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50篇
  免费   3967篇
  国内免费   6259篇
测绘学   1909篇
大气科学   2051篇
地球物理   6164篇
地质学   12321篇
海洋学   2813篇
天文学   256篇
综合类   1312篇
自然地理   1550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551篇
  2021年   684篇
  2020年   830篇
  2019年   1129篇
  2018年   911篇
  2017年   910篇
  2016年   1014篇
  2015年   1155篇
  2014年   1393篇
  2013年   1345篇
  2012年   1404篇
  2011年   1492篇
  2010年   1316篇
  2009年   1392篇
  2008年   1301篇
  2007年   1389篇
  2006年   1396篇
  2005年   1171篇
  2004年   1072篇
  2003年   891篇
  2002年   695篇
  2001年   584篇
  2000年   561篇
  1999年   555篇
  1998年   512篇
  1997年   431篇
  1996年   378篇
  1995年   313篇
  1994年   308篇
  1993年   231篇
  1992年   213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A serie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strong reflection of regular water waves over a train of submerged breakwaters. Rectangular and trapezoidal shapes of submerged breakwaters are employed and compared for reflecting capability of incident waves. Measured reflection coefficients of regular waves over impermeable submerged breakwaters are verified by comparing with those of the eigen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A very good agreement is observed. Reflection coefficients of permeable submerged breakwaters are less than those of impermeable breakwaters. The trapezoidal shape is recommended for a submerged breakwater in terms of reflecting capability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142.
利用传感器对水体叶绿素a 浓度进行原位测量是获取实时、连续、长时间序列数据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对RBR 传感器和ECO(Environmental Characterization Optics)传感器进行原理分析和线性度、稳定性、重复性等基本性能测试的基础上,利用单一藻种培养液和2020年南海北部海域现场数据校准传感器,并对新的传感器校准系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台传感器使用新系数比原出厂系数的叶绿素a 浓度测量准确度有明显提高。RBR 传感器现场数据校准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叶绿素a 标准值误差最小,平均绝对误差从1.93 μg/L 减小到0.35 μg/L,平均相对误差从55.1%减小到10.9%;ECO 传感器藻液系数明显优于出厂系数和现场数据校准系数的计算结果,平均绝对误差从1.76 μg/L 减小到0.59 μg/L,平均相对误差从50.3%减小到15.1%。传感器测量准确度的提高,可为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生态灾害预警等工作获取真实可靠数据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43.
- The authors have used a low-cost ROV of observation type for underice surveying of the Nen-Jiang Cross-river oil pipe line in the Da Qing oil field. The operation method, process and the safety measures for severe cold areas are presented. The fruitful tries and experience may be useful to ROV operators in severe cold areas.  相似文献   
144.
根据文献[l]建立的底层温度(TH)与其水柱垂向平均温度()的经验关系,结合流体动力学方程和(垂向平均)热传导方程,发展了以水气温差和风速为已知量的底层温度二维数值预报模式。该模式避开了海面热量和动量输入在垂直水柱中分配的复杂物理过程而直接报出底层水温场,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此外,从试报结果看,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5.
1 IntroductionThe El Ni’o atmospheric physics oscillation is anabnormal phenomenon involved in the tropical Pacificocean- atmosphere interactions. Studies on the El Ni(ophenomenon are very attractive (Lin et al., 2000; Linet al., 2001, 2002; Wang, 2001; Feng et al., 2001;Feng et al., 2002; Liu et al., 2002; Wei and Chen,2003; Xie et al., 2002; Zhu et al., 2002; Pu et al.,2003; Gu et al., 2004; Yu and Liu, 2004). Lin and Mo(2004), Mo and Lin (2004) and Mo et al. (2004) alsostudied a s…  相似文献   
146.
在我国港口工程技术规范的波浪成长理论基础上,考虑到台风波浪的基本特点、等效水深的概念、浅水区波浪的折射、不规则波的能量分布特性、受陆岸和岛屿影响角度范围内的有效能量风区长度等因素,提出了受陆岸、岛屿影响浅水区(包括海湾区)台风风浪的计算方案。本方案只需台风中心位置、中心气压和计算点于各方位的风区长度(受陆岸影响部分)等资料,便可快速地得到计算点的波浪要素。经实测资料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7.
本文采用数值模拟与物模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详细地研究了黄骅电厂一、二、三期工程的取水特性。结果表明,现有河道只能满足电厂一期工程的取水需求;若将现有河道进行适当开挖,可以满足电厂三期取水需要。  相似文献   
148.
我国海域分等定级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海域的无偿使用导致海洋开发活动秩序混乱、海洋环境污染加剧、海洋生物资源枯竭、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阻碍和制约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根据经济学的“地租级差”理论和运筹学中的“层次分析法”并结合我国沿海11个省、市和自治区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等因素进行理论探讨,给出了我国管辖海域的等级.为今后我国制定海域有偿使用金的征收标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9.
本文推导了随机载荷下的疲劳损伤计算公式。数值计算结果表明:P.H.Wirsching给出的公式在宽带情况下与实际情况不符;G.Chaudhury给出的公式在窄带情况下与实际不符;本文绘出的公式不仅适合于窄带,也适合于具有各种不同带宽的宽带随机载荷。  相似文献   
150.
以上海市向阳圩海塘围堰主堤为工程背景,在大量原位实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研究了软土海滩围堰堤坝及地基沉降位移特性。结果表明:围堰堤坝及地基沉降具有显著的时效特性,沉降与时间的相关关系可用负指数时效特性曲线拟合;各测点位移值随时间具有明显突变变化,整个沉降时域可分为快速沉降时域区及缓慢沉降时域区。同时,在充分考察了沉降速率随时间变化特性的前提下提出了用该参量预测堤坝稳定时间及最终沉降位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