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8篇
  免费   1878篇
  国内免费   1474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111篇
地球物理   3433篇
地质学   4856篇
海洋学   384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636篇
自然地理   418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372篇
  2018年   302篇
  2017年   317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348篇
  2014年   393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416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471篇
  2008年   463篇
  2007年   416篇
  2006年   446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75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206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165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张文强  滕跃  唐飞  王金晓  许庆宇  张海林 《中国岩溶》2023,42(5):1047-1060, 1084
地下水是肥城地区最主要的供水水源,近年来受到工农业生产、煤矿开采、闭坑、矿井排水等人类活动影响,肥城地区地下水动力场及化学场都发生了变化,为查明地下水的环境质量状况,文章在研究水文地质调查和样品采集分析基础上,综合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水化学方法(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矿物饱和指数、离子比例分析)等,探讨肥城断块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下水均呈弱碱性,$ {\mathrm{C}\mathrm{a}}^{2+} $、$ {\mathrm{M}\mathrm{g}}^{2+} $、$ {{\mathrm{H}\mathrm{C}\mathrm{O}}_{3}}^{-} $和$ {\mathrm{S}\mathrm{O}}_{4}^{2-} $为主要离子,主要来源于方解石、白云石及石膏溶解;矿物饱和指数表明方解石和白云石绝大多数处于饱和状态,石膏和岩盐矿物呈溶解未饱和状态。(2)区内岩溶水化学类型主要为$ {\mathrm{H}\mathrm{C}\mathrm{O}}_{3}-\mathrm{C}\mathrm{a}\left(\mathrm{M}\mathrm{g}\right) $型,其次为$ {\mathrm{H}\mathrm{C}\mathrm{O}}_{3}·{\mathrm{S}\mathrm{O}}_{4}-\mathrm{C}\mathrm{a} $型和$ {\mathrm{H}\mathrm{C}\mathrm{O}}_{3}·\mathrm{C}\mathrm{l}-\mathrm{C}\mathrm{a} $型。孔隙水主要为$ {\mathrm{S}\mathrm{O}}_{4}·{\mathrm{H}\mathrm{C}\mathrm{O}}_{3}-\mathrm{C}\mathrm{a} $型、局部出现$ {\mathrm{S}\mathrm{O}}_{4}{·\mathrm{N}\mathrm{O}}_{3}-\mathrm{C}\mathrm{a} $型。河流水化学类型相对复杂,包括$ {\mathrm{S}\mathrm{O}}_{4}·{\mathrm{H}\mathrm{C}\mathrm{O}}_{3}-\mathrm{C}\mathrm{a}·\mathrm{N}\mathrm{a} $型、$ \mathrm{C}\mathrm{l}·{\mathrm{S}\mathrm{O}}_{4}-\mathrm{C}\mathrm{a}·\mathrm{N}\mathrm{a} $型等。(3)区内地下水中$ {\mathrm{C}\mathrm{l}}^{-} $、$ {\mathrm{S}\mathrm{O}}_{4}^{2-} $和$ {\mathrm{N}\mathrm{O}}_{3}^{-} $含量相比1999年、2013年显著升高。裂隙水及岩溶水水质整体较好,局部呈点状变差,孔隙水及河水水质普遍较差,影响区域地下水水质的主要因素有化肥施用、禽畜养殖、生活污水下渗以及煤矿排水等。  相似文献   
12.
刘涵  张侠 《极地研究》2017,29(2):245-255
近些年来南极科研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作为《南极条约》的发起者和南极条约体系的管理者,美国始终站在南极科学研究前沿,对维护其国际南极事务领导地位有着重要意义。1953—201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资助了7 759个南极科研项目,通过统计分析对项目投入进行以下4个方面的分析:南极项目投入、南极科研各学科投入、科研大项目以及合作机构。研究发现:(1)1953年至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对美国南极科研项目的资助力度和重视力度不断增加,促进了美国南极政策的落实和发展;(2)美国各大科学指导机构出台的前瞻性文件对引领美国南极科考发展方向起到重要作用;(3)NSF充分利用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资源设施,搭建科研支撑平台,与之展开长期南极科研项目合作;(4)NSF重视科研大项目的开展,这些大项目站在南极科学前沿,引领美国南极科研更好地发展;(5)NSF通过学校、社会、媒体多个渠道开展南极教育,增进群众对南极了解并培养科研人员来维护美国在南极的科考领先地位。上述研究发现为中国南极科研政策制定提供了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按照“构造控盆、盆控相、相控矿”的思路,对铅锌矿形成的沉积盆地、含矿建造、控矿构造、岩相古地理等成矿条件进行研究,分析成矿特点,总结成矿规律。灯影期在扬子西北缘川西式基底上发育北东向、北北东向同生断裂,形成近北东向次级盆地和台地,构成台-盆相间的构造格局,次级盆地为局限盆地潮下相带沉积,台地边缘斜坡出现滑塌砾屑白云岩,沿同生断裂运移的含矿热液流体在角砾状白云岩中聚集成矿。研究结果表明,灯影组铅锌矿成矿明显受盆地半活动类型基底、镁质碳酸盐岩台地中次级盆地、控制次级盆地的同生断裂等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egrated measurement technique based on DC methods (vertical electrical sounding,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which was used to identify faults and determine their geoelectric parameters i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Chuya basin. New information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Chagan River valley located in the zone of the disastrous 27 September 2003 Chuya earthquake has been obtained from the results of these methods. Geoelectric cross-sections of the sedimentary sequence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sement were obtained from VES data, showing the block structure of the study area.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sections confirm the presence of a major fault between basement blocks of different heights and indicate the presence of faults bounding the valley on its right side and in the southwestern part.  相似文献   
15.
