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7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0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铜矿中硒和碲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张厚兰  郭居媛 《岩矿测试》1993,12(4):287-289
介绍了铜矿中Se,Te的测定方法,样品经HNO3-HClO4分解,以含HClO4的0.2mol/LHCl溶液通过743型阳离子树脂分离Cu,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Se,Te。  相似文献   
272.
总结了我国清末至民国初期(1840-1920年)长达80年的银铅矿开发概貌,按现行政区划共涉及14个省。对各省的银铅矿.既扼要探讨历史沿革,又尽量地汇集具体产银产铅地名及有关地质矿产信息,对了解和研究近代中国银矿开发史,系统地总结现代中国银铅矿床的由来,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3.
蔡仕明 《福建地质》2008,27(2):195-198
简要介绍建阳水吉“层控”型矿床特征,并对“层控”型矿床中硫、氢、铅同位素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认为“层控”型矿床成矿物质来源较单一,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不大,矿质来自岩浆热液作用或海底火山喷发作用。  相似文献   
274.
二道河铅锌银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优越,其矿区及外围存在隐伏矿体的可能性较大。为深入研究矿区外围的找矿潜力,通过对二道河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合区域成矿背景,利用地质简测、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和激电中梯测量相结合的综合信息找矿方法对矿区外围河口林场预测区进行了隐伏矿体预测。结果表明,河口林场预测区具有与二道河矿床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异常套合程度高。通过靶区优选,区内共圈定出3 个重点找矿靶区和1 个次重点找矿靶区,推测其为铅锌银矿体赋存的最佳部位,为矿区及外围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75.
南京梅山铁矿床是宁芜地区典型的玢岩型铁矿床。本次工作在梅山铁矿床主矿体外围及顶部(即"铁矿近矿指示蚀变带")发现了金、铜、钼多金属矿体,这在长江中下游白垩系火山岩盆地中尚属首次。研究表明,金、铜、钼多金属矿化主要赋存在磁铁矿主矿体上部大王山组辉石安山岩或火山碎屑岩中。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辉石安山岩属于低硅、高钾玄武质安山岩,其与辉长闪长玢岩可能来自同一个火山岩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多金属矿体的δEu正异常明显,与玢岩铁矿的磁铁矿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与辉长闪长玢岩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形式,推测多金属矿化与辉长闪长玢岩有关。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与金成矿有关的流体包括高温低盐度和中低温低盐度流体2种类型。  相似文献   
276.
为查明松辽盆地西南部钱家店凹陷新发现DL铀矿带青山口组铀的赋存形式、富集成矿机制及过程,联合对灰色砂、泥岩矿石开展了系统的岩矿鉴定、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及电子探针分析、全岩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砂泥岩矿石属于多物源供给的辫状河流相碎屑岩建造,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均偏差;矿石中铀均主要以沥青铀矿为主,其次为含铀钛矿物,少量含铀碳酸盐矿物,含铀、锆、硅混合物及吸附态铀。沥青铀矿主要呈胶状、团块状及微粒状产在矿石局部强吸附还原域的杂基、碎屑矿物溶蚀孔洞(隙)或边缘等可赋存空间位置,且与碳屑有机质、黄铁矿、高岭石和蒙脱石黏土矿物、铁白云石及含钛矿物紧密共(伴)生。目的层总体先后存在弱酸性还原流体和碱性还原热液流体双重铀富集成矿作用;并通过矿石全岩U—Pb同位素定年新获得了50.6±1.6 Ma、32.2±3.9 Ma、27±4 Ma、26.0±2.7 Ma、23.9±2.8 Ma等一批成矿年龄,指示了古近纪期间的主成矿事件。基于区内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初步构建了DL铀矿带青山口组四阶段的多元流体耦合叠加铀成矿过程:① 沉积—成岩预富集阶段;② 嫩江期末构造反转初始成矿阶段;③ 古近纪热液流体改造成矿阶段;④ 新近纪叠加改造阶段。该研究对盆地下一步的铀矿找矿和后期地浸开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7.
黔东地区含锰岩系中微量元素Mn/Cr比值与锰矿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锰资源现状、含锰岩系特征及区域矿床地质特征,以及在黔东地区运用微量元素Mn/Cr比值的方法,对西溪堡、长行坡、中朝溪、盆架山进行成矿预测,证明,Mn/Cr比作为寻找锰矿,特别是隐伏-半隐伏锰矿的地球化学标志,具有较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78.
