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361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51.
用软锰矿直接制备高纯高比表面四氧化三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锰矿经中性浸出,通过除杂净化,制备出高纯硫酸锰溶液;碱化沉淀,采用微波加热进行控制氧化合成四氧化三锰,确定了该方法的最佳工艺参数.分别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全自动氮吸附比表面仪对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制备了高纯四氧化三锰,比表面积高达28.27 m2/g.  相似文献   
352.
黔中白云岩风化剖面淋溶实验及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本文通过化学淋溶方法对分布在黔中白云岩风化剖面——平坝剖面进行研究,较系统地分析了原样、酸溶(AS)和酸不溶相(AI)中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REE)的地球化学过程和分布分配特征。结果显示:主量元素在酸不溶相中其化学成分和原样非常接近,只是相对含量有所变化;微量元素在酸溶相(AS)中的分配率差别很大,在0~73.22%之间波动,其中Ga、Y、Ba、Pb、U的分配率均在30%以上;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Y和Zr的淋失量分别达到了59.64%和0.34%,这与传统所认为的Y和Zr为稳定元素不一致,可能对我们重新认识表生过程中化学元素的活动性及分配分布情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剖面稀土元素超常富集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对白云岩残积的继承和磷酸盐矿物的存在,这与先前所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酸淋溶试验同时也反映出研究区的风化作用实质上是一种天然的酸淋溶作用。最后笔者等对酸溶相(AS)中REE和Sr的主要储库进行了讨论,推测磷酸盐是平坝剖面基岩和土层中酸溶相(AS)中REE的主要储库,而Sr的存在形式是碳酸盐矿物本身。  相似文献   
353.
在近中性溶液条件下对富镉锌矿石进行了风化淋滤实验研究,发现淋滤液中产生大量以石膏为主要成分的沉淀物。淋滤液呈碱性,淋滤出来的Zn、Cd以水溶态和沉淀态形式存在,而以后者为主。淋滤50天后,黄铁矿闪锌矿石中Zn、Cd的淋滤率为0.03%和0.01%,而半氧化闪锌矿石Zn、Cd的淋滤率则高得多,分别0.10%和0.60%。  相似文献   
354.
This study tracks changes in metal distribution in estuarine sediments as a result of leakage from acid sulphate (AS) soil landscapes in the Boreal Zone (Finland). The main objective was to identify the impact of these nasty soils on sediment geochemistry in a biologically sensitive and shallow brackish-water estuary. In order to do this four sediment cores were sampled in a profile extending seawards from the mouth of the Vörå River,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heavily AS soil-impacted rivers in Finland and Europe. Two of the cores were rather deep (2.5 m and 4.0 m) and the others were shallow (0.4 m and 0.8 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 appreciable amount of aluminium (Al), cobalt (Co), cadmium (Cd), copper (Cu), manganese (Mn), nickel (Ni) and zinc (Zn) were elevated in the surface and sub-surface of the sampled bottom sediments compared to the deeper sediment background levels. These metals are all known to be abundantly leached from the AS soils. At the site approximately 4 km away from the river mou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Cd, Co, Mn, Ni and Zn were elevated 5–100 times as compared to the background levels and showed an intriguing cyclic pattern, most likely reflecting seasonal leaching dynamics in the AS soil landscapes. In contrast, metals that are not abundantly leached from AS soils, i.e. chromium (Cr), iron (Fe) and vanadium (V) had consistently low concentrations throughout all sediment cores. The elevated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the top layers of the sediments in the estuary are alarming. The continuous land uplift of the region combined with the episodic rapid declines in pH may result in short and long term extensive release of metals. This, in turn, may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trace-metal contents in the Gulf of Bothnia and the entire Baltic Sea.  相似文献   
355.
碱选择性浸取高岭土制备中孔材料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岭土煅烧至一定温度,与酸或碱进行反应,可选择性浸出其中的A l2O3或S iO2,制备多孔材料。研究大同煤系高岭土煅烧至1 000℃,用N aOH溶液进行选择性浸取得到多孔材料的性能。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及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选择性浸取后,高岭土中S iO2大部分被浸出,铝硅摩尔比从0.85提高至4.62,以-γA l2O3为主要成分,比表面积达到106.4 m2/g,平均孔径为3.647 nm。这种新材料在石油催化裂化、自律型调湿建材及制备莫来石材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6.
501矿床矿石铀品位0.052%,U^+6/U^+4比值1.7~4.6,对浸铀地质工艺有害的碳酸盐、硫化物和有机质含量很少,矿层水中铀和溶解氧含量较高,[HCO3]^-量低。通过静态浸出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为:用7.91g/LH2SO4,对0.007%~0.216%品位铀矿石浸泡48h,铀的浸出率为64.69%~99.17%,浸出液中铀浓度为9.51—427.6mg/L。通过渗滤浸出试验筛选出较好的溶浸剂配方为:6~8g/LH2SO4,铀的浸出率为95.71%~96.33%,浸出液中铀浓度为88.33~111.32mg/L,浸出液固比为4.46~5.66,吨矿硫酸耗量为27.58~29.83kg/t,提取1kg铀的硫酸耗量为55.17~60.06kg。说明该矿床矿石宜用酸法浸出,浸出铀的地质工艺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357.
尾矿酸浸液制备氢氧化铁过程中施威特曼石的形成与转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尾矿酸浸液在制备氢氧化铁的过程中,由于逐渐滴加碱液正好形成了pH值为2.8~3.8的高SO2-4、高Fe环境,因而生成了施威特曼石.施威特曼石是一种亚稳定矿物,随着时间的延长和体系状态改变,它可以转变为更稳定的针铁矿(氢氧化铁).考查了pH值、温度及时间对施威特曼石相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条件下,在pH值为12的碱溶液中转化36 h,施威特曼石可完全转变为Fe(OH)3.  相似文献   
358.
对锌精矿氧压酸浸渣中硫的回收进行了研究,选择不燃不爆的有机试剂A作萃硫剂,在加热条件下,浸渣中的硫溶解于有机试剂A中,冷却后析出单质硫。当液固比为8∶1,≥110℃加热6~8min,硫回收率达98.5%,纯度>99.5%。  相似文献   
359.
以二叠系碳同位素地层学研究为例,在有条件控制的实验模拟基础上发现:1)采集到的地质样品一般都是不同碳酸盐矿物的混合样品,这些不同碳酸盐矿物具有不同的碳氧同位素比值(δ13C和δ18O);2)自然露头和采石场剖面样品的无机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会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发生足以影响研究结果的淋滤交代作用;3)利用地层中碳酸盐样品的δ...  相似文献   
360.
针对青海省某金矿采用常规的氰化浸出效果不佳(金浸出率仅为8.19%)和含较高的砷、硫的情况和特点,进行了可选性试验研究。摇床重选虽然可获得品位较高的金精矿,但其回收率太低。浮选试验表明,采用一粗三精三扫的浮选闭路流程,可获得品位为72.72g/t,回收率为88.74%的浮选金精矿,选别指标较为理想。确定的最佳操作条件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