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46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谈乐  张瑞  杨本昭 《江苏地质》2023,47(1):13-22
陕西白河黄石板铅锌矿位于南秦岭镇(安)旬(阳)古生代沉积盆地南缘东部,区内已发现并探明的数量众多的铅锌矿床(点)多数产自泥盆系沉积盆地中,仅个别产自志留系。以志留系具代表性的黄石板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区以往的铅锌矿研究成果,认为志留系铅锌矿床主要产自梅子垭组粉砂质千枚岩与热水沉积岩接触部位的硅钙面,受区域断裂及次级断裂控制明显,热水沉积形成的钠长石岩为铅锌的富集提供了条件。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的初步分析,为研究区寻找同类型铅锌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2.
金属镓资源是我国优势资源, 但随着国内外需求量不断增大, 我国金属镓的后备资源逐步短缺。本文系统搜集了我国富镓矿床研究和勘查成果资料, 初步总结了我国富镓矿的分布规律、成矿机制和找矿方向。研究认为, 我国镓矿主要伴生在铝土矿、煤矿和铅锌矿之中, 以铝土矿中伴生镓最为重要。依据不同成矿作用将我国具有工业价值的富镓矿床划分为沉积型铝土矿、堆积型铝土矿、红土型铝土矿、煤矿床和碳酸盐岩型(MVT)铅锌矿等5种伴生镓矿床类型, 并总结了不同类型镓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时间上, 我国富镓矿床在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均有发育, 以石炭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和第四纪为主。其中, 富镓铝土矿主要形成于石炭纪、二叠纪和第四纪, 以石炭纪最为重要; 富镓铅锌矿主要形成于震旦纪和寒武纪; 富镓煤矿主要形成于石炭纪和二叠纪。空间上, 我国富镓矿床主要分布在晋豫成矿区、右江成矿区、扬子陆块西南成矿区、川—滇—黔成矿带、湘西—鄂西成矿带、湘东—赣西成矿带和华北陆块北缘成矿区等7个区带中。不同类型富镓矿床的成矿机制不同, 一般在风化-沉积作用下形成富镓铝土矿, 镓与铝常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 在生物化学沉积作用下形成富镓煤矿, 镓常以无机态、有机态和混合形式存在, 在我国多以无机态的形式赋存于勃姆石、硬水铝石等矿物中; 在热液作用下形成富镓铅锌矿, 镓可能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以闪锌矿为主的硫化矿物晶格中。根据不同镓矿的成矿作用、富集过程和地质背景, 建立了煤矿、铅锌矿和铝土矿中镓富集成矿的理想模型, 并对铝土矿、煤矿和铅锌矿中伴生镓矿进行了找矿预测, 提出了找矿方向和重点找矿区域, 其中以沉积型、堆积型铝土矿的找矿为主攻方向, 并可兼顾煤矿和铅锌矿等其他伴生镓矿床。  相似文献   
133.
新疆阿尔泰铁木尔特铅锌矿床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新疆阿尔泰山南缘克兰盆地中的铁木尔特中型铅锌矿床赋存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第二岩性段,容矿岩石为大理岩、绿泥石英片岩、变钙质粉砂岩、矽卡岩。矿床经历了喷流沉积期、叠加改造期和表生期。喷流沉积期硫化物δ34S值集中于-27.8‰~-16.0‰,峰值为-26.0‰,少量1.7‰~3.4‰,表明硫主要来自细菌还原海水硫酸盐及岩浆活动。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叠加改造期石英和方解石的δD变化于-122‰~-61‰,δ18O变化于9.5‰~10.9‰,δ18O水为-5.8‰~4.8‰,表明叠加改造期成矿流体具有多来源特征,是岩浆水、大气降水和变质水的混合产物。铁木尔特铅锌矿床在成因类型上为VMS型,矿床形成后又经历了叠加改造。  相似文献   
134.
王小平  侯岚  王满仓 《陕西地质》2010,28(1):98-103
针对工作区铅锌矿成因类型利用GIS空间信息系统对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各类异常综合分析与成矿要素的信息提取,并在矿产资源评价分析系统(MORPAS3.0)下建立了陕西旬阳地区铅锌矿证据权重法模型证据图层:赋矿地层、控矿构造、化探异常等18个,通过条件独立性检验确定证据权因子层15个,绘制了陕西旬阳地区铅锌矿资源远景预测区后验概率图,给出了陕西旬阳地区铅锌矿产远景定量预测区评价结论,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35.
甘肃礼县高崖峪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炎 《甘肃地质》2010,(1):43-46
高崖峪铅锌矿是近年来在西秦岭地区新发现的具有一定找矿前景的铅锌矿,是通过持续的化探异常查证取得的找矿成果。文章在阐述该矿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郭家沟—高崖峪一带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并通过对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结果的综合研究及对比,指出该地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6.
林周县轮郎铅锌矿区位于拉萨-林周-墨竹工卡铅锌成矿区中部,属雅鲁藏布江巨型铜多金属成矿带北亚带。根据该区地球物理测量成果,共圈出重力异常区10个、磁力异常区18个。通过对重力异常特征及磁力异常特征综合评价,分析出其中5个磁力异常区和重力异常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属矿致异常,具良好的找矿前景;并且得出该区高磁区、局部磁异常与局部重力高的结合部和重、磁双高地带均为找矿潜力区。  相似文献   
137.
张浩  李威  郭阳 《地质找矿论丛》2010,25(4):319-325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中有机质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表明:正构烷烃碳数分布范围较宽,有两种峰型,具弱奇偶优势;萜烷化合物相对丰度五环三萜烷三环萜烷四环萜烷;甾烷以规则甾烷为主,规则甾烷C27-C28-C29呈不对称"V"字型分布;有机质的母质来源以低等水生生源的海藻类为主,伴随有一定量的陆源高等植物组分;有机质沉积于弱氧化-弱还原低盐度环境,其成熟度较高;样品均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热解,这可能与成矿热液的热力作用有关,部分样品还遭受了生物降解作用,砂岩型矿石共生有机质的成熟度略高于角砾状矿石赋存的有机质;生物标志化合物多参数对比表明有机质来源于三叠系三合洞组碳酸盐岩地层。  相似文献   
138.
分散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很低,很难形成独立矿物和独立矿床,因此对矿床中伴生的分散元素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常规显微镜、电子探针和等离子质谱分析等手段,对大梁子铅锌矿床中的分散元素镉、锗、镓进行了研究。镉在闪锌矿中的含量随着闪锌矿颜色的变浅逐渐增加,镓则相反。分散元素镉、锗、镓的赋存状态为类质同象形式;矿床主要以富集镉为特征,其中镉主要富集于闪锌矿中,锗和镓主要富集于方铅矿中。  相似文献   
139.
河北北岔沟门铅锌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季甡 《物探与化探》2001,25(2):123-131
通过对河北省隆化县北岔沟门铅锌矿区水系沉积物、岩石、近矿围岩、矿体中元素分布规律的分析,探讨了矿区内元素的相关性、元素组分分带及矿化意义和元素原生分带,阐明该矿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基本建立矿体剥蚀程度的评价指标,并对今后在该区进行地质普查提出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0.
锡铁山铅锌矿床有机包裹体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志坚  夏卫华 《地球科学》1995,20(2):225-230
主要成矿阶段中有机包裹体的发现和对其进行初步研究表明:锡铁山矿床不是块状硫化物型或其他具有生特点的矿床,而是与一种对赋矿围岩而言为后期的,外来的有机质有关的热液型矿床,这项研究,为重新认识和评价有机质在金属矿床成矿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