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79篇
  免费   2083篇
  国内免费   2986篇
测绘学   636篇
大气科学   2407篇
地球物理   2372篇
地质学   4523篇
海洋学   1740篇
天文学   169篇
综合类   513篇
自然地理   788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295篇
  2021年   343篇
  2020年   414篇
  2019年   491篇
  2018年   395篇
  2017年   428篇
  2016年   432篇
  2015年   480篇
  2014年   677篇
  2013年   694篇
  2012年   642篇
  2011年   654篇
  2010年   537篇
  2009年   663篇
  2008年   623篇
  2007年   727篇
  2006年   647篇
  2005年   498篇
  2004年   506篇
  2003年   416篇
  2002年   376篇
  2001年   307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259篇
  1998年   218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142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1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91.
《Atmósfera》2014,27(4):353-365
This study attempts to understand why the frequency of tropical cyclones (TC) over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WNP) was a record low during the 2010 season, by analyzing the effect of several large-scale factors. The genesis potential index (GPI) can represent, to some exten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ormation in 2010. However, the GPI does not explain the extremely low TC frequency. No robus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C number and El Niño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was found. A comparison of the extreme inactive TC year 2010 and extreme active year 1994 was performed, based on the box difference index that can measure the quantitative difference of large-scale environmental factors. Dynamic factors were found to be important in differentiating TC formation over the WNP basin between 2010 and 1994. The remarkable difference of monsoon flows in the WNP basin between these two years may be the cause of the difference in TC formation. The un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C genesis in 2010 may have also been due to other large scale factors such as: (1) weak activity of the Madden-Julian Oscillation during the peak season; (2) warming of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during the peak season, causing the development of an anticyclone over the WNP basin and associated with the westward motion of the monsoon trough, and (3) the phase change of the 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more negative) and the two strong La Niña events that have evolved since 2006.  相似文献   
992.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石炭纪至白垩纪盆地演化历史,分析石炭系—侏罗系缺失的原因,本文重新确定了石炭系和侏罗系残余地层分布范围,并根据平衡剖面恢复和断裂落差计算,分析了主要断裂的活动特征,提出了柴北缘东段石炭纪至白垩纪的构造演化模式。应用有限单元法模拟了柴北缘东段印支期(三叠纪)、燕山早期(早—中侏罗世)、燕山晚期(晚侏罗世—白垩纪)的应力场,对构造演化模式加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柴北缘东段自石炭纪至白垩纪经历了石炭纪—二叠纪伸展、三叠纪挤压褶皱、早—中侏罗世断陷、晚侏罗世—白垩纪早期挤压坳陷和白垩纪末挤压反转五个构造演化阶段。三叠纪,柴北缘东段在印支期发育两排近东西走向的背斜凸起,造成石炭系—二叠系在各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侏罗纪—白垩纪早期,欧南地区为继承性隆起区,未完全接受沉积;白垩纪末,受燕山晚期旋回影响,构造反转,逆冲断裂复活,绿梁山、锡铁山、埃姆尼克山、欧隆布鲁克山等主要山体隆升,遭受剥蚀。  相似文献   
993.
针对三塘湖盆地的主力烃源岩二叠系芦草沟组泥质烃源岩开展封闭体系和半开放体系热模拟实验,前者将干酪根密封在金管中开展实验、后者直接对烃源岩样品进行压机半开放体系热解模拟,对实验中生成气体的组分和稳定碳同位素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两种热解方法以无机气体生成为主,包括CO2、H2、H2S 和 N2等,其中 CO2含量最丰富,这与样品干酪根中丰富的氧含量一致。半开放体系模拟实验温度达到480℃时,气态烃的含量达40.64%,其中甲烷含量达到26.10%,封闭体系中随着模拟温度升高烃类气体产物的碳同位素呈现先变轻后变重的趋势,但同位素分馏程度不大, CH4气体的δ13C 值分布在-40.2‰~-46.6‰之间, C2H6分布在-34.3‰~-38.0‰之间, C3H8分布在-33.6‰~-36.0‰之间,而CO2气体δ13C值分布在-32.8‰~-28.8‰之间。三塘湖盆地针对气藏的勘探已经有所发现,但有关气藏的地球化学特征报道较少,该工作中的模拟实验结果可为三塘湖盆地深入的气藏地球化学勘探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94.
