及Ti温度计特征,证明了包体的岩浆混合成因。分析认为:马厂箐富碱侵入岩体为壳源岩浆与幔源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包体与其寄主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岩浆演化过程;35Ma左右存在幔源岩浆的底侵注入,幔源岩浆的注入混合可能是这套岩浆成矿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