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361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难浸金矿石电场强化电离—氰化提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平 《岩矿测试》2000,19(3):228-231
对硫、砷、炭(泥)含量较高的难浸金矿石,采用电场强化电离-氰化提金新工艺进行试验,从理论上对方法原理者了讨论,并通过试验对比,证明该方法较规氰化提金方法提高了金浸出率(8%~80%),缩短了浸出周期(为原周期的1/4~2/3)。经野外堆浸试验,肯定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
苹果酸对含铊黄铁矿的淋滤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25 ̄55℃低温条件下研究了苹果酸对广东云浮含铊黄铁矿的准动态淋滤,模拟考察了T1、Cd和Pb三种有毒元素随矿山开采和环境介质等因素作用而进入环境的情况。结果表明,云浮矿中T1的含量大大超过地壳背景值,越细的料级中含量越高。从淋滤结果可以推测,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在环境介质的淋滤作用下,T1进入环境的速率远比Cd和Pb快。在介质浓度、作用时间和温度等影响淋滤结果诸因素中,温度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3.
小河金矿的细菌预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存江  熊英 《陕西地质》2000,18(2):93-97
陕西旬阳小河金矿的浮选金精矿含砷(20-27%),采用细菌预氧化时较为困难。采用不同方式对有T.f菌进行驯化,有效地提高了细菌的氧化活性,金的浸出率从0.6%提高到85.12%。  相似文献   
94.
探讨了钴矿石浸出液中Co、Cu、Fe的萃取分离 ,以及不同萃取剂萃取上述元素时的影响因素。提取液用P2 0 4 、LIX984 和正辛酸分别萃取Fe、Cu和Co ,萃取率分别为 99.9%、99.4%和 98.1%。成功地实现了复杂钴矿石中Co、Cu、Fe的分离与提纯  相似文献   
95.
黄土高原古土壤形态特征的差异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灵台剖面第四纪晚期古土壤-这里指S8及其上古土壤;第四纪中早期古土壤-这里指离石黄土S9及其下古土壤和午城黄土中所有古土壤;第三纪古土壤-指么三纪红粘土,在形态特征上有明显区别。这种区别是由于古成土过程中水分运行方式的不同造成的。根据形态特征和古成土过程水作用方式的差异,把上述3个时代的古土壤依次淋溶型古土壤、滞圹地下水升降型古土壤。不同时代古土壤成土过程水作用方式的这种差异,是由降水量、尘降速率  相似文献   
96.
1 自然背景1.1 气候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约160万km2)且最为干旱的省区,面积占60%的地势较低的地区(主要是塔里木和准葛尔盆地)的年均降雨量约为30mm,而山区(主要是阿尔泰,天山,昆仑山三大山脉)的年均降雨量约为250mm,部分地区高达600mm。盆地区域的大部分用水是来源于山区的常年性河川径流和众多的季节性小河流。新疆南部的年均蒸发量在2000~3400mm。1.2 盐渍化状况新疆的土壤盐渍化的范围很大。根据田长彦和宋郁东(1997)的研究,新疆80%的宜农荒地是盐渍化土壤,在耕作之前必须进行治理。土壤这的盐分主要来源于母岩的矿物和化…  相似文献   
97.
利用细菌对难处理金矿进行浸出处理,具有成本低廉、环境污染小、处理效率高等突出优点,已成为非常有前途的难处理金矿的预处理方法。笔者以河北遵化滑石峪金矿(含金黄铁矿)样品为例,在几种氧化亚铁硫杆菌中发现D3菌种处理此类难浸金矿有显著的增大提金率的效果。在200目粒度条件下,氰化提金率从单纯氰化的63.9%提高到细菌预处理后再氰化的88.2%,而且对100目以下的大粒度金矿,提金率也普遍提高10%以上;此外,还进行了该菌种处理金矿过程的条件实验,如粒度影响、pH值变化和物理方法强化的研究,得出了金矿在细菌氧化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和在实际操作时的最优化控制条件。  相似文献   
98.
Precise and efficient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ransport processes in subsurface systems is a prerequisite for many site investigation or remediation studies. Random walk particle tracking (RWPT) methods have been introduced in the past to overcome numerical difficulties when simulating propagation processes in porous media such as advection-dominated mass transport. Crucial for the precision of RWPT methods is the accuracy of the numerically calculated ground water velocity field. In this paper, a global node-based method for velocity calculation is used, which was originally proposed by Yeh (Water Resour Res 7:1216–1225, 1981). This method is improved in three ways: (1) extension to unstructured grids, (2) significant enhancement of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and (3) extension to saturated (groundwater) as well as unsaturated systems (soil water). The novel RWPT method is tested with numerical benchmark examples from the literature and used in two field scale applications of contaminant transport in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ground water. To evaluate advective transport of the model, the accuracy of the velocity field is demonstrated by comparing several published results of particle pathlines or streamlines. Given the chosen test problem, the global node-based velocity estimation is found to be as accurate as the CK method (Cordes and Kinzelbach in Water Resour Res 28(11):2903–2911, 1992) but less accurate than the mixed or mixed-hybrid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or flow in highly heterogeneous media. To evaluate advective–diffusive transport, a transport problem studied by Hassan and Mohamed (J Hydrol 275(3–4):242–260, 2003) is investigated here and evaluated using different numbers of particl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umber of particles required for the given problem is decreased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by about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without losing accuracy of the concentration contours as compared to the published numbers.  相似文献   
99.
红土型镍矿床找矿勘查与开发利用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镍的需求量一直保持高位增长趋势。统计数据表明,全球的镍储量约为16亿吨,其中硫化物型镍矿占全部储量的28%,红土型镍矿占72%。鉴于硫化物型镍矿床以品位较高、杂质较少和选冶容易等特点,因此,全球58%左右的镍产量来源于此类矿床。随着硫化物型镍矿床开采量的大量增加和储量快速减少以及后备开采基地的严重不足,因此,人们将开发的重点瞄准了红土型镍矿床。红土型镍矿资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世界各国已探明的红土型镍的金属量为115亿吨,资源丰富;②无论是找矿勘查,还是矿体的采矿和选矿,其投入成本均很低;③火法冶炼工艺已在工业生产中得到运用,湿法冶炼技术(高压酸浸和堆浸)也正日趋成熟;④红土型镍矿床大多数位于赤道附近,多数临海,便于外运。我国西南和海南岛地区超镁铁质火成岩及其相应的风化层分布广泛,个别岩体(或层)的顶部或旁侧产出有红土型镍矿床(点),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应对红土型镍矿床的找矿勘查和开发利用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0.
李建红  罗毅  王明太  孙志富  周青生 《铀矿地质》2001,17(3):168-173,149
本文从矿床的地质评价入手,对矿体形态、产状、规模,矿石的物质成分,矿石结构构造,铀的存在形式,矿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矿床溶浸天然地质条件研究;通过对低品位、大块度的铀矿石进行柱浸工艺试验,获得了一系列溶浸工艺参数;归纳分析出高昔、牛尾岭矿床的矿石灰第2类有利溶浸类型;提出常规采治法、原地破碎浸出和堆浸相结合的采治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