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5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47篇
测绘学   201篇
大气科学   240篇
地球物理   285篇
地质学   425篇
海洋学   173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106篇
自然地理   34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局域地应力场获取的插值平衡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由整体地应场插值计算局域地应力场的问题计算量大、受地质结构的影响大、不过分追求高精度等特点,改进了反距离加权插值法,考虑了单元体积的影响,提高了该方法在此问题中的适用性。基于此,提出了平面问题、三维地面和地下工程局域地应力场的求取策略,建议了边界全平动约束和法向约束两种边界条件,并验证了其合理性和适用场合。最后,在大型水电工程深切河谷坝肩边坡分析中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该插值方法简单实用,能够满足工程分析的精度要求;局域地应力场的求取策略计算效率高,计算精度能够满足工程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2.
何师意  梁彬  关碧珠 《中国岩溶》2008,27(4):293-302
用人工断面法和流量堰法测流,高密度采集水样,在室内用称重法测得水体含沙量,对大龙洞地下河出口及其邻近地表河、地下河上游地表河段进行同步输沙特征监测,以为拟建的大龙洞水库泥沙淤积评价提供依据。两个水文年的研究结果均显示,地下河与地表河输沙率呈同步变化特征,平均悬移质输沙模数分别为37. 26~ 58. 33 t /km2 · a 和56. 82~ 76. 80 t /km2· a ,最大日平均输沙率分别为540 mg /L和890 mg /L,说明地下河空间以大型岩溶管道为主,连通性好,系统水力坡度大,对泥沙输出和减轻地下空间淤积有利。最大日平均输沙率均与最大流量峰值对应,说明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暴雨期间。选择流域内三种典型生态环境类型,进行原位水土流失观测,获得场雨产流过程和坡面流输沙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三种类型的平均悬移质输沙模数为65. 35~ 884. 78 t /km2· a ,暴雨期间准森林类最大瞬时输沙率为2 926 mg / L。在此基础上,估算得到在建库条件下50年总淤积量不超过地下库容的10% ,说明水土流失造成的水库淤积程度并不严重。   相似文献   
993.
在设计结构和考虑有效的海洋工程基础的冲刷防护工程时,了解和预测海洋结构周围的冲刷发展机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波流水槽研究规则波作用下桶形基础的冲刷特性,试验主要考虑波高与结构尺寸对桶形基础周围局部冲刷的影响,并分析波浪冲刷过程中模型周围的时程地形、波浪作用后的冲刷坑性状、冲刷影响要素以及不同结构间的冲刷差异。结果表明:桶形基础的冲刷过程是震荡加深发展,最大冲刷深度与冲刷宽度随波高增大而增加,随上部结构直径增大而增加,最大冲刷深度位置随波高与结构尺寸变化而变化;不同结构间的冲刷坑形态与冲刷后的地形不同,最大冲刷深度相差可高达4倍;桶形基础结构直径比范围为0.2~0.5时,结构自身具有防冲刷能力。  相似文献   
994.