古气候是影响陆相层序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周期性变化是源于天文旋回的驱动力(即米兰柯维奇假说)。米兰柯维奇天文旋回包括偏心率旋回、倾斜率旋回和岁差旋回,这几个轨道参数所驱动的古气候变迁,分别形成了周期为10万年(或40万年)、4万年及2万年的高频层序,即小层序组、小层序及小层单元,研究结果表明,泌阳断陷湖盆的高频层序是由地球轨道旋回所驱动的古气候周期性变迁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移动Agent 在集群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任务级的角度,在基于主/从模式的集群系统中引入了移动Agent技术,建立了基于移动Agent的并行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移动Agent之间的通信接口、容错机制和负载平衡策略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新疆阿拉套山花岗岩类的岩石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泰禧  陈江峰 《地球科学》1994,19(2):149-156
新疆阿拉套山南坡东西向展布的花岗岩石的岩石化学研究表明,本区同时存在I型和S型两种类型的花岗岩,其分布受构造环境控制,靠近古板块缝合线为I型花岗岩分布区、远离古板块缝合线为S型花岗岩分布区。源岩性质和作用强弱等因素可能是造成岩石化学成分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和四川省地震局于2023年8月15—19日在四川省康定市联合举办了中国地震预报论坛2023年度学术交流大会,来自全国地震行业内、外8所大学、4个中科院直属科研院所与23个地震行业直属科研院所及省市级分支机构共35个单位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学术交流设置了12个专题;会前征集到论文96篇,会期交流报告78个,其中口头报告23个,张贴展板55个;23个口头报告中,大会特邀报告6个;从55个张贴报告中,评选出优秀报告6个,最佳设计创意报告1个。为了配合活断层野外识别的科普培训,本次大会将原计划以 “制约地震三要素的因素与地震三要素预报的瓶颈问题” 为主题的大会圆桌讨论改成了 “鲜水河断裂带高震级危险性分析” 的专题培训讲座,讲座之后再适时举行了 “如何强化高危险区的临震监测与临震跟踪预报能力” 的专题讨论。对2022年泸定6.8级地震的交流讨论提出了新的科学问题。大会不仅重视学术交流,还兼顾了科学传播的普及,利用当地的科普资源,因地制宜地组织了为期一天的鲜水河断裂带活动特征的野外识别科普培训。地震预报论坛学术交流大会全体与会代表参加了此次野外实训活动,活动中邀请了著名的鲜水河断裂带活动特征研究专家现场授课,增强了地震预报与地震地质领域的跨学科交流,强化了学术交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鲜水河高温水热系统位于川西地热区, 是我国重要的水热型地热资源区和高温地热发电工程建设选区, 其深层超临界地热资源可以大幅提高热-功转换效率和地热发电能力, 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超临界地热资源是地热学的全新研究方向, 研究深层超临界地热资源促进地热学拓宽研究领域, 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利用地球物理资料、地热地质资料, 对鲜水河高温水热系统超临界水热流体构造条件、有利赋存部位、热结构与热状态开展计算分析.结果表明: 鲜水河断裂带浅源小震群与深层超压热流体层相关, 热泉群串珠状负重力异常圈闭之下超厚沉积地层是赋存深层超临界地热流体储层的有利构造部位; 康定中谷—二道桥—榆林宫热水区的水源补给、热源补给、水热循环通道等地热地质条件优良, 其下方存在酸性岩浆活动, 是形成高温水热系统浅层热储、深层超临界热液区的重要热源条件.我们认为: 鲜水河断裂带是深部热流体上升至浅表产生强烈水热活动的通道, 沿此通道, 在160~250 ℃温度区间, 是鲜水河水热系统地热储层的赋存区域; 在350~400 ℃温度区间, 是深层超临界流体(H2O、CO2)的赋存区域; 随温泉水大量溢出的高浓度CO2地热气体, 伴随出现pH值略小于7的弱酸性热水, 其下方是形成深层超临界地热资源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20.
走滑断裂带中挤压阶区内部剪切构造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方敏  俞维贤 《地震地质》1998,20(4):56-348
野外地质调查和航片立体镜下解译发现,小江断裂带北段蒙姑和东支大营盘两个挤压阶区内部发育有剪切构造,它们在地表主要表现为断裂槽地、断层陡坎、地裂缝等。挤压阶区内部剪切构造和拉张阶区内部剪切构造一样,是阶区形成后,随着走滑断裂的进一步活动而形成的新生性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