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7篇
  免费   488篇
  国内免费   466篇
测绘学   190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372篇
地质学   1182篇
海洋学   239篇
天文学   75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Paleoseismological studies confirm that the Uimon basin is thrust by its northern mountain border along the active South Terekta fault. The latest motion along the fault in the 7-8th centuries AD induced an earthquake with a magnitude of Mw= 7.4-7.7 and a shaking intensity of I = 9-11 on the MSK-64 scale. The same fault generated another event (M > 7, I = 9-10), possibly, about 16 kyr ago, which triggered gravity sliding. The rockslide dammed the Uimon valley and produced a lake, where lacustrine deposition began about 14 ± 1 kyr ago, and a later M > 7 (I = 9-10) earthquake at ~ 6 ka caused the dam collapse and the lake drainage. Traces of much older earthquakes that occurred within the Uimon basin are detectable from secondary deformation structures (seismites) in soft sediments deposited during the drainage of a Late Pleistocene ice-dammed lake between 100 and 90 ka and in ~ 77 ka alluvium. The magnitude and intensity of these paleoearthquakes were at least M > 5.0-5.5 and I > 6-7.  相似文献   
172.
原平大营地热探采结合深井完钻井深3088 m,为探明494~3088 m变质岩地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和水源补给情况,基于岩心和测井资料划分4个抽水试验段,且试验后需要恢复目的含水层。根据“一孔同径分层止水”原则,设计了管内止水托盘止水、管外止水伞止水的新型同径分层止水工艺。该工艺简化了井身结构,避免了管外投粘土球、注水泥等堵塞含水层的情况。现场实施表明,该工艺止水效果完全满足水文地质抽水试验要求,可为同类工程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3.
闽粤台沿海北西西向最新构造带与大震构造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毕福志  袁又申 《地震地质》1990,12(2):183-192,T001
闽粤台沿海自台湾运动以来逐渐形成了多条北西西向隆起—拗陷的最新活动构造带,与已知的北东—北北东向隆起、拗陷带构成了区域性镶嵌构造格局。 研究区内除板块相互碰撞、俯冲及上地幔物质上涌形成大震构造背景外,莫霍面隆起或隆起断距大、低速层厚、地壳变薄、近两、三千年地表抬升差异活动显著以及台东近海有北西西向构造活动等,也都是发生大震的重要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74.
熊杰  来甲  高卫乾 《探矿工程》2015,42(7):27-29,33
为了减少煤矿瓦斯的危害以及对其综合利用,国家鼓励并大力支持大口径瓦斯抽排孔项目的建设。陕西铜川金华山煤矿一口大口径瓦斯抽排孔,孔径850 mm,终孔深度401.6 m。从钻进方法、钻具级配、钻进技术参数、冲洗液、圆孔、溜孔、井底护管安装固结、充填循环泥浆、下管、固管、透孔放水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大口径瓦斯抽排孔小径透巷后的特殊施工工艺和相关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5.
安政翃  季玉国 《探矿工程》2008,35(12):78-83
对大型泥水盾构隧道施工安全与施工风险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指出了施工安全与施工风险对人身安全、工程结构和施工机械设备带来的危害。结合工程实例和实践经验,对大型越江盾构隧道施工安全与风险管理进行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176.
目前大口径钻井施工中常用的泥浆正循环钻进存在着泥浆流速慢、携渣能力差、重复破碎严重、钻井效率低、钻头磨损快、能源消耗大、钻井事故发生率高等问题,气举反循环钻进工艺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风管式气举反循环钻井工艺简单易实现,能有效减少重复破碎,钻进效率高,能源消耗少,钻头寿命长,成井质量好,对涌水和漏失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介绍了风管式气举反循环钻井工艺原理、专用钻具及其现场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7.
姜杰  汪景琇 《天文学进展》2005,23(2):121-134
太阳发电机理论主要解释太阳磁场的起源和演化,是太阳物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对它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对空间天气的预测和空间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日震学的发展,该理论也得到了很大改进。从相关观测入手,综述了发电机理论需解释的观测事实,以及为发电机理论提供约束的太阳内部动力学结构;介绍了基本理论和近来的主流模型,并指出尚待解决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8.
胡汉月  刘强 《探矿工程》2007,34(9):85-91
详细介绍了采用潜孔锤冲击回转方法在岩石地层中实施定向钻进非开挖铺管的施工工艺,包括设备配置、仪器选用、造斜机理、清理岩屑和孔内事故处理等。  相似文献   
179.
Dapeng  Zhao  M. Santosh    Akira  Yamada 《Island Arc》2010,19(1):4-16
We synthesized information from recent high-resolution tomographic studies of large crustal earthquakes which occurred in the Japanese Islands during 1995–2008. Prominent anomalies of low-velocity and high Poisson's ratio are revealed in the crust and uppermost mantle beneath the mainshock hypocenters, which may reflect arc magma and fluids that are produced by a combination of subducting slab dehydration and corner flow in the mantle wedge. Distribution of 164 crustal earthquakes ( M 5.7–8.0) that occurred in Japan during 1885–2008 also shows a correlation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low-velocity zones in the crust and uppermost mantle. A qualitative model is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geophysical observations recorded so far in Japan. We consider that the nucleation of a large earthquake is not entirely a mechanical process, bu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ubduction dynamics and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in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in particular, the arc magma and fluids.  相似文献   
180.
钢管桩在贯入过程中土塞效应的正确判断对打桩阻力及承载力的预测有重要影响,常用的静力平衡土塞效应判断方法主要适用于小直径钢管桩。随着海洋平台工作水深的不断增加及海上风电工程的建设,直径大于2m的大直径钢管桩被广泛采用,管桩直径的增加改变了桩管内土体的受力与变形特征。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获得砂土中不同径长比的钢管桩在打桩过程中桩周土体的破坏模式,确定采用梅耶霍夫公式计算打桩过程中桩端土体阻力,同时分析锤击惯性力对桩管内土塞的影响,提出采用拟静力平衡法判断大直径钢管桩的土塞闭塞效应。开展不同径长比管桩的室内小比尺打桩模型试验,并对实际工程中的土塞闭塞效应进行判断,验证拟静力平衡法对判断大直径钢管桩土塞效应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