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6篇
  免费   467篇
  国内免费   1378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144篇
地质学   3952篇
海洋学   113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62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95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区域化探找矿新案例-甘肃代家庄铅锌矿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代家庄铅锌矿是在甘肃省用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铅锌矿床。作者回顾了发现该矿床的简史,研究了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矿区进一步找矿的远景,讨论应用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寻找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82.
南秦岭夏家店卡林型金矿床构造特征与成矿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地质背景、矿床地质、控矿构造分析了夏家店金矿床特征及其形成过程及成矿机理;矿床产于南秦岭陡岭古隆起边缘寒武系-震旦系碳-泥-硅质板岩及白云岩中;控矿构造具有二次韧性剪切变形、二次构造角砾岩化及二次脉体矿化的特征,显示出式样多种、性质多样、形式多变、活动期次与阶段多次叠加的特点;具体阐述了各构造作用阶段与矿化蚀变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地层建造-剪切与张裂构造-热液渗流的成矿系统。属于沉积岩系、构造、热液活动3种地质作用叠加改造的卡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3.
鲁西平邑地区磨坊沟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鲁西平邑磨坊沟和梨方沟两个矿区的矿化蚀变样品,对保存于石英、方解石和萤石中的原生包裹体及氢、氧稳定同位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表明,二个矿区的包裹体大小、形态相似,类型一致,均为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范围较宽,在120~450℃之间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于120~260℃的范围内,可进一步分为110~150℃和170~250℃两个区间。结合显微镜下观测的载金矿物的特点,推测金矿的形成温度区间在170~250℃之间。冰点变化范围较大,在-2 8~-11 5℃之间,对应的盐度在4 65%~15 47%之间。矿体及围岩黄铁矿的δ34S值介于-0 71‰~+2 99‰之间,方解石和石英的δDSMOW值为-63‰~-70‰,δ18OSMOW值为+18 4‰~+22 2‰。以上数据表明流体来源于地幔,成矿过程中与建造水发生了混合。  相似文献   
84.
鄂尔多斯深盆气与铀矿化关系初探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张如良 《铀矿地质》2004,20(4):213-218,234
深盆气是非常规的天然气藏。鄂尔多斯深盆气与铀矿化有密切关系,上古生界气源层铀含量丰富、易浸出,故也为铀源层。在铀源层成岩时所形成的压榨水(即深层水),经燕山期热事件快速增温增压,使铀的溶解度大大增加。此时也正是盆地生气高峰期,气压远远大于水压,气体推动深层水沿断裂向上扩散。在上覆透水层,由于地表水的参与形成复杂的气水地球化学垒,使铀沉积成矿。本文还总结了该类型铀矿的找矿准则。  相似文献   
85.
按构造环境控岩控矿特点,划分区内铜镍型矿成矿(岩)带,分析成矿条件,研究了与该类矿床成矿有关的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分布规律及铜镍硫化物成矿特征,提出了找矿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86.
塔一卡铅-锌矿区成矿类型具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层控矿床特征,该矿区的主要含矿地层为下石炭统卡拉巴西塔克组第二岩性段(C1kl^2)白云质灰岩,通过对该矿区成矿特征及控矿条件的分析,指出西昆仑塔卡矿区铅-锌矿勘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7.
红透山矿床变质岩系褶皱构造特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锡华  李伟 《矿产与地质》2004,18(3):245-248
红透山式铜-锌矿床形成于太古代克拉通裂谷槽盆中海底火山喷发-沉积环境。因此,矿床的空间展布严格受特定的含矿岩系所控制。槽盆构造中的岩层褶皱构造最发育,矿床赋存在具多期褶皱构造叠加的大型同倾向形褶皱内,褶皱的层间虚脱是控矿有利构造空间,可以借此预测矿体侧伏方向及赋存部位。  相似文献   
88.
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成矿时代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由麒麟厂和矿山厂两个独立的铅锌矿床组成。利用两组同源矿物组合Rb Sr等时线方法测定了麒麟厂6号矿体的成矿时代,测定结果分别为(225 1±2 9)Ma和(225 9±3 1)Ma,根据已知的分布于该矿床北部和西南部分布的峨眉山玄武岩成岩时代为250Ma左右,有多个火山喷发旋回,显示多期次的喷发活动,认为川—滇—黔成矿区内铅锌成矿作用与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存在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89.
传统型铂族矿产,系指与镁铁质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的铂族矿产资源。华力西运动时期,扬子地台西南缘沿超壳深断裂带发生的大陆裂谷作用,为来自上地幔的镁铁质(拉斑玄武岩质)岩浆的上涌和侵位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前提条件。含铂基性超基性岩的时空分布,受到大陆裂谷作用的主要发生发展时期和裂谷活动带的控制。通过对典型矿床特征及其成矿作用的探讨,论述了扬子地台西南缘主要的铂族矿床类型;并从四维成矿的角度,阐述了对区域成矿规律的一些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90.
Abstract. The Suttsu polymetallic vein-type deposit, hosted by tuff, tuff breccia and shale of the Miocene Kunnui Formation and propylitized hornblende-augite andesite, is located in southwestern Hokkaido, Japan. It has been exploited and explored for Cu, Pb, Zn and Ag until 1962.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K-Ar ages, ore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luid inclusions to obtain new data for the deposit.
The K-Ar ages on sericite indicate that the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occurred in Late Miocene (8.1–5.7 Ma). The polymetallic banded ore from the Ohkubo vein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bundance of Au, Ag, Sn, Bi, in, Se and Te. These metals are mainly ascribed to electrum (30.3–37.8 atom% Ag), Se-bearing pavonite (8.5–9.5 wt% Se), gustavite-lillianite solid solution, Se-bearing bismuthinite (5.0–5.3 wt% Se), kawazulite, cassiterite, Sn-bearing chalcopyrite (3.3–4.2 wt% Sn), In-bearing stannite, stannite-chalcopyrite solid solution, and In- and Sn-bearing sphalerite (2.6–8.4 wt% In and 1.8–4.3 wt% Sn), occurring in narrow bands of the ore. The In- and Sn-bearing sphalerite likely forms a sphalerite-roquesite-stannite solid solution with the contents of roquesite and stannite being about 2–9 and 2-A mole%, respectively. Temperatures and salinities (in wt% NaCl equiv.) of the ore fluids are estimated to be 180-250C and 3–4 wt%, respectively. The Sn-bearing chalcopyrite therefore probably precipitated metastably. The geologic and mineralogical features suggest that pre-Tertiary basement rocks rich in organic material underlie the Miocene Kunnui Formation nearby the deposit and that they contributed to local and temporary reduction of magnetite-series magmas favorable for the early stage tin-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