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5篇
  免费   625篇
  国内免费   947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789篇
地质学   2871篇
海洋学   143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56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253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66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The effect of Co2 and CH4 degassing from the mantle on the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diamond has been quantitatively modeled in terms of the principles of Rayleigh distillation.Assuming the δ^13 C value of -5‰ for the mantle,the outgassing of CO2 can result in the large negative δ^13 C values of diamond,whereas the outgassing of CH4 can drive the δ^13C values of diamond in the positive direction.The theoretical expectations can be used to explain the full range of δ^13 C values from-34.4‰5 to 5‰ observed for natural diamonds.It is possible that diamond formation was triggered by the degassing of Co2 and/or CH4 from the mantle and the associated fractional crystallization of carbonate-bearing melt.  相似文献   
252.
黑水─泉州地学断面的重磁解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华南黑水─泉州地学断面的重磁解释。在解释中除应用常规的2.5维重磁异常反演外,还采用等密度线算法构制梯度层密度模型,用于分辨地壳密度细结构,以及计算自由地幔而深度用于分析上地幔密度的横向不均匀性。重磁模拟结果揭示了10km深度内的上地壳构造以及地壳与上地幔密度的分布。提出华南造山带以低密度上地幔为特征,它可能与上地幔的改造有关;四川盆地具有较高的上地幔密度,为未经改造的原始地幔。扬子克拉通与华南造山带的分界线与上地幔密度的分界线一致。根据布格异常、地表岩石密度和地形资料的综合分析,圈定出反映内生成矿作用深部标志的密度倒转区,可作为进一步找矿的远景区。  相似文献   
253.
我国地震的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与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活动构造、大陆地壳形变与现代地壳运动、地震活动区与大震震源区的深部探测及动力学、大陆强震区的地壳介质结构与地震成因、构造的物理及数值模拟、大陆岩石圈动力学以及地球动力学模型研究七个方面扼要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开展的与地震有关的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进展和取得的一系列新认识以及研究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动态地球动力学,上地幔的非均匀性、深浅部构造关系及其动力学和地球动力学模型的理论研究三个应该优先发展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54.
大陆造山带中局部隆起-分层滑脱构造系(简称隆-滑构造)是对造山带的深入研究后提出的一种新的构造形式。它是在前造山期伸展构造作用体制下形成的,其结构由内核、外壳及接合面三部分组成。由于它与后造山期形成的变质核杂岩构造有着形貌相似的特点,因而很容易误将其归属为变质核杂岩构造。由于隆-滑构造有其特定的形成时间和独特的组合样式及构造特征,在造山带构造变形演化序列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这类构造的识别和确立对造山带研究有重要意义。由于隆-滑构造形成后又受到造山期收缩作用的挤压改造,它的原始形象已不甚明确,但一般常可以在复背斜构造中首先发现前造山期隆-滑构造的存在。由于隆-滑构造的特殊性,它对于造山带的构造学、地层学、变质作用以及成矿作用等的研究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255.
金刚石生长阶段所捕虏的不纯净组分,能够提供大量地幔流体的信息。本文从金刚石的成因研究,表征地幔流体的固体包裹体、流体包裹体及流体的制药因素等方面讨论了金刚石不纯净组分与地幔流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256.
对有代表性的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的Sr、Nd和Ce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合系统的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其地幔源区同位素组成的不均一性;利用Ce、Nd同位素地球化学给出的信息,探讨富集Ⅰ型(EMⅠ)地幔端元的成因。  相似文献   
257.
由深源远震体波记录反演华北北部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重点研究的地区为河北省北部包括京津地区,以及山西、内蒙的部分地区,在此区选取了29个台站;在向东延伸的背景区,选取了6个台站。利用这些台站的深源远震体波记录资料,通过选取介质结构模型,计算理论地震图,与观测图进行拟合,以确定地震台下介质结构的可接受模型。在拟合时,对每个地震台站都选择若干次深源远震的体波记录作为观测图。对每个地震台站一般都算出60个不同模型的理论图。实际上做出的结果比地壳深,为大约80km(即大致相当于岩石层或称岩石圈)厚度内的地壳上地幔介质结构,它们大都由10层左右的介质组成。通过波形拟合共给出了上述35个台站下的壳幔介质分层结构。并由此给出了Moho面的轮廓。  相似文献   
258.
伊通地堑上地幔剪切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研究糜棱岩型幔源包体的变形显微构造、位错亚构造及组构特征,确定它是上地幔剪切带的代表物质。该带形成温度为729~828℃、压力为1.10~1.38GPa、差异应力为97~150MPa、应变速率为IO ̄(-14)~1O ̄(-12)s ̄(-1)、等效粘滞度为10~1000EPa·s和深度为37~45km。这是一种与地幔底辟作用有关的规模较小的缓倾斜剪切带,也是应变集中带,能导致上地幔地震波速各向异性,并与地震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59.
上地幔橄榄岩流变性研究新进展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系深部地幔流性研究进展综述文章之一,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际地球物理学界在涉及橄榄岩上地幔流变性的下述三方面取得的进展:(1)化学环境因素对橄榄石高温塑性的影响;(2)高温高压下水在橄榄石晶体中的溶解度和赋存状态;(3)橄榄石多晶体的变形机制转变,并对由此得出的地球动力学意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60.
We use telluric and magnetic data of the diurnal variation recorded in Europe, Australia and North America to study the magnetotelluric tensor in the 6h–24h period range. We use associate directions and we eliminate the effects of deviation of telluric currents. We thus obtain for each observatory reliable phases and apparent resistivity values representative of the neighbouring stratified substratum. It appears that the values obtained in the four European observatories (Saint-Maur, France; Ebro, Spain; Toledo, Spain; Nagycenk, Hungary) give similar results and that these result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btained either in Tucson (USA) or in Watheroo (Australia).Using Bostick transform we interpret these phase and apparent resistivity values in terms of conductivity of the upper mantle. We discuss then the conductivity heterogeneities in terms of change either in temperature, or partial melting or percentage of fluids of the upper mantle: at depths of about 300 km, the upper mantle appears to be 100 °C hotter under Australia than under Europe; the probable presence of fluids at depths about 100 km in the southwestern North America upper mantle appears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high observed conductivities. All these conductivity values are coherent with tomography results from Woodhouse and Dziewonsky: high (low) conductivities are cohernet with low (high)seismic wave veloc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