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65篇 |
免费 | 556篇 |
国内免费 | 79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6篇 |
大气科学 | 186篇 |
地球物理 | 878篇 |
地质学 | 1804篇 |
海洋学 | 559篇 |
天文学 | 576篇 |
综合类 | 104篇 |
自然地理 | 6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110篇 |
2021年 | 116篇 |
2020年 | 160篇 |
2019年 | 160篇 |
2018年 | 150篇 |
2017年 | 155篇 |
2016年 | 148篇 |
2015年 | 158篇 |
2014年 | 165篇 |
2013年 | 225篇 |
2012年 | 197篇 |
2011年 | 199篇 |
2010年 | 178篇 |
2009年 | 231篇 |
2008年 | 209篇 |
2007年 | 247篇 |
2006年 | 258篇 |
2005年 | 196篇 |
2004年 | 221篇 |
2003年 | 190篇 |
2002年 | 161篇 |
2001年 | 143篇 |
2000年 | 128篇 |
1999年 | 120篇 |
1998年 | 91篇 |
1997年 | 79篇 |
1996年 | 73篇 |
1995年 | 62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走滑拉分断块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中下统沉积主控因素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南缘露头剖面相构型识别,北部地震剖面解释的沉积体侧向迁移特征,建立了走滑拉分构筑的可容空间变化型式。此沉积对构造的响应模式,不仅可以很好的解释拼合砂体的分布,古流向偏转等问题,而且对于预测盆内沉积体走向也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2.
钙质砂与钢板接触面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一种人工制备的钙质砂与光滑铜板接触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单调和循环剪切试验,表明钙质砂与光滑钢板的接触属于摩擦接触,界面剪应力与正应力之比与剪切位移关系有较好的归一性。等正应力试验中钙质砂的的缩性较大;等体积试验中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因正应力的降低而远低于等正应力试验;循环剪切中加荷与卸荷曲线基本重合,经历循环剪切作用后接触面的抗剪强度有降低的趋势。界面湿摩擦系数低于干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153.
石英具有较大的硬度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因而其颗粒表面特征能很好地反映沉积环境。而通过扫描电镜研究石英颗粒表面微细特征是分析沉积环境行之有效的方法。虽然多数人认为四川盆地白垩纪地层存在沙漠沉积(打儿凼组和夹关组),但仍有人对沙漠沉积的存在持怀疑态度,并认为是河流成三角洲沉积。过去关于其沉积环境的判别主要是根据沉积结构和构造,并未对其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进行过系统分析。笔者对采自四川盆地白垩系不同层位地层的样品进行了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分析可以成功地将石英沙区分为风成和水成沉积。因此,本文从石英沙颗粒表面特征方面进一步肯定了四川盆地白垩纪古沙漠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4.
本文记述了首次在西准噶尔布龙果尔地区发现的古油藏基本地质情况,探讨古油藏产出的地质层位及时代归属,对古油藏油源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古油藏成藏预测模式.认为上古生界古油藏所在的和布克河组一段地质时代为晚泥盆世法门期,中生界古油藏产出层位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推断和布克河组古油藏油源可能来自中泥盆统呼吉尔斯特组... 相似文献
155.
镇泾地区延长组河流相砂体分布与圈闭形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侏罗系地层以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为主,研究区范围内主要发育主河道和部分分流河道砂体。研究区构造平缓,主要为单斜地层、在东南部存在大型鼻状构造。通过对主要储层段(长6、8油层组)砂体分布及与构造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砂体走向与构造线方向的关系认为在构造单斜地区,当两者相交时(交角β≠0)是形成圈闭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大型鼻状构造地区因构造线的弯曲与河道砂体组合可以形成圈闭。根据研究区砂体分布和构造线组合出4种地层-岩性及岩性圈闭。利用构造图与砂体分布图对主要储层段存在的圈闭确定出长6、8油层组10个层圈闭。 相似文献
156.
