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1篇 |
免费 | 274篇 |
国内免费 | 22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83篇 |
大气科学 | 155篇 |
地球物理 | 447篇 |
地质学 | 554篇 |
海洋学 | 125篇 |
天文学 | 43篇 |
综合类 | 160篇 |
自然地理 | 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29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48篇 |
2020年 | 63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57篇 |
2017年 | 71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73篇 |
2014年 | 83篇 |
2013年 | 85篇 |
2012年 | 85篇 |
2011年 | 88篇 |
2010年 | 66篇 |
2009年 | 71篇 |
2008年 | 75篇 |
2007年 | 79篇 |
2006年 | 76篇 |
2005年 | 69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59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随钻测量信号中继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随钻测量系统信号在传输中衰减的问题,设计研制了随钻测量信号中继器,在钻孔到达一定深度测量系统信号衰减严重时,在两根中心通缆式钻杆间接入中继器继续测量,有效地解决了信号衰减问题,增强了信号驱动能力,延长了信号的传输距离,保证了随钻定向测量系统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902.
湖南祁阳县太平圩位于阳明山岩体北侧,区内断裂褶皱发育,岩浆活动强烈。白果市断裂为区内主要深大断裂,与深部热源有密切联系,为主要控热断裂构造。本文在对太平圩地质构造与控热背景等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和联合剖面等综合电法勘探工作,基本查明了区内地层岩性分布及地下电性结构特征、隐伏断裂以及控热构造的位置及产状,为地热勘探和后期开发提供了物探依据。 相似文献
903.
利用日本气象厅历史海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海表温度和降水资料,研究了1951-2010年前期西太平洋暖池(简称暖池)热含量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关系,及其可能影响途径.结果表明,前期暖池热含量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存在超前2个季节的显著负相关关系,前期11-1月(即上年11月-当年1月,下同)暖池关键区(166.5°E-173.5°W,7.5°S-3.5°N)0~200 m热含量的偏低(高)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偏多(少)的预测有重要指示意义.前期暖池热含量异常的持续存在,及其外强迫作用激发的具有一定斜压性结构的夏季东亚-太平洋型遥相关(EAP),可能是影响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主要原因.暖池热含量在前期11-1月异常偏低导致其西北侧菲律宾异常反气旋形成并维持,夏季菲律宾异常反气旋向西北方向扩展加强,东亚沿岸EAP波列形成,使得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受异常气旋控制,且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北方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的交汇区.同时,对流层高层东亚沿岸亦存在位置较中低层向西北偏移的EAP波列,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为异常偏强高压,高层辐散与中低层辐合相配合,有利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对流发展和降水增多;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904.
随着医学应用和工业应用对X射线剂量、三维物体的成像速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三维CT成像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有必要对三维CT系统性能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建立三维CT图像噪声的理论估计方法,接着提出了基于FDK算法的三维CT系统性能评估的4种解析计算方法,使用高斯差模型作为通道函数。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三维CT系统性能评估的理论和解析计算方法在某些方面可有效替代使用大量样本和人力受试者工作特性分析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可大幅度降低CT系统性能评估时间和人力成本,尤其是为系统性能预测和优化设计提供了很大程度的便利。该方法很容易被扩展到使用其他线性重建算法的三维CT系统。 相似文献
905.
GPS测量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现代测量技术,在各类测量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针对GPS测量的误差问题,从信号传播和信号接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消除和消弱这些误差影响的方法和措施,主要方法有模型改正法和求差法。 相似文献
906.
Yun-Lin Zhang Hai-Jing An Xiao-Ling Liu Yu-Lan Si Mei Jiang Wu-Si Zhang 《地震学报(英文版)》1993,6(3):675-683
The high accuracy, automatic, digital MT measurement system with five electromagnetic components was firstly adopted by the
author to the section MT monitor and measurement in the middle Qilian mountain in the Northwestern China, the more real precursory
information of impending earthquake electromagnetic rediation of GongheM=7.0 earthquake (April, 1990) in Qinghai province was obtained by the system.
The new complete quantification frequency analysis was firstly used in this paper in both time and space domains for the analysis
of repeated measurement data at all site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e precursory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before strong earthquake as following:
1. The spectra appears as the synchronous electric field interference type mainly of conduction current; 2. Narrow band (0.5
– 20s) of spectral period; 3. The singularity of amplitude (the pulse amplitudes of interference electric field is 102 times the normal values); 4. They show the directionality of preparing focus to some extent; 5. The intermittent of radiation
(three peak periods appeared three days before the main shock). It is more significant that there existed a relative quiet
period of about 48 hours between the peak period and the occurrence, observators can response quickly at observational sites
and take it as one of the observational criterions for impending prediction.
This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impending earthquak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btained by the MT measurement system is
mainly the conduction current, and the high-conductive layer existed commonly in the crust may serve as the better paths for
the conduction current circuit and enables the far away MT measurement sites to receive it.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is paper appeared in the Chinese edition of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5, 186–193, 1993. 相似文献
907.
908.
我们通过荧光染色、自身基因组原位杂交(Self-GISH)和多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首次研究了棘头梅童鱼(Richardson,1844)的核型特征。雌性核型有24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2n=48a,NF=48),而雄性核型包含22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2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单体和1条中间着丝粒染色体(2n=1m+46a,NF=48)。雌性和雄性核型之间的差异表明,棘头梅童鱼的性染色体系统为X1X1X2X2/X1X2Y型,其中Y为雄性中特有的中间着丝粒染色体。三色FISH结果显示,5S rDNA和18S rDNA位点定位在最大的端着丝粒染色体(X1)以及Y染色体的短臂;X1染色体上有一个特异的臂间端粒信号(ITS),与5S rDNA位点部分重叠。Self-GISH结果显示,在推定的性染色体DNA重复序列聚集。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提出关于棘头梅童鱼Y染色体起源的假说:Y染色体起源于祖先核型(2n=48a)中的两条端部着丝染色体融合,并且在此过程中伴随着片段缺失。本研究首次在石首鱼科中描述了异形的性染色体,将为其他石首鱼的性染色体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09.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