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5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7篇
地质学   461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01.
对青藏东缘新生代六合-香多地区高钾岩系中镁铁质深源包体的岩石学和矿物化学成分的详细研究表明:六合-香多镁铁质深源包体为中-下地壳变质岩。包体有5种岩石类型,即石榴透辉岩、石榴斜长角闪岩、石榴角闪岩、斜长角闪岩和角闪石岩,其矿物组合分别为Grt Di Hbl,Grt Pl Hbl Di,Grt Hbl Pl,Pl Hbl和Hbl Bt。包体具中-粗粒变晶结构,退变质作用强烈。石榴石主要为铁铝石榴石(Alm=64.86%~32.93%,Prp=41.80%~4.96%,Grs=35.83%~8.43%),发育后成合晶结构和角闪石冠状体。大颗粒石榴石内部保存有完好的生长环带,边部石榴石和小颗粒石榴石因受高钾岩浆热和流体的强烈改造致使其生长环带已被抹平;辉石为透辉石和次透辉石,富Ca(CaO=19.70%~24.64%)贫Na(Na2O=0.28%~2.72%);角闪石主要为韭闪石;斜长石成分变化大(An=0.90~82.95);云母为金云母(XMg=0.60~0.67),具有高Mg(MgO=14.20%~14.23%)的成分特征。温压估算表明,前3类包体主要来自下地壳,平衡温压较高(720℃~950℃,0.74GPa~1.50GPa);后两类包体主要来自中地壳,平衡温压较低(510℃~735℃,0.60GPa~0.98GPa)。包体属偶然包体,是起源深度大于50km的高钾岩浆在快速上升过程中于20km~50km部位随机俘获的中-下地壳变质岩。  相似文献   
402.
阿吾拉勒山位于中国新疆伊犁地区,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阿吾拉勒山西段琼布拉克、卡查可让和托巴斯萨依等地出露的下二叠统基性火山岩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阿吾拉勒山西段琼布拉克、卡查可让、托巴斯萨依等地出露的基性火山岩为钾质基性火山岩(属橄榄玄粗岩系的橄辉玄粗岩),其镁铁指数从23.3变化到64.1,表明它们经历了相当程度的分异演化;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类钾质基性火山岩形成于后碰撞弧环境,暗示该地区在早二叠世地球动力学性质由挤压转换为伸展。La/Yb和Nb/Y比值显示,由于源区受到与俯冲有关的流体交代影响,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并亏损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还显示,该类钾质基性火山岩的源区除了含有尖晶石、辉石、橄榄石和少量的石榴子石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角闪石或金云母等含水矿物,该类岩石原始岩浆形成于深度大于70km的尖晶石橄榄岩与石榴子石橄榄岩的过渡区;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阿吾拉勒山西段南北两地钾质基性火山岩的源区组成有明显差异:南部的托巴斯萨依钾质基性火山岩较北部的卡查可让和琼布拉克钾质基性火山岩的源区更加富水,受到俯冲物质的影响更强烈,但源区石榴子石含量相对较少;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也显示,琼布拉克和卡查可让等地的钾质基性火山岩sNd(f)值比托巴斯萨依的钾质基性火山岩更低,(87Sr/86Sr)i比值比托巴斯萨依的钾质基性火山岩略高,暗示它们源区的富集程度更高,也表明托巴斯萨依的钾质基性火山岩受软流圈的影响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403.
普朗斑岩铜矿岩浆混合作用:岩石学及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普朗斑岩铜矿花岗闪长斑岩中存在大量的随机分布的镁铁质微粒包体,包体与寄主岩存在渐变接触关系。包体成分为闪长质,具有岩浆结构,存在针状磷灰石,显示了快速冷却结晶的特征。包体内可见具有暗色矿物镶边的眼球状石英,表明存在岩浆混合作用。寄主岩岩体规模较小,呈岩枝状产出,包体和寄主岩均为似斑状结构,说明两种岩浆侵位和发生岩浆混合作用的深度较浅。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包体与寄主岩的之间有成分交换。包体和寄主岩强不相容元素均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均表现出显著的负异常,具有典型的岛弧岩浆岩的微量元素特征,包体和寄主岩Mg#较高,在同等Si条件下比玄武岩部分熔融体富K2O和MgO,意味着源区必须有幔源岩浆的贡献。普朗斑岩铜矿蚀变矿化模式反映了其成矿环境偏基性,暗示镁铁质岩浆的加入对成矿具有贡献。  相似文献   
404.
405.
Felsic igneous rocks are of widespread magma types in continental orogenic belt, the petrologic genesis of which provides very important indication for understanding crustal evolution and melting geodynamic process within orogenic bel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of meltingdynamic condition, e.g. (1) composition of source rock; (2) physical chemistry conditions such as temperature, pressure etc.; (3) composition of residual phases and so on, felsic igneous rocks exhibit distinctly diverse petro…  相似文献   
406.
