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34篇
地质学   750篇
海洋学   244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64篇
自然地理   1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评估深水井位工程地质灾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快速发展,因地质灾害而发生的石油钻井事故也不断增加。据统计深水钻井大约30%的花费用于解决安全事故,其中大部分用于因地质灾害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在钻探之前通过对设计井位进行井场及钻井工程地质灾害评估,找出潜在的危害钻井安全的地质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采用以油气勘探为目的的三维地震数据,经二维高分辨率处理,对尼日尔三角洲井场区及钻井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工程地质灾害因素进行评估,这些因素包括海底滑坡、浅部断层、浅层气、天然气水合物、浅层高压水流、古河谷、泥穿刺与泥火山、异常高压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维地震数据经二维高分辨率处理,可得到较为丰富的地质信息,可以满足深水井位对工程地质灾害评估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2.
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层中高分辨生物硅(Bio-Si)曲线具有明显的波动规律,记录了该区硅藻生物量的季节性差异,据此对近14年来的沉积速率进行了估算。在1992~2005年里,该处沉积速率变化于1.2~3.4 cm/a之间,平均沉积速率2.1 cm/a,沉积速率与长江入海沙量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水下三角洲Bio-Si沉积记录类似于季节性湖泊中的"年纹",可作为沉积速率估算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993.
黄河三角洲沉积体的工程不稳定性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对多年来黄河三角洲的调查资料分析表明,三角洲的不稳定性比较突出,对海洋工程设施危害极大,主要表现晨以下几个方面:①工程软弱层是三角洲不稳定的根本因素,是形成海底刺穿、大型海底滑坡等灾害体的基础,尤其是极端条件下触发软弱层流动,所产生的大型海底滑坡带来的灾害是巨大的;②水下斜坡是三角洲上主要的工程不稳定区;③海底冲刷和年内的动力高速在海底形成的活动层对海底铺设的管线和海岸大坝构成危害;④应高度重视三  相似文献   
994.
现代黄河水下三角洲软土稳定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由于黄河三角洲特殊的地质地貌及水动力特征,而在本区形成一种工程地交差的软土沉积,总观其自然环境,影响其稳定性的动力因素主要是地震和波浪。根据极限平衡理论,线性波动理论等,计算了地震设计烈度7度和8度地震作用时及50年一遇的波浪作用时分别在软土土层中不同深度处产生的地震剪应力和波浪剪应力,与其相应软土层的不排水强度相比较可判断,本区软土在50年一遇波浪和7度、8度地震作用时能滑动破坏。  相似文献   
995.
黄河清水沟流路水沙组合和河口三角洲发育的宏观特性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黄河清水沟流路1976~1995年期间入海水沙偏少,年际和年内变化丰枯交替,河口三角洲的冲淤变化与入海水沙大小密切相关;分析其剖面淤积形态、洲面淤积造陆情况和泥沙淤积的空间分布,表明河口三角洲发育存在着初期迅速增长、中期快速增长、后期平缓增长的宏观特性和规律,根据水沙变化与河口三角洲增长面积的定量关系以及对未来入海水沙的预估,认为清水沟流路河口三角洲的发育将继续维持平缓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996.
黄河废弃三角洲海底冲淤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1976年黄河改道清水沟流路后,钓口流路三角洲叶瓣废弃,由于大量陆源沉积物供应的断绝,原来形成的快速堆积地形变得极不稳定,水下三角洲岸坡受到海洋动力快速冲蚀作用。根据长期水深资料的对比研究,波浪侵蚀使水下岸坡整体变缓以适应新的沉积动力环境,正逐渐形成新的冲淤平衡剖面。对整个研究区的水深资料进行叠加,总结其海底冲淤演变规律。采用20660、20656、20652和20648剖面上的散点(整数水深点)水深变化,结果表明废弃三角洲海底由浅水区向深水区冲淤组合呈带状分布,且越向深水区周期性越明显。  相似文献   
997.
长江三角洲泥丘构造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浅地层剖面仪和钻孔,在1982-1983年对全新世长江水下三角洲的演化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现代河口沉降中心前缘在东南方60-80km的浅海地区,存在着若干泥丘构造。泥丘构造由晚更新世沉积物组成,有些正在顶起上部全新统地层,有些则已出露海底达20多米。调查资料证实,这些泥丘构造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长江河口沉降中心的沉积物擀力压实用作所致。  相似文献   
998.
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面收集有关黄河三角洲地区水资源方面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含水层、地下水水质、地下水循环和地下水年内动态变化4个方面,详细论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的基本特征,并将黄河三角洲地区地下水含水层划分为3个大的水文单元,提出了地下水以河道为分水岭呈扇形向海排泄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9.
黄河三角洲飞雁滩海岸的侵蚀及机理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飞雁滩海域是1964-1976年黄河刁口河流路入海区域。根据地形和断面水深监测资料,阐述了该岸段流路废弃后的岸滩侵蚀特征和地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刁口河流路废弃后飞雁滩海岸向海凸出的地形特征,是造成该岸段强烈侵蚀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结合波、流动力的对应分析认为,波浪以掀沙为主,潮流以输沙为主,波浪和潮流的联合作用是飞雁滩海岸侵蚀的主要动力机制,其中潮流主要通过余流携沙外榆,造成近岸泥沙亏损。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