Historical space as narrative medium: on the configuration of spatial narratives of time at historical sit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narratives of history are organized spatially at historical sites and memorial spaces, especially
in urban settings and in places invested with a sense of collective memory. Much recent research has focused on landscape,
memory, and place and how relationships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power influence the representation of historical events in
public spaces. Although the meaning of such sites may be hotly contested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we focus here on narrative
theory and the related, but unexplored, issue of how such historical stories are configured on the ground at actual historical
sites. We identify a number of narrative strategies which are frequently used to configure historical stories in space. Declamatory
strategies using markers presenting a snapshot of an event are common, but sequential and non-sequential linear strategies
are also used, as are thematic strategies that cross-cut space and time to present complex historical stories at various spatial
scales. Examples are drawn from a range of historical sites in North America, Europe and Israel. 相似文献
157.
Fu-Ping Liu Rui-Zhong Li Jin-yao Li Hui-Guo Chen Chang-Chun Yang 《Mathematical Geosciences》2008,40(7):813-829
The group time delay (GTD) formulae of quasi-total reflection of inhomogeneous P-polarized electromagnetic waves (P-PEW, whose electric field parallels to the plane of incidence), caused by the Goos–Hänchen effect, is derived by the phase shift of the wave. A numerical example where the frequency equals to 1 GHz is given. The curves of calcula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ree discontinuous points at the critical angle of phase shift vector, the critical angle of attenuation vector and 90○. When the angle of incidence is equal to one of these three angles, the GTD will become infinite, and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will propagate along the interface. The GTD will be very large, when the angle of incidence is close to one of these three angl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is an import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ritical angles and the conductivity and permittivity of the two strata, and that the GTD has an importa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angle of incidence. Thes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lithology of the strata and to delimit the interfaces of strata more effectivel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research may prove useful in electromagnetic logging analysis and, perhaps, in the design of logging instruments. 相似文献
158.
159.
川西北天井山构造泥盆系油砂成矿条件与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川盆地油砂资源的全面调查与评价,首次在川西北地区天井山构造下泥盆统平驿铺组的石英砂岩中发现了油砂矿体。根据石油地质及成矿理论对该矿点的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该油砂矿形成过程中可能的烃源岩为早寒武世和早志留世的黑色泥页岩;当进入印支期,烃源岩开始大规模生成液态烃,液态烃通过该期运动形成的逆断层运移至下泥盆统平驿铺组圈闭富集成藏;进入喜山运动,早先形成的油藏抬升暴露、剥蚀而最终形成了目前的油砂矿体。天井山构造泥盆系埋深500 m以上的油砂资源量为5 356.4×104 t。 相似文献
160.
珊瑚颗粒形状不规则是其显著区别于陆源土的一大特征。为揭示珊瑚颗粒形状对钙质粗粒土压缩性能的影响,人工挑选出不同形状(块状、枝状、棒状、片状)的珊瑚颗粒,以块状颗粒为基础,与其他3种不同形状的粗颗粒任意一种混合,控制不同颗粒形状配比制成钙质粗粒土试样,完成室内压缩试验,对比分析试验前后珊瑚颗粒的圆度、长宽比、扁平度和凹凸度等形状参数,评价颗粒形状对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粒径为10~20 mm钙质粗粒土的压缩模量是4~5. 5 MPa,回弹系数为42~53;(2)随枝状、棒状或片状颗粒掺量的增加(0、10%、20%、30%),试样压缩模量呈小幅波状变化,回弹系数呈持续减小趋势;(3)各加载区间应力-应变曲线包括应力快速增长阶段、应力-应变同步增长阶段、应变增长阶段共3个阶段和1个稳定点;(4)随枝状颗粒掺量的增加,试样的长宽比和凹凸度逐渐增加,圆度和扁平度基本无变化;因颗粒破碎的影响,试验后试样的长宽比及扁平度有所增加,圆度及凹凸度则有所减小。选择钙质粗粒土地基时,应考虑其压缩性能,避免施工初期的快速加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