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6篇
  免费   756篇
  国内免费   1165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212篇
地球物理   826篇
地质学   3239篇
海洋学   533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200篇
自然地理   64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234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74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66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南海是西太地区最大的边缘海,汇集了周边陆地大量碎屑物质。这些陆源碎屑通过复杂的洋流系统经陆坡大量的输送到南海深海海盆中,使陆坡成为研究深海沉积物源汇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陆坡区域水深变化大,洋流体系复杂,加之冰期间冰期海平面升降和季风的变化,使陆坡沉积环境一直成为研究的难点。为了研究陆坡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本文选用了南海北部陆坡中部和底部的两个重力柱开展元素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探讨陆坡区域近三万年以来的沉积环境特征。研究发现海平面和季风是影响区域沉积环境的两个重要因素:(1)海平面变化是控制陆坡陆源物质/深海钙质碎屑变化的主要因素;(2)研究区域地层发育有“碳酸盐稀释事件”与东亚夏季风在全新世初期(11.5~8.5 kaBP)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42.
东海陆架前缘斜坡(冲绳海槽西坡)北部的断块隆脊地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海陆架前缘斜坡(冲绳海槽西坡)北部的断块隆脊,是呈长条形的脊状台式隆起,位于29°30′N-31°10′N;128°00′E-128°20′E之间。其由NNE向链状排列的断块山地组成,且与NNE向的断裂构造相一致,其顶部水深约300m~400m左右。从实测单道地震剖面看,隆脊的东西两侧均有断层出现。隆脊西坡倾向陆架一侧,坡度大,有的地方坡度超过10°;而东侧坡度较缓,仅1°左右,缓倾至海槽西坡坡底,并以沟坎式与冲绳海槽槽底相连。冲绳海槽地区的构造运动,使隆脊地区受到断裂构造的作用。NNE向的大断裂使该隆脊位置的东西两侧断裂下降而中间抬起,加之下部岩浆上侵,显现出链式排列的断块山地,表现为一条长形的断块隆脊构造地貌体。推测该地貌体形成的时期较晚,它是与断层的发生同时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43.
44.
45.
论述了大陆俯冲碰撞带中地幔橄榄岩的基本特征和成岩类型,并重点讨论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中不同性质的橄榄岩及其成因。根据岩石学特征,我们确定柴北缘超高压带中发育有两种类型的橄榄岩:(1)石榴橄榄岩,岩石类型包括石榴二辉橄榄岩、石榴方辉橄榄岩、纯橄岩和石榴辉石岩,是大陆型俯冲带的标志性岩石。金刚石包裹体、石榴石和橄榄石的出溶结构、温压计算等均反映其来源深度大于200km。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橄榄岩的原岩是岛弧环境下高镁岩浆在地幔环境下堆晶的产物。(2)大洋蛇绿岩型地幔橄榄岩,与变质的堆晶杂岩(包括石榴辉石岩、蓝晶石榴辉岩)和具有大洋玄武岩特征的榴辉岩构成典型的蛇绿岩剖面,代表大洋岩石圈残片。这两类橄榄岩的确定对了解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的性质和构造演化过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6.
新疆东天山哈尔里克造山带火山岩为一套酸性—基性岩(流纹岩、英安岩、安山岩、玄武岩)夹火山碎屑岩(凝灰岩)的岩石组合。流纹岩样品的LA ICP MS锆石U Pb定年结果显示,时代为中奥陶世大坪期((4688±91) Ma),代表了该套火山岩的形成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套火山岩SiO2含量介于4912%~7824%,TiO2介于012%~100%,Al2O3介于1131%~2086%;铝饱和指数A/CNK值为080~131(均值为099),里特曼指数σ值为019~386(均值为129),Mg#值为887~4929(均值为3120);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Ba、Rb以及轻稀土元素(∑LREE)La、C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等。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相关图解与比值以及发育的捕获锆石反映了俯冲带岛弧钙碱性火山岩特征,且存在大陆地壳混染作用。综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在早古生代期间(中奥陶世—早志留世),哈尔里克造山带存在大面积的与岛弧演化有关的加里东期岩浆活动,此期间哈尔里克造山带的构造背景为洋壳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其形成可能与东准噶尔南部克拉麦里洋向南俯冲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7.
华北地台北缘西段铜多金属矿床的热水沉积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元古代后狼山成矿区和于陆缘拉张拗陷阶段,一直延续至晚元古代末期。狼山群食矿岩系中存在的限层变基性火山岩,热水沉积岩和条纹条带状构造,胶状构造均显示狼山成矿区在1800-950Ma期间处于高地热异常的被动大陆边缘。  相似文献   
48.
The European Cenozoic Rift System (ECRIS) and associated fault systems transect all Variscan Massifs in the foreland of the Alps. ECRIS was activated during the Eocene in the foreland of the Pyrenees and Alps in response to the build-up of collision-related intraplate stresses. During Oligocene and Neogene times ECRIS evolved by passive rifting under changing stress fields, reflecting end Oligocene consolidation of the Pyrenees and increasing coupling of the Alpine Orogen with its foreland. ECRIS is presently still active, as evidenced by its seismicity and geodetic data.Uplift of the Massif Central and the Rhenish Massif, commencing at the Oligocene–Miocene transition,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plume-related thermal thinning of the mantle–lithosphere. Mid-Burdigalian uplift of the SW–NE-striking Vosges–Black Forest Arch, that has the geometry of a doubly plunging anticline breached by the Upper Rhine Graben, involved folding of the lithosphere. Late Burdigalian broad uplift of the northern parts of the Bohemian Massif reflects lithospheric buckling whereas late Miocene–Pliocene uplift of its marginal blocks involved transpressional reactivation of pre-existing crustal discontinuities. Crustal extension across ECRIS, amounting to no more than 7 km, was compensated by a finite clockwise rotation of the Paris Basin block, up warping of the Weald–Artois axis and reactivation of the Armorican shear zones. Intermittent, though progressive uplift of the Armorican Massif, commencing in the Miocene, is attributed to transpressional deformation of the lithosphere.Under the present-day NW-directed compressional stress field, that came into evidence during the early Miocene and further intensified during the Pliocene, the Armorican Massif, the Massif Central, the western parts of the Rhenish Massif and the northern parts of the Bohemian Massif continue to rise at rates of up to 1.75 mm/y whilst the Vosges–Black Forest arch is relatively stable.Uplift of the Variscan Massifs and development of ECRIS exerted strong controls on the Neogene evolution of drainage systems in the Alpine foreland.  相似文献   
49.
华夏古陆活动大陆边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华南中元古代晚期活动陆缘特征。根据带内前寒武纪地层分布、古地磁、侵入作用、构造变形、深部构造、中元古代晚期沉积作用及火山岩岩石化学特征,证明活动陆缘是南华洋壳向南部古大陆俯冲的产物。武陵运动是华南最重要的运动,华夏古陆与扬子地块碰撞,形成统一的“华南古大陆”。  相似文献   
50.
本文系统总结了大陆深部地壳物质成分识别研究方法和元素丰度合理性检验的方法,以期为大陆深部地壳物质成分探测提供技术方法体系。深部地壳物质成分识别的主要方法有:①因构造运动抬升出露到地表的中下地壳剖面;②地表出露的高级变质地体;③产于火山岩中的深部地壳捕掳体,如麻粒岩捕掳体;④地球物理测深资料与深部岩石物理性质的高温高压实验测定结果之间的拟合和⑤壳源岩浆岩源区地球化学示踪。元素丰度合理性检验的方法主要有地表热流和元素比值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