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32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81.
云南个旧矿区富锡、铜矿体成矿学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构造岩浆活化与富锡、铜矿体形成的地质条件。作者将个旧矿区富锡、铜矿体分为两大类:①岩浆改造富化型;②岩浆迭加富化型。从控矿地质条件和矿物包裹体成分、同位素组成论述了两类矿体多因复成特征。分析了构造岩浆活化与富锡、铜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82.
湖南双峰紫云山隆起区金矿成矿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戚学祥 《黄金地质》1998,4(1):50-56
湖南双紫云山隆起区金矿受剥离断层控制,矿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成矿作用过程中,剥离断层带深部和浅部分别形成深部含矿岩浆热液循环系统和地下水热液循环系统,两热液系统在空间上的交汇处矿质沉淀、富集形成金矿化体。  相似文献   
83.
稀有金属经济地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国际市场上铜,金等主要金属价格狂跌不止,但稀有金属由于在电子,航空,陶瓷,冶金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而形势看好,并推动了矿床学界对稀有金属矿床的研究,稀有金属矿床类型除了微晶岩型外,还包括火山岩容矿型,花岗岩容矿型,碱性-超镁铁质及碳酸岩杂岩体型,地幔流体交代型,细晶岩型等多种类型。在找矿方法上,除了常规地质方法外,物探方法和成因矿物学方法也被广泛应用,在成因研究方面提出了一些新模式,如非平  相似文献   
84.
关于大型-超大型矿床研究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成矿有利的区域地质环境中,局部地段具有最优的、独特的成矿地质条件及其最佳配置,同时成矿后又有好的保存条件,就可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85.
作者通过对老王寨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金矿化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性质、成矿过程的详细研究 ,认为矿床是在该区深部地质过程中深源热流体作用的产物 ,由此提出深源流体成矿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86.
试论幔源C-H-O流体与大陆板内某些地质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孙丰月  石准立 《地学前缘》1995,2(2):167-174
本文主要从流体来源、组成及其运移等方面介绍了幔源C-H-O流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上地幔不同深度上存在两个C-H-O流体储区的看法,即上部的富CO_2储区及下部的富H_2O储区。进一步分析了地幔流体的地球化学和动力学意义,初步探讨了它与大陆板块内部构造岩浆活动及有关成矿作用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87.
凤凰山铜金矿床赋存于安撮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成矿带内,是凤凰山矿田中铜、金规模最大、铜品位最高的矿床。通过对凤凰山铜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较系统地讨论了矿床的控制因素,指出研究区内先铜后金、众星捧月的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8.
Abstract. The Kunyang rift on western margin of Yangtze Platform is a continental rift, and also a rare Precambrian Fe-Cu mineralization zone in China. The Wuding-Lufeng mineralization area in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rif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zone, and an elliptic-shaped volcanic collapsed basin, controlled by a ring fracture system with carbonatitic volcanic rocks mainly occurring along the northwestern edge of the basin. The Hetaoqing Fe-Cu ore deposit at the western side of the basin is hosted in carbonatitic volcanic rocks and pyroclastic sedimentary rocks. The original ore bodies occur as layers, bands and lenses conformable to the host carbonatitic rocks. The ores usually appear as massive, impregnated and granular in carbonatitic rocks, and as brecciform and sandy in pyroclastic sedimentary rocks. Ore-forming minerals are magnetite, hematite, chalcopy-rite, bornite, pyrite, carrollite, molybdenite, cobaltite and skinnerite, and secondary minerals limonite, chalcocite, azurite, malachite and tenorite. Gangue minerals are calcite, dolomite, ankerite, common hornblende, arfvedsonite, augite, aegirine-augite, albite, phlogopite, biotite, chlorite and apatite. Evidences of mineral chemistry, trace elements and isotopic ratios of ores, as well as geological features, suggest that the original ores are igneous in origin. Chemical features of magnetites in the deposit belong to carbonatite type, and are similar to those from the Bayan Obo carbonatites. The ores are rich in iron, titanium, rare earth elements, niobium, tantalum, gold, silver, phosphor and sulfur. These features indicate that the Fe-Cu deposit associated with volcanic activity in the Wuding-Lufeng basin is alkali-carbonatite volcanic type.  相似文献   
89.
西昆仑地区成矿远景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昆仑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和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结合部,构造上处于古亚洲构造域和特提斯构造域的结合部,是横豆于中国中部巨型纬向构造带(昆仑一祁连一秦岭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等多种成矿地质条件非常优越,区内已经发现的矿床种类、类型繁多,矿种较全,在空间上分带规律明显,矿化相对集中。多种成矿信息表明,研究区是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有利远景区之一。  相似文献   
90.
中南4省(区)产铀层基本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颜晓莲  刘翔等 《湖南地质》2002,21(2):105-110
豫鄂湘桂4省(区)共有49个产(富)铀层组,主要有上震旦统-下寒武统、中泥盆统,下二叠纺及上白垩统。其时空分布与地壳演化有关,受特定的构造旋回和大地构造单元控制。岩性为一定地质时期形成的海相碳硅泥岩建造和河流-滨湖三角洲相砂岩建造。富铀层往往是极重要的铀源层及良好的储铀层。产(富)铀层的岩性序列组合;岩石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及构造-岩浆作用的叠加,严格控制着铀矿化的形成和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