简要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地层构造及矿床地质特征,重点论述汞矿田中锌矿分布规律。矿体分布于中寒武统敖溪组第五段二亚段,富集于背斜轴部、断层两侧,并受次级褶皱控制,其构造控矿明显,锌矿化与硅化、沥青化、白云石化、方解石化关系密切,探讨铜仁大硐喇汞矿田及相邻区具类似控矿地质条件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79.
韩发  田树刚  刘建 《矿床地质》2020,39(3):461-476
在大厂长坡-铜坑矿床,锡石中普遍存在具有代表性的2类包裹体:黑色包裹体和气-液两相的流体包裹体。文章通过对包裹体结构形态和理论分析,证明黑色包裹体是原生流体包裹体在内压超高(overpressured)条件下形成的。通过牙形石色温指数(CAI)及表面残余结构的研究,获得了容矿岩石的古地温为300~650℃,与前人通过气-液两相包裹体获得的矿化温度(240~540℃)高度吻合,说明容矿围岩的受热事件与同期矿化事件,其热源具有同源性,可能来自矿床下伏的燕山期花岗岩。层状主矿体锡石中原生的流体包裹体正是在这期事件的影响下,变成了黑色包裹体。这些研究证明,大厂锡矿至少有早、晚2期成矿作用。黑色包裹体的发现和古地温的恢复,为层状主矿体是在海底热液喷流沉积成因的认识提供了关键证据。  相似文献   
280.
斑岩钼矿与热液脉状铅锌银矿为两类重要的矿床类型,两者往往分别独立产出,但越来越来的勘查实例揭示二者也可共生产出,构成统一的成矿系统。斑岩钼-热液脉状铅锌银成矿系统,主要分布在北美西部、加拿大西南部、中国秦岭-大别地区、华北北缘及西拉沐伦带、大兴安岭北段-额尔古纳等地区。根据斑岩钼矿与热液脉状铅锌银矿的平面关系,成矿系统可分为近源和远源两类:近源时,两者直接叠置或者平面距离小于2km;而远源时,两类矿化平面距离一般不超过6km。成矿系统空间上表现可为上铅-锌-银、下钼的垂向叠置或者内钼、外铅-锌-银侧向共存的形式。时间上两类矿化一般近同期形成,或者相差通常不超过8Myr。成矿系统岩浆性质多为高演化的钙碱性花岗质岩浆,起源于下地壳且加入了不同比例的地幔物质。成矿系统的蚀变特征一般为斑岩钼矿化蚀变向热液脉状铅锌银矿蚀变的渐变,其中粘土化带与绢英岩化带是两类矿床的叠加区。钼矿化常与钾硅酸盐化或者绢英岩化带内侧密切相关,铅锌银矿化则常与浅部的低温硅化-绢云母-伊利石-水白云母化、碳酸盐化密切相关。基于S、Pb、Sr、Nd等同位素研究成果,钼铅锌银系统中成矿物质主要为岩浆来源,但可能有地层物质的加入。成矿流体主要以岩浆水来源为主,初始流体通常为单相中低密度流体,辉钼矿沉淀往往伴随着减压沸腾、大气水混合、冷却及/或水岩反应的进行,发生大规模钼矿化的温度区间通常在300~450℃。浅部脉状铅锌银矿化则由持续降温的流体在混入较多大气水或流体pH值中和而形成,温度区间在175~320℃。成矿系统空间上钼-铅-锌-银的分带,可能受控于流体演化过程中上述多个过程的综合叠加作用。通过总结对比钼铅锌银成矿系统、单一斑岩钼矿、单一热液脉状铅锌银矿床在勘查历史、构造因素、成矿岩体属性、流体特征、特征矿物、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指标等方面的异同,本文提出了指示浅部热液脉状铅锌银矿之下同一成矿系统深部斑岩钼矿的找矿标志,且对该成矿系统形成的岩浆性质、岩浆-热液系统、成矿元素、构造条件、保存条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前人基础上,本文提出本类成矿系统理论研究展望:1)利用微区原位技术分辨矿物的不同期次及元素的分布状态,进而获得该类型铅锌银矿相对准确的成矿年龄;2)确定斑岩钼-热液脉状铅锌银成矿系统的初始流体成矿元素和相关配位剂元素的含量;3)建立钼铅锌银成矿系统的矿物学指示标志;4)查明成矿系统岩浆过程、元素行为等精细成矿过程,研究其与其他成矿系统的差异。上述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找矿标志的提出或将提高对斑岩钼-脉状铅锌银成矿系统成矿过程的认识,为该类系统勘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