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32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93篇
地质学   900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钻井废泥浆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油田钻井生产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的废弃泥浆,钻井废泥浆长期累积造成地表植被的严重破坏,污染土壤和水源,危及人类的生存。在对钻井废泥浆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研究时发现将钻井废泥浆脱水固化处置后,加入粉煤灰等工业垃圾做骨料和添加剂,用于油田井场路建设的方法,可实现钻井废泥浆的“无毒、无害、低成本、可工业化再利用”,是一项工业污染源综合治理,保护环境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992.
陕西凤太地区铅-锌、金成矿规律及找矿选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勘查实践,在系统分析凤太矿田已有地质资料及近年来铅锌、金成矿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凤太地区铅锌、金的成矿规律进行了剖析。认为同沉积期的热水活动是最主要的铅锌成矿作用,并形成了金的初始富集,后期构造岩浆活动是金成矿的主要地质作用。同时,依据综合研究和新的铅锌、金找矿信息,通过分析对比凤太地区已知矿床的成矿环境和控矿要素,指出了在凤太地区寻找铅锌、金矿床的找矿预测标志,提出了有关铅锌矿床进一步勘查找矿的5个有利找矿区域及3处隐伏矿的主要勘查靶区和有关金矿床勘查找矿的2个有利找矿区域及4处主要勘查靶区,这为在该矿集区进一步开展铅锌、金矿床的勘查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与方向。  相似文献   
993.
山东招远金矿集中区矿床及围岩中硫和铅同位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山东招远金矿集中区金矿床的围岩为新太古代胶东岩群变质岩和中生代花岗岩。胶东岩群、花岗岩及金矿床的δ3 4 S值分别为 4 7‰、 7 4‰和 8 1‰ ,3个数值均为正值 ,之间差值较小 ,且依次有规律增加 ,表现出它们具有硫的同源性和演化上的连续性。铅同位素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 ,N(2 0 7Pb) /N(2 0 4Pb)值在胶东岩群、花岗岩及金矿床中分别为 15 381、15 5 6 2和 15 4 75 ,与区内来自地幔的玄武岩的N(2 0 7Pb) /N(2 0 4Pb)的平均值 18 2 6 9相比差异非常明显。铅同位素中的 μ值均小于 9 5 8的临界线 ,表明铅来自同一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岩石。此外 ,胶东岩群、花岗岩和金矿床 3者之间的接触关系也表明它们系同一矿源岩在不同地质时期演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4.
吴月强  黄宇光 《岩矿测试》2004,23(4):315-316
对某地锰银精矿及冶炼半成品——粗银粉,采用湿法溶样后,直接采用硫氰酸钾容量法测定Ag,对w(Ag)为0.22%~70.96%的样品,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以及火试金容量法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95.
The Pb concentrations of atmospheric aerosol in the Chukchi Sea of the Arctic vary within the range of 0.167-0.962ng/m^2,with an average of 0.532ng/m^3,These concentration values are 200 times higher than the natural background values of snow samples there.Calculation of the Pb enrichment factor of aerosol indicates that the ocean-and continent-source lead account for 9.23% and 0.01%,respectively,but industrially released Pb accounts for more than 90% of the atmospheric Pb.The Pb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aerosol has revealed that the sources of lead from industrial lead that causes pollution include mainly the western part of North America,East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The calculation of the total fallout flux of Pb indicates that the mean value of input flux into the Chukchi Sea is 0.02mgm^-2a^-1,equivalent to that of southern Pacific but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rthern Indian Sea and southern Atlantic.It is evidenced that the Pb input flux into the Chukchi Sea is far lower than that off the Baltic Sea,the North Sea and the Mediterranean Sea.  相似文献   
996.
长坑-富湾金、银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的金、银矿石矿物铅同位素组成表明,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变化幅度较大,在单阶段增长曲线图上均呈线性分布,金矿石拟合直线与μ=8.64的普通铅单阶段地长曲线相切,说明金矿石铅为普通铅和放射成因铅两阶段混合而成的异常铅;单阶段演化方程计算结果显示,金矿石混合铅的正常端元在1048.1Ma前已从它的放射性母体中(源区)分离出来,铅来源的最大可能是云开地区老于1048.1Ma的中元古代地层;按两阶段异常铅演化方程,给定假设的含异常铅矿物结晶时间的可能范围t2=227-23.3Ma,计算得到对应的t1=1225.9-1357.1Ma,也表明异常铅来源于中元古界,属两阶段演化的产物。银矿石铅同位素组成部分落在金矿石的铅异常直线上,说明银矿石异常铅是富^207Pb的端元铅与金矿石的两阶段异常铅的不同比例混合铅。为三阶段演化的异常铅。负同位素构造模式图反映金矿石铅的壳源性质,而银矿石铅则有壳幔混合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7.
饶竹  李梅 《岩矿测试》1998,17(1):33-36
采用铑作基体改进剂,消除样品中共存磷酸盐基体的干扰,实现了用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贻贝、虾粉、牡蛎等海洋生物样品中痕量砷。方法的LD为25pg(10μL进样),线性范围在0~125μg/LAs。标准加入法测定砷的回收率为85%~102%,10-6水平As的测定RSD(n=6)小于7%,分析结果与标准样品的标准值和氢化物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98.
刘平  王勤燕 《岩矿测试》1998,17(4):296-298302
对混合相中硅线石和莫来石的X射线衍射定性,定量分析表明,选取硅线石的d(332)S峰,莫来石的d(331)M峰或硅线石的d(220)S峰,莫来石的d(220)M峰放慢扫描速度,可定性分析硅线石和莫来石;选取硅线石的d(332)S峰,莫来石的d(331)M峰,采用计算机拟合分峰改进自清洗法,可定量分析硅线石和莫来石。经电子探针验证,实验方法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999.
1000.
内蒙赤峰红花沟金矿田矿石铅的206Pb/204Pb范围为15.47—16.49,207Pb/204Pb为14.66—15.89,208Pb/204Pb为35.92—38.48。在铅同位素演化图中呈线性排列,反映出两端元的混合,即古老的基底岩石铅与古老的多阶段演化铅的混合。中-新生代岩浆岩和太古代片麻岩等岩石铅的206Pb/204Pb为17.3—18.1,207Pb/204Pb为15.4—15.7,208Pb/204Pb为37.2—38.2,与矿石铅明显不同,表明矿石铅来源与上述岩石无关。而含透辉石斜长角闪岩的铅同位素组成与矿石铅范围一致或接近,两者间可能有成因联系。矿石铅可能主要来源于太古代基底绿岩建造之含透辉石斜长角闪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