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8篇
  免费   1194篇
  国内免费   1899篇
测绘学   759篇
大气科学   400篇
地球物理   2344篇
地质学   3975篇
海洋学   773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459篇
自然地理   1138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320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259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360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359篇
  2012年   468篇
  2011年   450篇
  2010年   391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429篇
  2007年   484篇
  2006年   515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473篇
  2003年   360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36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190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We present results of an array study of seismic anisotropy beneath the Bohemian Massif (BM) showing distinct lateral and directional variations of the fast shear-wave polarization and split-delay time consistent with variations in the P-residual spheres, in which directional means of relative residuals are subtracted. Our analysis of the S- and P-wave anisotropy suggests that the mantle lithosphere of the BM consists of at least three large domains with different orientation of the large-scale fabric separated by sutures cutting most likely the whole lithosphere. Boundaries of the units are characterised by a null or small shear-wave splitting, as well as by smaller values in the P-residual spheres. We present self-consistent 3D anisotropic models of the lithosphere domains of the BM resulting from joint inversion of anisotropic parameters searching for a 3D orientation of mantle fabric. While in the Saxothuringian and Sudetes parts of the BM the (a, c) foliations dip prevailingly to the N-NW, they dip to the S and SW in the southern and eastern parts of the Moldanubian.  相似文献   
32.
33.
34.
杨明桂  陈祥云  吴俊华  衷存堤  王岩 《地质论评》2024,70(2):2024020032-2024020032
笔者等对《中国矿产地质志·华南洋—滨太平洋构造演化与成矿》一书(2020)厘定的战略矿产资源居于重要地位的华夏成矿省作些简要论述:① 该成矿省处于古华南洋成矿域与滨太平洋成矿域强烈复合地带,历经早前寒武世克拉通—华南洋—华南裂谷系—陆表海—大陆的发展演化,又受到多期造山特别是空前强烈的燕山期陆内活化造山,并且是一个世界级钨地球化学块体,构成了优越的成矿基因;② 主要成矿特征:包括华南洋及其陆缘弧盆残体成矿,南华间冰期与冰后期大规模沉积成矿,多期大规模S型岩浆以钨为首的有色、铀、贵金属、非金属成矿,I型岩浆以铜为首的铁、有色、贵金属成矿以及钦杭成矿带超大矿床集群与“深地”找矿之眼等;③ 燕山运动岩浆与成矿“核幔式”时空演化规律以及多体系复合构造格局与陆洋左行扭动与洋壳俯冲为主导并有板内挤压、地壳蠕散相复合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35.
河口作为陆海相互作用的关键带,是河流入海泥沙及污染物的主要归宿地。钦江作为广西第二大河流,在茅尾海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认识钦江河口地区的沉积动力过程,2021年10月27日至12月8日在此展开水动力和水体环境要素的连续观测。现场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钦江河口潮汐类型为正规全日潮,浅水分潮显著,平均潮差为3.07 m,具有落潮优势;潮流以全日分潮流为主导,平均流速为0.12 m/s,运动形式主要为往复流;余流流向主要为西南方向。钦江河口潮汐和潮流性质较外湾和茅尾海中部海域全日潮特征更显著。枯季期间河口表层沉积物随潮汐运动表现为侵蚀-沉降交替的变化规律,垂向上侵蚀通量大于沉降通量,水平方向上悬沙净向海输运。冷空气过境带来的降雨使得钦江河口水体盐度降低、浊度增大,悬沙浓度及输沙量增加,同时冷空气南下时北风增强引起钦江河口减水效应并使潮差略有增加,水动力强度增大,增加表层沉积物的活动性,从而引起底部沉积物再悬浮强度和频率增加。  相似文献   
36.
地幔柱构造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航寿 《铀矿地质》2009,25(4):193-201
地幔柱构造理论是近年来构造地质学研究的新热点,是当今地球科学——地质学、构造学、矿床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环境学和气象学等许多学科关注和研究的前沿领域。它的形成和演化及动力学观点被称为继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后的第3次地学浪潮,引起了中外地学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地幔柱构造研究现状作了概略介绍,以期在铀矿地质领域内引起关注.起到传递信息和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下扬子地区若干上地幔橄榄岩的显微构造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孙平  路凤香 《现代地质》1994,8(1):57-64,T001
本文对下扬子区内2个玄武岩产地(江苏六合瓜埠山、安徽当涂釜山)的幔源包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区上地幔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具原生粒状结构、碎斑结构、板状镶嵌等粒结构及部分熔融结构四种类型。在光学岩组图上显示出从原生粒状结构→碎斑结构→板状镶嵌等粒结构,其橄榄石光性方位优选性逐渐增强。变形橄榄石滑移轴为[100],滑移面以{0k1}为主,(010)次之。高温高压人工变形实验证实,这种滑移系形成于高温低应变速率条件下。橄榄石位错类型多样,(100)、(001)位错壁分布广泛,位错壁间距显示对数正态分布特征.估算的本区上地幔高温蠕交流动差异应力为(10.9~11.5MPa)。上地幔流变速率、流动应力、等效粘滞度与深度关系指示本区新生代大地构造性质为大陆拉张带或大陆裂谷带。  相似文献   
38.
文中利用分布在鄂尔多斯块体及其南部周缘地区的53 个宽频带地震固定台站的连续波形记录,采用双台互相关计算 方法由背景噪声提取瑞利波格林函数,经时频分析获得相速度和群速度频散曲线,并分别计算了汾渭地堑、秦岭北缘、鄂 尔多斯块体内部和六盘山地区4 个不同构造区的平均频散曲线,进而反演了各构造区的地壳上地幔一维横波速度结构。结 果显示:地壳厚度在汾渭地堑为34 km,在秦岭北缘地区和鄂尔多斯块体均为40 km,在六盘山地区最厚,达49~50 km;相 应的上地幔顶部横波速度分别为4.20,4.2,4.30 和4.15 km/s;地壳内结构浅部特征差异最大,在地壳中部六盘山地区的速 度较低,下部地壳不同地区的波速较一致。  相似文献   
39.
吉林省西部土地沙化动态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吉林省西部沙地位于中国温带半湿润与半干旱的过渡地带 ,是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地区。采用多时相、多波段TM影像 ,结合实地考察 ,建立沙区生态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选取植被退化状态、风蚀强度和土层厚度为沙化程度评价的综合指标 ,在GIS平台支持下对沙区土地沙漠化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 ,近 2 0年来土地沙漠化基本得到控制 ,局部有所发展。沙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干燥的气候条件和地表丰富的沙源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速了沙漠化进程。  相似文献   
40.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method that can undertake rapid, effective, and accurate monitor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fog by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since heavy fog can cause enormous disasters to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in the urban and coastal areas. In this paper, the correl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flectivity of land surface and clouds in different time phases is fou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adiative and satellite-based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fog. Through calculation and analyses of the relative variability of the reflectivity in the images, the threshold to identify quasi-fog areas is generated automatically. Furthermore, using the technique of quick image run-length encoding,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such practical methods as analyzing texture and shape fractures, smoothness, and template characteristics, the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fog and fog-cloud separation using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s are studied, with good results in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