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31篇
  免费   2950篇
  国内免费   1842篇
测绘学   2860篇
大气科学   1886篇
地球物理   1900篇
地质学   5401篇
海洋学   1510篇
天文学   340篇
综合类   1057篇
自然地理   1869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218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411篇
  2020年   479篇
  2019年   539篇
  2018年   371篇
  2017年   480篇
  2016年   455篇
  2015年   514篇
  2014年   663篇
  2013年   659篇
  2012年   750篇
  2011年   809篇
  2010年   686篇
  2009年   706篇
  2008年   727篇
  2007年   871篇
  2006年   811篇
  2005年   782篇
  2004年   728篇
  2003年   622篇
  2002年   631篇
  2001年   477篇
  2000年   458篇
  1999年   394篇
  1998年   371篇
  1997年   302篇
  1996年   269篇
  1995年   233篇
  1994年   224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成都市可持续发展模拟与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姚建  刘莉  罗文锋  张军 《山地学报》2000,18(5):474-480
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以成都市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四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为基础,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和模拟,结果表明符合实例情况和发展趋势,因此该系统具有相当的可信度。通过各种参数的调整和输入,研究了整个系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概况及调控对策。该种模拟和预测方法,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研究提供一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2.
山区县域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冯玉广 《山地学报》2000,18(4):329-335
在充分认识山区县域特征的基础上,依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建立了评价山区县域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和定量评价模型。将其应用于交口县,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3.
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和空间的预测预报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许强  黄润秋  向喜琼 《山地学报》2000,18(Z1):112-116
运用非线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一整套地质灾害预测预报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探索地质灾害发生前兆的加卸载响应比方法、地质灾害发生时间预测的协同学模型以及地质灾害区域预测评价的神经网络方法,并建立了基于GIS的地质灾害区域评价系统。同时,通过对向家坝水电站库区的崩滑地质灾害的统计分析,提出了地质灾害发生规模与发生频率间的幂律规则。  相似文献   
104.
电力系统地震灾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针对电力系统在历次地震中坡坏的状态,通过对主要高压电气设备,高压变站电气主接线系统,变电站系统以及电力网络系统的抗震可靠性分析计算,对电力系统地震灾害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提高电力系统抗震可靠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5.
数字高程模型信息提取与数字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3  
回顾了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的信息提取方法,阐述了由DEM提取的信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应用的现状,探讨了数字模型在水文科学中的作用和数字水文在数字地球所处的地位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6.
吸附对土壤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刘凌  崔广柏 《水科学进展》2000,11(4):401-407
在土壤水环境系统中,吸附作用是影响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过程的主要制约因素。污染物的吸附性越强,则其存在于土壤水溶液的重量百分比就越小,生物降解可能性也就越低。本文建立了定量描述吸附作用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颗粒内部传输过程影响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发现,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水吸附分配系数Kd越大,则其从土壤颗粒内部传输到外部水溶液的速率就越小,总的降解速率也就越低。  相似文献   
107.
地下水系统径流带的模糊划分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径流带划分的模糊划分模式,为准确进行水文地质参数分区和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创造了条件.结合某水文地质单元的实际进行了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8.
基于“天地图·甘肃”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地图API功能,在 “天地图·甘南”州级节点的基础上,整合甘南州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数据和评价模型,采用可视化B/S前后端分离架构,矢量瓦片索引和微服务等技术,搭建了甘南州国土空间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并通过系统平台实现了资源浏览、数据查询、数据统计、占地分析、规划冲突分析、数据大屏等辅助决策功能,为建设项目选址、用地审批、规划审查、土地储备与开发等提供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09.
孙嘉  段先哲  李玉彬 《矿床地质》2021,40(5):1085-1099
西藏多龙矿集区发育世界典型的斑岩铜矿系统,文章选取区内多个代表性矿床开展硫同位素研究,并结合前人数据,为探讨该成矿系统成矿物质来源、流体演化过程提供了新证据.研究表明,波龙、拿若、拿厅、拿顿和铁格隆南矿床δ34S平均值相似(接近于0),指示含矿岩浆提供了各矿床所需的硫元素.此外,区内典型矿床流体演化过程可分为2类:①流体演化主要受控于温度变化,表现为δ34S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如拿顿矿床);②流体演化受温度和氧化还原状态共同影响,表现为δ34S随温度降低而升高(如:波龙和拿若矿床),或是随温度降低,δ34S波动变化范围较大(如拿厅和铁格隆南矿床).结合岩相学证据,文章推测热液体系氧化还原状态的变化是由水岩反应所导致,最后,文章提出多龙矿集区内矿化阶段硫化物通常具有较低的δ34S,指示成矿流体为高氧化性流体,并且该特征在类似矿床的找矿勘查工作中也可发挥积极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为提高饶河流域洪水预报精度,将全过程联合校正(EPJC)方法与三水源新安江(XAJ)模型结合,按一定比例划分洪水预报总误差为各过程误差,基于系统响应理论反演得到面雨量计算误差和模型参数误差,重新输入流域水文模型正演得出校正后的洪水过程.选取洪峰流量相对误差、峰现时间绝对误差、径流深相对误差和确定性系数作为模型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