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8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582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主要研究了原地栖息真菌Talaromyces flavus作用下不同粒径的蛇纹石矿物粉末的风化作用。蛇纹石矿物粉末被筛分为不同粒度的4组(150~300、100~150、75~100和45~75μm)后进行真菌溶蚀实验,并使用p H计、ICP-OES、FTIR、XRD、SEM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真菌作用显著加快了蛇纹石矿物的溶蚀,当蛇纹石矿物粒度降低到100μm左右时,Mg的溶出率从21.56%明显增加到35.91%。该现象可能与矿物比表面积的增大以及生物物理作用的增强有关。在此基础上粒径进一步减小并未使Mg溶出率明显提高,因此该粒径可以作为真菌对蛇纹石溶解工业化应用的最优粒径。扫描电镜观察与矿物相分析表明,反应过程中真菌分化产生的菌丝与矿物紧密接触,破坏了矿物的晶体结构,导致矿物相的改变。该研究结果可为相关菌种在浸矿等工业领域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浙江富硒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发现,浙北、浙东、浙中地区富硒土壤呈大面积分布。不同类型土壤中,以石灰岩土硒含量最高,黄壤和红壤硒含量次之;不同类型成土母质中,以残坡积物硒含量相对较高;不同类型岩石中,以石英砂岩、硅质岩和中深变质岩硒含量较高,高于中国东部地壳丰度值。富硒土壤主要分布于富硒岩石和煤系地层区。硒多富集在土壤表层,由地表向深部含量迅速下降。根据土壤背景值和硒生态景观分级标准,建立了富硒土壤评价标准,划分硒含量等级区,圈定了浙江省富硒土壤分布。  相似文献   
13.
环境中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依赖于其存在的化学形态。文章依据文献的有关报道介绍砷、汞、镉、锡、铅、硒和铬在环境中的分布、毒性及它们在环境样品如水、土壤、沉积物和生物体中的形态分析方法,包括分析物的保存、提取、分离和检测。引用文献120篇。  相似文献   
14.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芦荟中砷和硒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林章金 《岩矿测试》2003,22(3):237-238
应用AFS 820型双道原子荧光仪测定芦荟中砷和硒,方法检出限分别为As0.51μg/L;Se0.42μg/L。经国家一级植物标准物质分析验证,结果与标准值相符。5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As<2.3%;Se<3.1%。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e Suttsu polymetallic vein-type deposit, hosted by tuff, tuff breccia and shale of the Miocene Kunnui Formation and propylitized hornblende-augite andesite, is located in southwestern Hokkaido, Japan. It has been exploited and explored for Cu, Pb, Zn and Ag until 1962.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K-Ar ages, ore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luid inclusions to obtain new data for the deposit.
The K-Ar ages on sericite indicate that the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occurred in Late Miocene (8.1–5.7 Ma). The polymetallic banded ore from the Ohkubo vein is characterized by an abundance of Au, Ag, Sn, Bi, in, Se and Te. These metals are mainly ascribed to electrum (30.3–37.8 atom% Ag), Se-bearing pavonite (8.5–9.5 wt% Se), gustavite-lillianite solid solution, Se-bearing bismuthinite (5.0–5.3 wt% Se), kawazulite, cassiterite, Sn-bearing chalcopyrite (3.3–4.2 wt% Sn), In-bearing stannite, stannite-chalcopyrite solid solution, and In- and Sn-bearing sphalerite (2.6–8.4 wt% In and 1.8–4.3 wt% Sn), occurring in narrow bands of the ore. The In- and Sn-bearing sphalerite likely forms a sphalerite-roquesite-stannite solid solution with the contents of roquesite and stannite being about 2–9 and 2-A mole%, respectively. Temperatures and salinities (in wt% NaCl equiv.) of the ore fluids are estimated to be 180-250C and 3–4 wt%, respectively. The Sn-bearing chalcopyrite therefore probably precipitated metastably. The geologic and mineralogical features suggest that pre-Tertiary basement rocks rich in organic material underlie the Miocene Kunnui Formation nearby the deposit and that they contributed to local and temporary reduction of magnetite-series magmas favorable for the early stage tin-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相似文献   
16.
关键元素与生命健康:中国耕地缺硒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上的生命和非生命都是由自然界已发现的92种化学元素组成的,通过全国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人体血液元素含量对比研究,发现血液中40~50种化学元素平均值与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的分布高度一致,表明这些关键元素与生命息息相关。近年大家持续关注的硒(Se)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会产生健康风险,但摄入过量也会导致中毒,因此被称为健康窗口元素。过去研究认为,中国耕地缺硒是造成健康危害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全国3 382个网格化点位土壤采样,获得Se的地球化学基准值和空间分布数据,发现中国贫硒国土面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0.1 mg/kg)和中国规范(0.125 mg/kg)计算,分别占21.1%和31.6%;适宜区(0.125~0.40 mg/kg)面积大约555万km2,占国土面积约57.1%;富硒区(>0.40 mg/kg)面积达110万km2,占国土面积约11.2%。贫硒国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内蒙古局部地区,而中国9大平原的粮食主产区耕地总体上不缺硒,其中珠江三角洲平原、广西平原、成都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富硒区(>0.40 mg/kg),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三江平原、关中平原是硒边缘区-适量区(0.125~0.40 mg/kg),只有河套平原是缺硒区(<0.125 mg/kg)。根据覆盖全国的网格化土壤采样分析结果,发现低硒带呈不连续的片状分布于内蒙古东部至青藏高原一带,与传统认为“低硒带分布于东北三省至西南云贵高原”不完全一致。硒的空间分布模式主要受地质背景、岩石类型、土壤类型和自然地理景观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北西部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条件与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亚地区发现大量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引起了我国的重视 ,目前正在积极开展此类型铀矿的找矿工作。我国北西部是寻找类似中亚地区层间氧化带后生地浸砂岩型铀矿床最理想的地区 ,本文在论述了区域大地构造特征、地壳演化与区域铀成矿带形成的基础上 ,着重阐明了区域中新生代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铀源条件、盆地类型与结构及富铀性对形成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影响 ;并以区内已有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为例 (伊犁盆地、二连盆地与测老庙盆地砂岩型铀矿床 ) ,论述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床形成的岩相古地理条件、水文地质与层间氧化带发育条件及对铀成矿的影响 ;并阐述了本区层间氧化带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土壤酸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环境酸化是全球变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土壤酸化是环境酸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综述了土壤酸化研究的进展,主要有土壤酸化的概念、表示方法、研究方法、土壤酸化敏感性、土壤酸化与元素淋失的关系等方面。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小河金矿的细菌预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存江  熊英 《陕西地质》2000,18(2):93-97
陕西旬阳小河金矿的浮选金精矿含砷(20-27%),采用细菌预氧化时较为困难。采用不同方式对有T.f菌进行驯化,有效地提高了细菌的氧化活性,金的浸出率从0.6%提高到85.12%。  相似文献   
20.
毛乌素沙地西南缘灌丛沙丘沉积物的粒度和元素特征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对毛乌素沙地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灌丛沙丘沉积物粒度和元素特征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表明:灌丛沙丘沉积物来源单一,几乎全部由丘间地物质组成,其粒度和元素特征与丘间地物质极其相似;相对而言,灌丛沙丘沉积物比丘间地物质含有更多粗颗粒物,主要因丘间地可做跃移运动的中沙和细沙更易被灌丛阻挡而堆积;灌丛沙丘沉积物中大部分元素含量比丘间地物质低,主要因这些元素易被淋溶迁移到丘间地富集;灌丛沙丘发育以来,虽然其沉积环境存在波动,但相对稳定,未发生过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