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441篇
海洋学   67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1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高温高压实验地球科学研究得到了蓬勃发展,凭借其高度的灵活性和易于与其他分支学科相结合的优点,在很多不同的研究领域中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并已发展成为国际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和重要方向之一,同时也是固体地球科学最强有力研究手段之一。相比之下,国内的高温高压实验地球科学研究还显得相对比较薄弱,相关系统性的认识还有待增强。本文对高温高压实验研究的发展历程、方法原理、仪器设备以及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应用进行简单的介绍,旨在让更多的国内学者对这一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92.
在快速城镇化时期,城市主城区的空间格局变化最为显著,以其复杂性和扩展性为突出特征。研究其扩展变化对认识城镇化、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基础地理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对长三角城市主城区2002~2012年的空间扩展进行了分析,探索影响其演变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93.
哈雷彗星在日彗距较大时出现长而直的主彗尾(尾流),这是很有趣的。尾流一般是指等离子体尾流;但是,当地球接近彗星轨道面时,尘埃尾流可能叠加到主彗尾上。在一般感光波段宽的彗星底片上很难区分这两种尾流。本文选取哈雷彗星在不同日彗距的5条主尾流,作了光度测量和比较分析。得出沿各尾轴及其垂直方向几个截面的亮度分布、亮度半极大全宽、尾轴的视风差角和真风差角及彗尾长度。在所分析的蓝敏底片上,过近日点前的2个尾流肯定是等离子体尾流,而5个尾流的相似性以及其他证据说明它们主要都是等离子体尾流,尘埃彗尾的污染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94.
95.
本文应用非线性谱分析中的最大熵谱分析方法(MEM)、和一般线性功率谱的分析方法,对固体潮潮汐因子的时间序列进行了综合研究,指出固体潮潮汐因子的时间序列中普遍存在明显的半月左右周期的特征频谱;将其应用于地震前兆的分析与探索,对固体潮潮汐因子特征频谱中的前兆变化特征进行了解释,得出结论:半月左右周期的频率域,是固体潮观测中前兆响应的一个重要主频域。  相似文献   
96.
高俊强  许耀东 《测绘工程》2006,15(3):64-66,73
结合南京奥体中心主轴线的测设实践介绍了一种不同于常规的归化法轴线测设方法,结合测量误差理论对该方法进行了精度分析,给出了相应的精度估算式,通过工程实例的具体数据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归化精度。  相似文献   
97.
GPS观测研究青藏东北缘的水平变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导了利用位移场计算主应变、面膨胀、最大剪应变的公式,通过2次重复GPS观测结果,计算了新青藏高原东北缘在1999~2001年间的水平主应变、面膨胀、最大剪应变等水平变形特征量的分布,并分析了在观测后发生的德令哈6.6级地震活动与变形场特征量之间的分布关系。采用力学理论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运动、局部形变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认识。  相似文献   
98.
The XMM‐Newton Extended Survey of the Taurus Molecular Cloud (XEST) is a survey of the nearest large star‐forming region, the Taurus Molecular Cloud (TMC), making use of all instruments on board the XMM‐Newton X‐ray observatory. The survey, presently still growing, has provided unprecedented spectroscopic results from nearly every observed T Tauri star, and from ≈50% of the studied brown dwarfs and protostars. The survey includes the first coherent statistical sample of high‐resolution spectra of T Tauri stars, and is accompanied by an U ‐band/ultraviolet imaging photometric survey of the TMC. XEST led to the discovery of new, systematic X‐ray features not possible before with smaller samples, in particular the X‐ray soft excess in classical T Tauri stars and the Two‐Absorber X‐ray (TAX) spectra of jet‐driving T Tauri sta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highlights from XEST and reviews the key role of this large project. (© 2008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99.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油气运移示踪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天然气有机地球化学、油田水化学、原油中的有机物质及原油含氮化合物等油气运移示踪标志对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的油气运移路径进行了示踪分析,结果显示油气运移的主输导通道沿齐家古龙凹陷—新店—白音诺勒方向展布,之后分为两支,其一继续向西部的平洋方向运移,其二穿过阿拉新向北部的富拉尔基方向运移,而油气从齐家古龙凹陷穿过敖古拉—他拉哈断层直接向西部斜坡带的运移是非常局限的。该主输导通道同该区已发现的油气资源的匹配较完美。重点讨论了原油含氮化合物分析结果与其它示踪标志分析结果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可能原因,指出对油气运移路径的分析应综合利用多种有机地球化学指标,而不应该过分依赖某一种或某两种示踪方法。  相似文献   
100.
为探讨东濮凹陷沙三段储层裂缝的发育特征、形成机制、主控因素及其对储层的影响,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对裂缝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濮凹陷沙三段储层中发育的裂缝按规模可分为宏观裂缝和微观裂缝两大类,按成因可分为构造缝、超压缝和成岩缝。构造缝走向以NNE向、NE向为主,其形成可分为两期,分别为40~35 Ma沙河街组沉积中后期和25~18 Ma东营组沉积末期。超压缝的形成与膏盐脱水、烃类充注和膏盐层封堵作用有关,形成于33~25 Ma东营组沉积时期。压实作用、溶解作用、收缩作用等成岩作用均可形成微裂缝。裂缝的形成序列为:早期构造缝-压裂缝-溶解缝-超压缝-收缩缝-晚期构造缝-溶解缝-压裂缝;裂缝的发育可以改善储层物性,宏观裂缝主要起渗流作用,微观裂缝既可作为有效的储集空间,又可作为酸性流体流动通道,产生次生孔隙带,提高储层孔隙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