西石门铁矿床是华北地区最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铁矿床之一,最新获得金云母40 Ar-39 Ar成矿年龄为(133.1±1.3)Ma、(137.1±1.5)Ma,略老于其成矿母岩(武安杂岩体)形成的年龄(126~136 Ma),这是矛盾的。笔者对角闪正长岩和矽卡岩脉中的锆石进行了LA-ICP-MS U-Pb同位素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角闪正长岩中锆石呈浅黄色-无色、透明、棱角状、不规则状,振荡环带结构不发育,部分锆石中含棱角状继承锆石内核,206 Pb-238 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5.6±1.5)Ma,代表了武安杂岩体的结晶年龄。矽卡岩脉中锆石呈棕色,含有少量细小的包裹体,呈透明-半透明,相对于岩浆锆石具有低的Th、U、REE含量及Th/U值(Th=(222.37~1541.11)×10-6,U=(218.44~989.17)×10-6,Th/U=0.90~1.56),并具有强烈的Ce正异常(δCe=4.46~196.22)和Eu负异常(δEu=0.59~0.80),206Pb-238 U年龄介于124.9~133.0Ma,加权平均值为(129.4±2.6)Ma,代表了热液锆石的形成年龄,说明129 Ma是该西石门地区主要成矿期。  相似文献   
407.
琼中基性麻粒岩是海南岛高级变质杂岩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其深入研究可为客观恢复海南岛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构造演化历史、查明古特提斯洋向东如何延伸等基础地质问题提供新的制约。本次研究以琼中地区出露的基性麻粒岩为研究对象,对基性麻粒岩中锆石采用内部矿物包体自动矿物分析系统(TIMA)扫描、阴极发光图像照相、LA- ICP- MS U- Pb定年与稀土元素分析等综合研究发现,琼中基性麻粒岩中锆石可划分为岩浆锆石和变质锆石两类;30个岩浆锆石测点206Pb/238U年龄介于245~230 Ma之间,相应的加权平均年龄为238±2 Ma(MSWD=0. 38),应代表琼中基性麻粒岩的原岩时代;24个变质锆石测点206Pb/238U年龄介于243~231 Ma之间,其加权平均年龄为237±2 Ma(MSWD=1. 70),代表琼中基性麻粒岩的变质时代。综合海南岛已发表的相关数据,琼中基性麻粒岩原岩形成时代与变质时代均为三叠纪,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中元古代,其形成可能与古特提斯洋闭合后印支陆块、华南陆块在碰撞造山后伸展垮塌阶段的岩浆- 变质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08.
武当山南缘青峰—襄广断裂是分隔南秦岭和扬子板块的重要界线,亦是勉略带东延的重要纽带。通过开展房县门古和五台地区路线地质调查和室内研究,查明门古地区发育的原定新元古代耀岭河群火山岩为晚奥陶世变玄武岩块体((444.9±2.5)Ma),并与原划震旦系—寒武纪的灰岩、硅质岩块体包裹于砂质片岩中,显示出构造混杂岩带特征;五台地区侵入志留系梅子垭组的辉绿岩为早志留世岩浆活动产物((432.4±3.3)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两地区样品均具有高TiO_2、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Zr等特征,不相容元素比值及稀土配分曲线和微量元素蛛网图等均表现出OIB亲缘性,两地区样品岩浆均起源于较深部的软流圈地幔,母岩浆为高压环境下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低度部分熔融形成,并发生了分离结晶作用,且受到地壳轻微混染;区域地质特征和构造判别图解共同指示二者非地幔柱成因,其形成环境与大陆裂谷无关,而是形成于大洋板内环境,这为进一步理解南秦岭显生宙构造演化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409.
桂北“龙胜蛇绿岩”质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葛文春  李正祥 《岩石学报》2000,16(1):111-118
广西北部龙胜地区丹洲群广泛发育一套细碧岩和镁铁-超镁铁质岩石。细碧岩具有板内和岛弧火山岩的双重地地球化学属性,其形成时代〈820Ma。本文作者综合地质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的资料,提出陇胜地区丹洲群火山岩及镁铁-超镁铁质岩石不属于蛇绿岩,而是新元古代(~820Ma)大陆裂谷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共形成与Rodinia超级大陆的裂解过程相联系。这一认识对华南地区前寒武纪大南构造演化研究具有生  相似文献   
410.
鲁西中、新生代镁铁质岩浆作用与地幔化学演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镁铁质火成岩作为分布最为广泛的典型幔源岩石, 已成为探索地幔化学性状及示踪岩石圈深部过程的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样品元素-同位素组成的系统测定, 并结合前人已有资料, 综合研究了鲁西中生代和新生代镁铁质岩石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中生代镁铁质火成岩总体具有富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贫高场强元素、ISr值变化范围大(0.70396~0.71247)、εNd (t) 值显著偏低(-9.20~-21.21) 的地球化学特征, 但该区南部和北部的中生代镁铁质岩石在元素-同位素组成上仍存在一定差别, 主要表现在南部较之北部镁铁质岩石具有更高的稀土总量(ΣREE为325.52×10-6~555.75×10-6)和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17.75~25.97), 以及更高的LILE/HFSE比值(如La/Nb=6.37~13.85, Th/Nb=0.52~1.53).南部镁铁质岩石较之北部镁铁质岩石也更富放射成因锶, ISr值分别为0.70844~0.71247和0.70396~0.70598.元素-同位素综合示踪指示鲁西中生代地幔总体具有因岩石圈大规模拆沉作用形成的EMⅠ型富集地幔特征, 但其南部叠加了因深俯冲而进入地幔的扬子陆壳的影响, 因而表现出EMⅠ和EMⅡ组分混合的富集地幔特征.新生代玄武岩具有类似于大洋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其源区应为亏损的软流圈地幔, 但在部分熔融形成岩浆之前遭受了近期的交代作用.自中生代至新生代, 华北克拉通地幔具有由富集向亏损演变的趋势, 这一化学性状的演变最可能是中生代以来岩石圈大规模拆沉作用, 导致软流圈地幔上涌并对原有岩石圈地幔再改造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