宁芜盆地白象山铁矿床成矿作用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白象山铁矿床是宁芜火山岩盆地钟姑矿田中典型的玢岩型铁矿床,主矿体赋存于闪长岩和黄马青组砂页岩接触带部位的内带-正带,呈似层状产出。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探讨白象山铁矿床成矿过程的动力学机制以及汇流容矿空间的形成。在建立白象山矿床典型剖面以及三维实体模型的基础上,选取典型剖面,基于FLAC 3D系统,对白象山铁矿床的充填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白象山铁矿床存在容矿汇流空间,其形成受力-热-流体的耦合作用制约;扩容空间的形成可为矿质的沉淀以及交代作用提供有利的成矿空间,并为流体的汇聚提供有利场所,也表明白象山铁矿床的成矿过程与力学作用密切相关。本文的模拟研究充分揭示了白象山铁矿床成矿过程中的物理过程,岩石不同的力学性质以及接触带的形态是控矿的重要因素,这为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5.
于凤存  方国华  鞠琴 《水文》2014,34(3):57-60
针对湖泊型饮用水源地水体污染、富营养化加剧的问题,引入熵值理论,建立单指标营养状态指数(TSI)和熵权藕合的湖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模型(STSI),计算得到湖泊综合富营养状态指数判断湖泊富营养综合状态;基于神经网络仿真理论和Matlab软件系统,采用附加动量法和自适应学习速率改进BP算法,建立5-3-1结构型式的BP网络模型对湖泊富营养状态进行仿真预测。综合富营养化指数模型及改进BP模型应用于评价及预测固城湖富营养状态,并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BP网络模型可以有效地综合判断水体状态,为富营养评价及预测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大陆科学钻探接卸钻杆进行上卸扣操作复杂繁琐、夹持稳定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应于科学钻探全液压顶驱钻机的新型背钳装置。该装置具有夹持力大、对钻杆损伤小、工作性能稳定、双向浮动等特点,解决了钻进过程中频繁倒杆问题,快速完成上卸扣操作作业,极大地缩短了辅助作业时间。并利用ADAMS动力学仿真软件,对夹紧机构进行了运动仿真分析,验证了机构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7.
绳索取心钻杆丝扣结构力学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峰  张瑜  熊菊秋  熊亮 《探矿工程》2014,41(1):66-69
以饱89 mm绳索取心钻杆为分析研究对象,对其连接丝扣部分建立准三维模型,运用CAE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接触非线性力学分析,得出钻杆连接丝扣处等效应力及变形云图,结果显示最大等效应力出现的位置及变形状态与钻探现场钻杆常见断裂位置及形态完全一致,表明所采用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98.
赵振云  孙智杰 《探矿工程》2014,41(12):27-30
以山西潞安集团和顺李阳煤业有限公司大水位落差深井止水修复方案及实施效果为工程实例,对该工程先后实施的管内注浆法、管外注浆法、衬管固井法、同径水泥架桥法、泄压通桥法等止水修复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可为类似旧井修复工程或新井施工工程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999.
袁志坚 《探矿工程》2014,41(12):44-48
介绍了大直径气举反循环成套钻具的研制背景、设计原则、结构尺寸和主要技术参数。该套钻具不仅强度大,连接便捷,而且充分考虑了通气、通泥浆、泥浆补给三大通道面积等因素,采用内平设计。经生产试验,完全能满足大直径工程井气举反循环钻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00.
为解决深孔大口径及松软地层取心难的问题,推进取心钻探技术的发展,研发了一套大口径绳索取心钻具。着重介绍了大口径绳索取心钻具的结构特点、技术参数、技术创新及使用效果。应用结果表明,该大口径绳索取心钻具结构合理、各机构动作可靠、岩心采取率高,能够满足深孔及松软地层的取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