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361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采用生物氧化技术和化学方法,利用堆浸工艺分步提取,对含Au 140~150 g/t、Ag 900~1 000 g/t、B i 9.0%~10.0%、Cu14%~17%的多金属浮选金精矿的综合回收工艺进行了研究。经小型搅拌试验,确定了生物氧化浸铜—氰化浸金、NaC l-FeC l3-HC l体系(氯盐法)浸出铋和银的技术方法。通过柱浸试验,研究了利用该方法分步浸取Au、Ag、Cu和B i在堆浸工艺中的可行性。在10 t精矿的扩大试验验中,验证了柱浸试验所取得的工艺指标和参数。试验中掺入骨架材料,解决了精矿在堆浸中的渗透问题;生物氧化过程中,菌种在含高浓度铜离子浸出液中反复驯化,对铜的耐受力提高到30 g/L;在NaC l-FeC l3-HC l体系浸出B i和Ag时,用H2O2将浸出液中的Fe2+氧化成Fe3+,使浸出液能循环使用,且B i和Ag同时浸出。Au、Ag、Cu和B i的最终浸出率分别为92.98%、65.09%、45.33%和53.49%。  相似文献   
52.
松辽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及其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松辽盆地开展了地浸砂岩型铀矿区域评价工作.盆地的西南部投入数万米钻探工作量开展以第三系和上白垩统嫩江组、姚家组为目的层的找矿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发现并提交了我国第一个板状砂岩型铀矿床,所建立的双混合叠造铀成矿模式丰富了地浸砂岩型铀成矿理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白垩系砂岩型铀成矿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盆地东部构造反转有利于形成砂岩型铀矿床.第三系以潜水氧化为主,还原物质缺乏,而且新构造运动对其改造微弱,总的成矿条件不理想,不宜作为主攻目的层.盆地坳陷阶段沉积的泉头组、青山口组、姚家组为主要找矿目的层,找矿重点在盆地东南部通辽-双辽-德惠地区.下一步科研工作重点为:完善QJD砂岩型铀矿模式、盆地油气与铀成矿关系、白垩纪古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  相似文献   
53.
Hematite, as a typical iron oxide slime in sulphide ore slurries, was artificially added into the leaching systems of pure gold and a sulphide ore respectively, in an attemp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ron oxide slimes on the ammoniacal thiosulphate leaching of gold. The presence of hematit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dissolution of gold and this detrimental effect became more pronounced with increasing hematite concentration. Hematite formed coatings on gold surfaces, which could prevent leach solution from diffusing to the gold surfaces and hence, inhibit gold dissolution. Hematite catalysed the oxidative decomposition of thiosulphate to polythionates with oxygen present. XPS studies indicated a thin layer of iron oxide coating as well as the deposition of some copper and sulphur species on gold surfaces. SEM images revealed a lesser extent of corrosion for gold after leaching in the presence of hematite. The gold extraction from the sulphide ore was reduced with the addition of hematite and this effect became more noticeable with an addition of hematite at a higher concentration. A natural guar type surfactant (Gempolym M47) reduced the detrimental effect of hematite on gold extraction likely due to the prevention of hematite coating on gold and mineral particles and the dispersion of the mineral slurry. Gempolym M47 stabilised thiosulphate by weaken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upric ions and thiosulphate and by minimising the catalytic effect of hematite on thiosulphate decomposition.  相似文献   
54.
江西省武宁县境内分布了众多的小型铁、锰矿床(点),前人称之为“武宁式”铁矿。通过对黄连坑锰矿区地层的含矿性、控矿构造及容矿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类型等地质特征的论述,认为震旦系地层是“初始矿源层”,滑脱构造对成矿物质起迁移、富集及容矿作用。并与萍—乐断陷盆地内的沉积加热液叠改型乐华锰矿床进行了对比分析,二者在矿体规模、矿石类型、锰品位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别,应属不同成因类型的矿床。初步认为黄连坑锰矿床属构造控矿、风化淋滤成因。  相似文献   
55.
文中简要介绍了河南省岩石矿物测试中心从70年代后期开始的堆浸研究的几个阶段及其研究内容,主要成果,以及成果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并提出了堆浸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6.
酸法地浸采铀的地下水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利用酸法地浸采铀对采铀区及其周围地下水生态环境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以及针对这些影响所采用的各种治理手段和效果。并就我国刚刚起步不久的酸法地浸采铀中地下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7.
硅酸盐细菌GY92对伊利石的释钾作用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连宾 《矿物学报》1998,18(2):234-238
1992年在贵阳郊区玉米地中分离出一株硅酸盐细菌GY92,为探求GY92对伊利石的释钾作用,对采用的有关材料和方法、相关实验所获的GY92个体形态及培养特征、部分生理生化特征及其对伊利石的释钾作用等结果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同时就GY92对伊利石的释钾机理等问题进行了简单讨论。  相似文献   
58.
金刚石钻头制造的新型模具材料及模具成型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无压浸渍法制造金刚石钻头存在模具费用高、模具加工周期长等缺点,研究了一种新型模具材料(陶瓷粉)取代石墨材料,并研究了一种全新的模具成型方法,简化了模具制造工序,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59.
采用三氯化铁作为浸取剂,在盐酸介质中对硫化矿中铜镍的浸取进行了研究,最佳的浸出条件为三氯化铁120g/L、盐酸2mol/L、温度95~98℃、时间8h及矿样粒度小于0.044mm。在此条件下,铜镍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8.93%和91.07%。并对残渣进行了成分分析,发现未被浸出的矿物多为硅酸盐矿物,因此可以说该方法对硫化矿中铜镍的浸出比较完全。  相似文献   
60.
干湿交替的回灌方法常被用于解决地面回灌补给地下水的堵塞问题。研究干湿交替条件下地面回灌对地下水的影响对于指导再生水回灌地下水具有重要实际意义。通过室内土柱模拟实验,在入渗强度为10.5 mm/h的条件下,日均进水量3 888 mL;用干湿交替的地面回灌模式持续运行136 d,累计灌入氨氮含量为5 mg/L的模拟再生水23 894 L,研究包气带土柱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及氮素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表明,充分利用包气带的好氧、兼氧和厌氧环境,生物脱氮是地下水回灌过程中脱氮的主要途径。包气带对氨氮的去除机理主要为土壤对氨氮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回灌过程中累积在土颗粒表面的氨氮在干期发生硝化作用,干湿交替会加强氮素在包气带的迁移转化,导致干期后的回灌初期大量硝态氮迁移到饱和带地下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