原玉磊  郑勇 《海洋测绘》2011,31(5):41-43
确定区分星点与背景的阈值是星空图像处理的重要环节。介绍了根据背景灰度统计特征确定阈值的算法,根据星空图像灰度直方图的走势,提出一种基于灰度直方图的阈值算法;通过对实际拍摄大视场星图的处理,基于统计的阈值容易将亮背景中的亮噪声误认为星点提取,而基于直方图的阈值能够滤除这些噪点;针对星图中星点亮度不一的情况,提出在全局阈值的基础上应用Bernsen算法计算局部阈值提取暗星点,实验证明该算法能较充分地提取暗星图像。  相似文献   
995.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水流作用下轴线倾斜海底管道的三维局部冲刷问题。利用超声波探头监测管道下部冲刷沿管轴线方向的扩展过程,分析海底管道三维局部冲刷的动态发展机理。由模型沙的冲蚀试验,建立沙床面剪切应力与泥沙表观侵蚀速率之间的关系式,并引入经验公式对沙床面剪切应力放大系数、泥沙表观侵蚀速率以及远场床面剪切应力之间的关系进行表达。由倾斜管道模型试验,在分析冲刷扩展位置随时间变化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上述经验公式以及沙床面剪切应力放大系数与管道埋深的关系,建立轴线倾斜海底管道冲刷扩展速率的预测公式。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首先基于地面自动站、探空、雷达和卫星资料,开展局地分析预报系统(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LAPS)上海本地化研究,并结合2010—2014年夏季6个局地对流天气个例对其性能进行检验评估。结果表明:雷达径向风资料对LAPS风速分析影响较大,使分析场风速廓线与探空廓线的均方根误差缩小约7.66%;风云卫星资料能够改善LAPS温度和相对湿度,使分析场温度、相对湿度廓线与探空廓线的均方根误差分别缩小约9.09%和14.01%;探空气球飘移对本文LAPS分析场检验影响不明显。进一步将LAPS分析场用于2011年8月13日、2014年8月4日两次局地对流个例分析表明:LAPS高时空分辨率的分析场能够反映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时空变化,在天气尺度背景并不十分有利于对流生成的情况下,热岛、海陆风环流的形成和持续对上海夏季局地对流天气的发生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对JavaEE设计模式、软件框架和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研究应用,实现了云南强震动台网中心烈度速报系统的整体建设。在系统总结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全面统计了近两年发生的所有5.0级及以上地震烈度速报系统自动生成地震烈度图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对比2014年8月3日鲁甸6.5级地震后的地震烈度图与中国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发布的地震烈度图,结果表明:两者的烈度强度和烈度分布范围一致。此外烈度速报系统产生的地震烈度图显示出的局部场地效应明显,其主要集中在山谷和盆地等人口密集居住区域,应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98.
选取宁夏"十五"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网2009年1月—2016年12月的1 782个地震事件、7 345条地震记录资料,通过震级残差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计算各台站单台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偏差、平均偏差和标准偏差,分析震级偏差的频次分布,修正M_L量规函数,得到宁夏地区的地方性均匀震级量规函数和台基改正量。且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到最大地动位移的衰减关系及与之对应的量规函数。结果表明,修正后的震级均方差由原来的0.237 0降低为0.228 9,震级修正最大值为0.51。  相似文献   
999.
一般采用梁柱焊接节点钢框架结构在遭遇强烈地震地震作用下,结构倒塌破坏可能由于是耗能能力不足所导致。以某钢框架结构为算例,选取20条实际地震动记录,对结构进行易损性分析,对比不同损伤指标和不同梁端构造形式的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差异。研究显示:对梁柱焊接的普通钢框架结构,其倒塌破坏是由于结构耗能能力不足所导致的,评价结构抗震性能不仅需考虑结构变形能力,尚需同时考虑结构耗能能力;对于改进形式的钢框架结构,结构耗能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使得位移首超破坏先于累积损伤破坏,此时基于变形的评价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000.
Using 110 newly revised Holocene sea level indicators categorized into three types, sediments (67), shelly cheniers (27) and oyster reefs (16), this paper firstly provides a Holocene relative sea level curve, based on multiple approaches of litho- and biostratigraphies and sedimentary faces analysis, for the west coast of Bohai Bay, China. Following considerations, including indicative meaning, the paleo tidal pattern and range and conversion from mean tidal level to mean sea level, an apparent relative mean sea level (RMSL) curve was further reconstructed. After systematical calibration using CALIB, those of the 48 reworked samples were further corrected for the residence-time effect. Similarly, the younger ages for another 35 samples were chosen at the subsample level. These result in a younger-oriented shift for about 0.5 ka. Three local spatial factors, including neotectonic subsidence (average rate about 0.1 mm/a), self-compaction of unconsolidated sediments (between a few decimeters to about 6 m) and subsidence due to groundwater withdrawal (between a few centimeters to about 2.5 m), were quantitatively corrected. Finally, the amended RMSL curve after eliminating all these local temporo-spatial factors is very likely to show non-existence of mid-Holocene highstand and imply potential influences of both ice-volume equivalent sea level and regional glacial isostatic adjustment. Although it is still unable to divide both global and regional factors, the slowdown of sea level rise, in 7.5–6.8 ka with a maximum height less than +1 m, may constrain the model effort in the near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